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

Saturday, 17 February 2024

【文物真貌】深水埗配水庫拆除背後的爭議・香港歷史建築保育困境



2020 年 12 月,水務署正在深水埗主教山(又稱窩仔山)上的配水庫進行清拆工程,頂部被鑿開後,香港第一個以圓形築成的地下配水庫一下子曝光了!從社交媒體、新聞報導畫面所見,是一個香港罕見的古羅馬式建築風格的文物。

何以要拆掉一個過百年歷史的建築物?應該是當時全港市民心裡的問號。

回帶至 2017 年 4 月,水務署根據文物影響評估機制諮詢古蹟辦,由於署方將不論規模大小的構築物,均以沿用的術語「水缸」作稱呼,令香港古物古蹟辦事處以為舊稱九龍塘配水庫只是一個尋常水缸。 2021 年,古物諮詢委員會確認現稱前深水埗配水庫為一級歷史建築。而從發展局在 2022 年 4 月 6 日公布就事件所作出的檢討報告,公開了一場因一方缺乏認知、另一方未夠審慎查證或前往實地考察的溝通過程,差點令有保育價值的古蹟變成碎石遺址。

為了一睹前深水埗配水庫真貌,早前筆者便參與了導賞團活動。拾級而上主教山,再落到寬闊的地下配水庫,眼前的古羅馬式建築,確令人有時空錯亂之感。整個配水庫的亮點,自是每條有14塊層疊的花崗石柱,其所支撐起的混凝土拱形天花,及以歐式砌法 (Flemish bond) 砌成的紅磚拱券,富有氣勢並兼具穩固結構作用,更標誌時代特色。承托著整個配水庫重任的 108 條花崗石柱,在 1951 年因配水庫滲漏而加建鋼筋混凝土牆後,只保留了 78 條,至 2020 年底清拆工程,再拆去 4 條,現剩下的 74 條。被無端解體的花崗石柱,正大小不一的放置在配水庫內,等待復修。

根據導賞員講解,在前深水埗配水庫興建前,九龍半島因平地多,而較多小山丘的何文田有山谷地利,雨水滲入地下成地下水,流至三個水井,再經清水池送入現時窩打老道及上海街交界的油麻地抽水站,成為 1890 年- 1895 年期間,九龍半島最早期供水系統的水源,供應紅磡及尖沙咀居民。而已拆卸的油麻地抽水站,只保留當時水務署工程師辦公室,並獲得古蹟辦評定爲一級歷史建築物,現活化為油麻地戲院辦公室。

當時殖民地政府意識到,這種地下水供水系統長遠不夠供應給人口迅速增長的九龍半島居民,正值 1898 年,清政府與英國政府簽訂《展拓香港界址專條》,拓展香港的範圍,將租借的界限街以北的新界地區納入版圖。於是港英政府便開始在新界尋找水源取代舊有供水系統,例如大帽山、獅子山、畢架山等,均具備了建水塘儲水的優勢。至 1910 年,政府規劃建造的第一個九龍半島供水水塘落成,即位於現在金山郊野公園的九龍水塘。同時也在大埔道建成供水設施的沙濾池,連接同為1894年落成的紅磡配水庫(即現時何文田港鐵站位置,因興建山谷道邨而拆卸)和前油麻地配水庫(即現時油麻地京士柏,位於天文台設施內,故不對外開放),加上 1904 年落成的前深水埗配水庫,組成為早期九龍重力自流供水系統,水源供應充足,且成本更低。直至 1970 年,因庫容量更大的石硤尾食水配水庫落成,前深水埗配水庫正式停用。

其實香港不乏其他百年歷史的配水庫,除了同期被定為一級歷史建築物的前油麻地配水庫及前深水埗配水庫;尚有位於港島的山頂配水庫,連接香港第一個公共水塘的薄扶林水塘,及現時位於動植物公園上的雅賓利食水配水庫,作為當時大潭水塘的部分供水,亦由起初露天配水庫,至戰後才加上上蓋。另外,同樣以古羅馬式建築風格建造,包括 1901 年落成的馬己仙峽道食水配水庫及 1908 年落成的克頓道食水配水庫,則分別於 2010 年及 2011 年,在林鄭月娥在任發展局局長時拆卸。兩者未能保留,到底是甚麼原因?

from 同文 Commons https://commonshk.com/2024/02/18/%e3%80%90%e6%96%87%e7%89%a9%e7%9c%9f%e8%b2%8c%e3%80%91%e6%b7%b1%e6%b0%b4%e5%9f%97%e9%85%8d%e6%b0%b4%e5%ba%ab%e6%8b%86%e9%99%a4%e8%83%8c%e5%be%8c%e7%9a%84%e7%88%ad%e8%ad%b0%e3%83%bb%e9%a6%99%e6%b8%a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