Pages

Thursday, 25 September 2025

编辑手记:存档香港电台

 中国民间档案 2025-09-25




被下架的香港电台王牌节目,不仅记录了香港社会变迁,也是香港如何逐步失去言论自由的重要历史见证。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于2020年6月通过,香港正式进入“国安法时代”。自此,香港社会原有的自由度被大大削减,公民社会遭到扫荡,大批民主派人士沦为政治犯,新闻出版自由也难逃一劫。

前国安法时代,成立于1928年的香港电台(简称港台,英文名Radio Television Hong Kong,缩写为RTHK),一直是香港新闻自由的重要象征。作为香港唯一的公共广播机构,尽管由政府拨款运营,但一直秉持编辑自主和新闻中立的原则,发挥对公权力的监督作用,曾被认为是香港媒体新闻专业主义的典范。

然而,伴随着国安法时代降临,近年来,香港电台的部分栏目迫于政治压力停播,多个栏目也被迫改组,官方YouTube频道大批视频下架,官方网站也删除了上千集节目。

目前,中国民间档案馆已经为香港电台《铿锵集》、《头条新闻》和《视点31》栏目进行部分年份的批量存档,并上传至“互联网档案馆”。

这些节目都曾是香港电台的王牌节目,它们不仅记录了香港社会的变迁,也是香港前国安法时期和国安法时代初期的重要历史见证。对于香港近年来的社会议题,这三档栏目都有紧密的追踪。对于香港近年来的社会运动,如2012年的“反国教”运动、2014年的“雨伞运动”和2019年的“反送中”运动,以及这些运动中涌现的香港民主派人士(其中不少人遭到政治迫害,身陷囹圄),香港电台都曾有详细的报道和采访。


香港电台记者在《铿锵集》节目《721谁主真相》中采访元朗区议员。


开播于1978年的《铿锵集》栏目,通过长篇幅、深度的调查报道,致力于提供深入的新闻叙事和历史记录。其镜头深入街头巷尾,记录普通香港人的生活与心声。《铿锵集》对2019年香港社会运动的调查与报道,通过多方访谈、详尽的证据梳理,呈现出不同背景、不同立场的市民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也记录下官方的说辞与回应。在2019年7月21日发生在元朗的黑社会无差别袭击市民事件后,《铿锵集》的《721元朗黑夜》,通过详尽的视频证据、时间线梳理和当事人访谈,在第一时间复原了事件的脉络。2020年,在“721”发生近一年后的《铿锵集》节目《721谁主真相》中,香港电台记者蔡玉玲调查白衣人的车辆,试图确定白衣人的身份。随后,警方却指控蔡玉玲虚假陈述,因为她向政府提交查车牌的申请时,在填写查车牌的用途时选择了“其它有关交通及运输的事宜”。蔡玉玲初审罪成,被判罚款,二审上诉被驳回,直至上诉到终审法院,才免于罪责。这也是香港进入国安法时代后,香港记者受到打压与迫害的一起典型案件。

如今,《铿锵集》虽然还在延续,但已绕开政治话题,主要关注香港民生,被剥夺了昔日监督权力的职责。对比今昔,可以说,前国安法时代的《铿锵集》,对于研究香港历史和香港新闻界,是不可或缺的材料。

香港电台的另一个著名栏目是《视点31》。作为一个公共对话平台,该栏目自2014年开播起,在香港社会撕裂加剧的艰难时期,为不同政治阵营的人士提供了面对面交流观点的空间。这种多元视角的汇聚,是一种宝贵的社会实践。在2019年7月23日的节目中,民主派议员朱凯迪(后在香港“47人案”中被判刑)与建制派议员何君尧展开激烈的辩论。何君尧曾在“721”当晚与后来攻击市民的白衣人握手。辩论最后,何君尧双手拍桌,气愤地离开了演播室。这种镜头,体现出节目直面冲突的本质。虽然辩论不欢而散,但在当时的背景下,香港电台能将民主和建制两派请到同一个房间辩论,则是罕见而难得的现象。《视点31》也正是通过这种对话来展示香港社会撕裂的根源和复杂性,让观众看到不同的价值观和不同的利益考量相互碰撞。此后,因为《视点31》为不受官方欢迎的声音提供了平台,香港电台遭遇到巨大压力,被迫于2021年6月取消该栏目,民主派的声音在香港的公共空间也越来越小。

在2019年7月23日的《视点31》中,何君尧在节目中途气愤地离开了演播室。


香港电台曾经最具特色的栏目,要属1989年首播的《头条新闻》。《头条新闻》以其独特的政治讽刺和戏仿风格,用幽默直中社会议题的要害,凸显现实的荒诞和政治的荒唐。《头条新闻》中最受争议的片段,要属2020年初播出的《惊讯》。《惊讯》讽刺香港电台的另外一档节目《警讯》(《警讯》也于2021年在香港电台官网遭到全部删除),每期由身着警服的演员王喜从一个黑色垃圾箱里钻出,以警察的口吻讽刺香港警队在2019年社会运动中和2020年疫情初期的作为。这种大胆的幽默讽刺,是一种对官方话语的解构和对权力的挑战。这是为什么《惊讯》遭到大量香港“撑警派”市民的投诉、指控其抹黑警队形象的原因。这也是为什么《头条新闻》在国安法正式生效之前的2020年6月,就首先被迫停播。

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历史渊源,香港长期以来都是观察和报道中国大陆的重要窗口。和许多香港媒体一样,香港电台也经常深入地报道中国大陆的新闻。《铿锵集》每年坚持在“六四”周年之际推出相关报道,记录受难者家属的心声,追溯历史真相。在2019年“六四”三十周年之际,《铿锵集》播出五集的《八九演义》,以多重角度探讨六四,其中包括对东欧剧变和共产体制的反思,也包括对“六四”的受害者家属、亲历者和纪念者的采访。香港电台对中国大陆异见人士的关注,如对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刘晓波的报道,在中文媒体中,更是弥足珍贵。《头条新闻》中的讽刺与幽默,不乏中国大陆的流行语,很多对香港政府的批评,也都直指中国大陆的威权政治。香港电台的许多节目都表明,香港社会对中共统治的本质有清晰的认知,但这种认知,最终无法逃过以国家安全为借口的打压。

常言说,新闻是历史的初稿。香港电台过往的许多新闻节目,已成为了香港正在发生的历史中珍贵的一稿。而下架香港电台的这些节目,则是官方扭曲历史的第一步。中国民间档案馆希望通过存档香港电台的部分节目,保卫这些原本应该属于我们所有人的历史记忆。


本期档案推荐:

香港电台《铿锵集》备份

香港电台《头条新闻》备份

香港电台《视点31》备份







from 新世纪 NewCenturyNet https://2newcenturynet.blogspot.com/2025/09/blog-post_9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