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

Wednesday, 30 October 2024

港四所大學助解放軍研發軍用衛星 分析:利用香港規避西方制裁

香港疑成中國軍事新拓展基地。本台調查發現,香港至少4所大學與中國航天軍工企業和學院緊密合作,甚至有軍事化趨勢,港府亦有投入數以百億元計的公帑,惟官方對有關投資金額隻字不提,包括香港中文大學與「國星宇航」研發並成功發射的全球首顆人工智能(AI)大模型科學衞星。有分析指,近年香港屢被揭成為中國高科技、軍事貿易的中轉港,種種跡象反映香港已成為中國「軍民融合」戰略的新據點,協助中國突破西制裁。

今年9月24日,香港中文大學首個設計和研發的低軌人造衛星「香港青年科創號」,由「捷龍三號」運載火箭搭載,在山東海陽東方航天港成功發射進入太空軌道。這亦是首個由香港政府全力資助和參與建造的衞星,宣稱是全球首個AI大數據模型監測衛星,用於探測香港和大灣區環境及地理資訊,也用作防災和跟隨發展低空經濟等國策。

不過,美國詹姆斯敦基金會(Jamestown Foundation)副研究員張崑陽(Sunny Cheung)認為,這背後並不簡單。他說:「只要改造它就馬上變成軍用,因為它可以很精準地監察人、車,而(相機)級數是亞米級的精準度,達1米之內。這衛星可即時做不同分析、物件和圖像辯認、可自行決定應追蹤的對象。速度更快,對世界而言是突破。」

習近平鼓吹「軍民融合」增強軍事實力

中國民用科技與軍事扯上關係,皆因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上台後力谷軍事建設,於2015年全面推動「軍民融合」(military-civil fusion,MCF),迄今仍是重要國策之一。借打破軍民界限,實現軍事和民用部門資源共用,例如近來重點發展的航天、晶片、AI等高科技,既可商用,也能增強軍事能力,如美國制裁的「華為」正是一例。

事實上,官方亦透露,今次中國的衛星項目,獲中國國家航天局、國家科學技術部「指導」,而重點軍工院校「電子科技大學」和航天企業「成都國星宇航有限公司」( ADA Space)亦是研發主力。「國星宇航」被中國官方稱為「民企」,惟2018年剛成立就獲政府和創投基金注資數以億元人民幣,並完成多項AI衛星任務,更打入具「中國軍工奧斯卡」之稱的「軍工榜」,成為「年度十大商業航太企業」之一。而「國星宇航」與被美國制裁的軍工央企、院校合作密切,包括「電子科技大學」、今次負責搭載衛星的「捷龍三號」研發商「中國長征火箭有限公司」、以及「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等。

「國星宇航」亦曾在去年「美中經濟與安全審議委員會」聽證會上,被「新美國安全中心」國安高級研究員Elsa B. Kania點名,就中國「軍民融合」對美國造成的威脅作證。

台灣國安專家: 「軍民融合」已延伸至香港

台灣國務安全研究院副研究員舒孝煌向本台分析,留意到「軍民融合」似乎已延伸至香港。

他說:「因為國企太龐大了,就容易被盯住。所以藉由民企方式、運用民間的創新力量,注入國企。最近有很多這樣子的例子,就藉用香港本身的優勢,在香港設立一些公司,專門就幫忙從香港採購是不是會藉由這可能性在香港,例如跟大學合作的機會,或是民企合作的機會,用作為一個突破口。」

翻查資料,香港中文大學早於2005年建立「太空與地球信息科學研究所」,作為中國科技部「國家遙感中心」的香港基地。惟近年發展才變得活躍,去年11月,研究所與中國國家航天局對地觀測與數據中心簽訂合作備忘錄,內容涵蓋衛星星座建設、衛星數據共享交換等。

理大、科大、港大均協助研發軍用偵察衛星

事實上,香港中文大學並非「軍民融合」的單一例子(見表)。例如香港理工大學今年6月與「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為國家「嫦娥六號」研製「表取採樣執行裝置」,並完成「人類歷史上首次在月球背面表土採樣的創舉」;及於7月與「國星宇航」簽署合作,擬建「香港理大與國星宇航遙感衛星技術聯合實驗室」,表明「共同推動以科研力量貢獻國家發展」。

理大副校長(研究及創新)趙汝恒曾指:「理大有超過30年航天科研工作經驗,是香港唯一一所多次參與國家航天任務的大學。」「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CAST)隸屬於中國軍工央企「航天科技集團」,2022年被美國以意圖竊取高科技為由制裁。

另外,香港科技大學與大陸商業民企「長光衛星技術有限公司」合作,2023年8月成功發射首顆地球觀測衛星「雄彬一號」。「長光衛星技術」由吉林省政府、由中國科學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等出資成立,為「軍民融合」的重點企業之一,亦是遙感衛星「吉林一號」的研發商今年6月,公司被歐盟制裁,被指在俄烏戰爭中直接「支持俄羅斯軍事工業復合體」的實體之一。香港大學太空研究實驗室(Laboratory for Space Research,LSR)2020年7月亦中國航天集團旗下多間公司等,研製並發射的「龍蝦眼X射線探測衛星」。

張崑陽: 香港失去一國兩制後積極配合國策

值得留意是,上述有關大學都有「遙感」衛星相關項目,而西方國家一直將中國的「遙感」系列衛星稱作中國軍用偵察衛星。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等科學團隊近來經常與香港的大學交流。

AIChart.JPG

「其實最諷刺的是,這些香港政府是知道的」。張崑陽指,香港學術過去一直少提及航天,惟自香港近年失去「一國兩制」後,就積極配合國策而行,無視涉及援助中共軍工和制裁問題,又認同香港的大學軍事化,「貢獻」國家軍事發展是大勢所趨,他說:「香港繼續被中國利用、集資、累積技術、技術轉移、吸納科技人才等,這就是香港的價值。」

舒孝煌:香港遲早被美國盯上

舒孝煌指出,香港遲早被西方國家「盯上」。他說:「因為他現在借由大學或民間企業,藉機會做一些突破的窗口,特別是像AI 領域,絕對是需要民間的創新、投資、民間發展創意如果香港這樣消息傳出來,遲早會被美國商務部盯上。就是她會不會變成另外一個中國設法突破美國貿易管制的漏洞」。

值得留意是,香港在2022年被北京改寫選舉制度後,港府投資大陸創科成為施政重點,包括「創新及科技基金」投資至少2000億港元,惟有關帳目一直未有公開,包括大肆宣傳的各個航天項目投資金額。

本台再分別向港府創科局和上述提及的大學查詢投資金額。創科局僅指,創科基金由1999年6月30日成立截至2024年8月底,已資助約76,000個項目,總承擔額約450億元,惟「並沒有備存貴台查詢的分項數字」。各大學中只有科大回覆,指科大與「長光衛星」只有去年一個衛星發射項目。

不過,至於港府的投資和大學的航天合作項目,與大陸軍工企業有關、大學趨向「軍事化」等問題,港府創科局和各大學均未有回應。

但舒孝煌指出,中國對於增強高科技的軍事實力的投資「不遺餘力」,即使被西方國家連番制裁,仍會想盡方法達到目的。

中國摘萬億發展軍民兩用衛星 美智庫憂2045年超越美國

中國雖然近年經濟不景,惟AI、航天發展等涉及軍事的投資卻有增無減,用盡方法在中美太空競爭突圍,而「軍民融合」為近年備受關注新招數。

2020年,具「中國版星鏈」之稱的「千帆計劃」推出,重點是通過支持AI發展和「軍民融合」,逐步將航天、國防、智慧城市等領域納入計劃,試圖與美國「星鏈」(Starlink)競賽。官方並無公布具體投資金額,若就計劃與中國AI戰略密切相關而言,根據中國政府於2017年推出的《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擬於到2030年投入逾1萬億人民幣來發展人工智能,並將AI視為國家優先發展的領域之一。

中國國家統計局今月初公布數據,去年全國共投入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逾3.3萬億元人民幣,年增8.4%;經費投入強度(與國內生產總值之比)為2.65%,比去年提高0.09%。目前中國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總量僅次於美國,居世界第二。

中國在航天領域與美國爭霸

單是航天方面,中國去年「商業航太領域」新增企業數量為逾11萬間,按年急增近30%,料今年航天市場規模將突破2.3萬億元;衛星數目過去3年內急增近1000顆,目前數量僅次於美國,目標未來10年倍增至逾萬個,與美國競逐世界前列。

據中國航天工業質量協會統計,從2015年至2020年,中國商業航天產值由3764.2億元突破至1萬億元,年均增長率達22%,預計2024年中國商業航天市場規模將超2.3萬億元。

據專門研究國防軍備的美國智庫蘭德公司一項研究評估,中國在太空與軍事相關的技術專利總數,已於2018年開始超越美國。中國部署新系統的速度比美國快5到6倍,皆因零件和設備價格相對低,中國的1美元就可買到美國20美元才能買到的設備。 另警告稱,中國已迅速崛起,預計到2030年,每年的研發開支會比美國多逾2,000億美元,最快會在2045年超越美國。

據美國國防情報局稱,中國目前有 499 顆衛星在軌運行。這個數字是 2019 年的兩倍多。中國還正在開發間諜氣球和高超音速導彈,主攻情報收集。

不少美國航天和軍事專家,包括美國太空總署局長比爾(Bill Nelson)今年4月於國會聽證會指出,中國透過利用民用項目增強其太空實力,並且掩蓋軍事目標,西方國家須保持警惕。中國政府、黨媒《人民日報》和《新華社》等紛強烈反駁指「純屬抹黑」。



編輯:溫曉平



from RFA https://www.rfa.org/cantonese/features/hottopic/satellite-hong-kong-pla-ai-ban-military-industrial-civil-fusion-102820240836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