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

Friday, 29 September 2023

【译丛】中国的“一带一路”是如何席卷全球的

描绘“一带一路”头十年的发展历程——及其从欧亚过境走廊到全球范围倡议的转变。

来源:The Diplomat
作者:Shannon Tiezzi
译者:仁者乐山


【图:2017年5月16日,在中国上海的一个火车站,中国工人指挥另一名工人将中欧班列(china railway express)的一个集装箱装上开往欧洲的货运列车。Credit: Depositphotos

2013 年9月7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阿斯塔纳的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演讲。演讲以“携手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为题,回顾了古丝绸之路的历史,习近平将其追溯到公元前2世纪的一位中国使节。

这场演讲与其背景相契合,主要集中在中国和中亚,并多次提及历史联系。习近平最初的提议是中国与欧亚邻国“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最初的提议除了在地域上受到限制,在领域范围上也相对狭窄。习近平提到了“丝绸之路经济带”合作的四个领域:政策磋商、道路联通、贸易便利化、货币流通(本币贸易)。

一个月后,习近平在印尼议会发表的类似演讲中提出了“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将其与“丝绸之路经济带”结合起来。“海上丝绸之路”在地理和主题范围上也受到了限制:习近平最初的主张仅限于与东南亚国家联盟(东盟)的“海上合作”。

这就是后来被共同称为“一带一路”(One Belt, One Road)的雏形,之后在英文中更名为“一带一路倡议”(Belt and Road Initiative,BRI)(在中文中,“一带一路”的名称仍然沿用)。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带一路倡议”的发展远远超出了最初的愿景,几乎扩展到世界每个地区。 据中国政府官方的“一带一路网”显示,截至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发表讲话10周年之际,已有154个国家与中国签署了“一带一路”合作的正式文件。

“一带一路”涵盖的领域也成倍增加。 当习近平在2017年5月的首届“一带一路”论坛上描述仍在演变的愿景时,他仍然提到了最初的四大支柱:政策互联互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现在已远远超出了最初提到的“道路”,包括铁路、港口、管道和数字基础设施)、贸易便利化和金融互联互通(除了使用当地货币之外,现在还包括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丝路基金和其他贷款机制)。此外,以文化和教育交流为形式的“人与人互联互通”( people-to-people connectivity)也受到了新的重视。

此后,“一带一路”又衍生出更多分支:数字丝绸之路、极地丝绸之路、健康丝绸之路、太空丝绸之路和绿色丝绸之路。如今,中国在世界任何国家开展的几乎所有合作项目,都可以被归类为“一带一路”的一部分,这与最初的目标相去甚远。

鉴于“一带一路”倡议自2013年9月以来取得了巨大发展,值得我们来看看“一带一路”是如何在全球扩散的。

哪些国家参与了“一带一路倡议”?


(图中红色是参与了“一带一路”的国家;蓝色是没有参与的国家)

“一带一路倡议”的现状

截至2023年9月,“一带一路”已有 154 个成员,占联合国193个成员国的80%。那么,在这一点上,讨论哪些国家没有加入“一带一路”会更容易一些。

从上面的地图中不难看出:整个北美洲、西欧大部分地区和南美洲的一大部分地区,都是没有加入“一带一路”的国家。

在世界其他地区,美国的“四方”(Quad)伙伴——澳大利亚、日本和印度——尚未加入;它们都对中国的全球野心深感忧虑。在中东,美国的亲密盟友约旦和以色列是唯一没有加入的国家。还有 15 个国家与中国没有外交关系:台湾仅存的13个邦交国,以及不丹和科索沃。

也许最令人好奇的遗漏是朝鲜——表面上是中国的亲密伙伴,急需来自“一带一路”成员资格的额外资金。鉴于朝鲜的核野心和受到严厉制裁的现状,中国可能只是认为邀请平壤加入是一个巨大的风险:所得甚少而损失巨大。 (“一带一路”成员国伊朗也是一个核扩散风险,受到严厉制裁,但与朝鲜不同的是,伊朗占据着连接中亚和中东的关键地理位置。)

区域细分揭示了“一带一路”倡议获得最多支持的地区。中亚和东南亚地区的每个国家都是成员;北美是世界上唯一没有国家加入的地区。撒哈拉以南非洲和中东及北非地区也很突出,超过90%的地区国家与中国签署了“一带一路”协议。

按地区划分的“一带一路”成员国


(图中圆圈依次为中美洲和加勒比地区、东亚、欧洲、中东和北非、北美洲、大洋洲、南美洲、南亚、南高加索地区和中亚、东南亚、撒哈拉以南非洲;红色代表加入“一带一路”的比例;蓝色代表没有加入)

鉴于“一带一路”的形象在很大程度上与为成员国提供丰厚的基础设施资金联系在一起,国家财富与“一带一路”成员之间存在很强的相关性也就不足为奇了。 高收入国家加入的可能性最小,只有不到一半(46%)的国家加入。 中高收入国家有高得多的比例加入“一带一路”,达到 79%。 接下来,这一比例急剧上升,超过 90% 的中低收入和低收入国家加入了“一带一路”。

按收入状况划分的“一带一路”成员国


(图中圆圈依次为“高收入”、“中高收入”、“中低收入”、低收入;红色代表加入“一带一路”的比例;蓝色代表没有加入)

事实上,仅有五个中低收入和低收入国家没有签约,原因显而易见:不丹、斯威士兰和海地与中国没有外交关系;印度对中国政府极度不信任(并对“一带一路”经过巴控克什米尔不满);而朝鲜,如上文所述,即使对中国来说也是个弃儿。

“一带一路”如何发展到今天

与“一带一路”在第一个十年后的状况一样有趣的,是它如何走到今天的。下面的(动态)地图显示了截至每个日历年12月31日的“一带一路”成员数量(2023年除外,其数据截止于9月11日)。


【注:英文原图为动态演示地图,显示了“一带一路”成员国从2013到2023在全球的逐年扩展,本图截取了第二年2014年的状态,参见原文链接:https://thediplomat.com/2023/09/how-chinas-belt-and-road-took-over-the-world/】

起步相当缓慢,截至 2014 年底,仅有五个国家签署了“一带一路”合作文件。这些国家都是我们认为的“一带一路”最初概念中的国家——连接中国和欧洲的陆路或海路中转站。

2015 年,随着16 个国家加入“一带一路”,事情开始升温。同样,地理范围也在中欧联系的范围之内。有趣的是,这一年有 8 个欧洲国家加入,其中大部分是在该年11月在苏州举行的中国-中东欧(China-Central and Eastern Europe,CEE)峰会之前加入的。这是当时所谓“16+1”模式的鼎盛时期,中东欧各国争相成为中国“通往欧洲的桥梁”。

这也标志着“一带一路”扩张的一个主要趋势:其中许多协议将在大型区域峰会之前签署。 这反过来又引发了人们的疑问:相对于急切地在大型外交活动上展示尽可能多的签约国,中国在每项协议中究竟花了多少心思。

在没有大型峰会的情况下,2016 年的“一带一路”又恢复了温和的扩张态势,仅有5个国家签署了新协议。相比之下,2017 年有31个国家加入了“一带一路”——这一激增主要是由当年 5月在北京举行的首届“一带一路”论坛推动的。到这年年底,除吉尔吉斯斯坦、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外,几乎所有中亚和东南亚国家都签署了协议。中东欧也成为一个坚实的“一带一路”集团,截至2017年底,来自该地区的成员数量已超过非洲。

还需要注意的是,截至2017年,“一带一路”倡议在很大程度上仍然遵循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和印度尼西亚的讲话中首次提出的基本地理重点。 截至2017年底,在已签署“一带一路”协议的58个国家中,巴拿马和新西兰是唯一不在中国和欧洲之间的陆路或海上过境路线地图上的国家。

不过,2018年将是“一带一路”真正走向全球的一年。

在两大峰会的推动下,当年有多达67个国家签署了“一带一路”协议:在北京举行的中非合作论坛峰会和在巴布亚新几内亚的亚太经合组织峰会期间举行的太平洋岛国领导人峰会。仅在这两次活动中,就有38个国家加入了“一带一路”:在2018年中非合作论坛前后,有31个非洲国家加入了“一带一路”;在巴布亚新几内亚峰会之前,有7个太平洋岛国加入了“一带一路”。

至此,“一带一路”已经失去了其最初连通欧亚的所有表象,而是成为中国总体外交政策的统称。 “一带一路”的成员遍布太平洋岛屿地区、中南美洲以及整个非洲大陆。

2019年又是“一带一路”取得很好发展的一年,得益于中国于当年5月主办的第二届“一带一路”论坛。 15个国家加入其中,其中10个国家的加入是为这个盛大活动而准备的。

但到了2020年,由于 COVID-19疫情,中国边境关闭了近三年,“一带一路”突然陷入停滞。2020 年,唯一加入“一带一路”的国家是基里巴斯,它是在世界封控之前加入的。

基里巴斯总统塔内蒂·马茂于2020年1月6日访问中国,这是基里巴斯2019年9月与中国建交后的首次访问。这代表了“一带一路”发展的另一种模式:自 2013 年“一带一路”倡议宣布以来,与台湾断绝关系的国家往往会签署“一带一路”倡议,作为其拥抱北京外交的一部分。 2017年的巴拿马、2018年的多米尼加共和国、2019年的所罗门群岛、2020年的基里巴斯、2022年的尼加拉瓜、2023年的洪都拉斯,都遵循了这一趋势。

在2021年中非合作论坛峰会之前,中国与大多数一直拒绝加入的非洲国家签署了协议;当年加入的所有7个国家都属于撒哈拉以南非洲。2022 年,全球又有5个国家加入,但 2023 年迄今只有1个国家加入。

增长放缓并不令人意外,因为一个简单的事实是,尚未加入的国家越来越少——而且它们大多都有充分的理由拒绝加入,难以说服它们。

“一带一路”的扩张重要吗?

万亿美元的问题依然存在:一个国家签署“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到底有多重要?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当然重要——此类协议是各国与中国政府保持积极关系(或至少曾一度保持积极关系)的便捷晴雨表。除了外国政府希望从中国获得更多的投资和贸易流量外,最大限度地发展“一带一路”的象征意义显然对中国政府也很重要。这对签署国来说是额外的动力:如果中国政府正在推动某个伙伴国政府签署协议,那么在没有迫切的国家利益与之背道而驰的情况下(例如,印度对“一带一路”穿过有争议地区的担忧),这些伙伴国政府很可能会签署协议。

但是,如果不附有实际的项目合同,“一带一路”协议是没有约束力的,价值也不大。正如正在重新考虑其“一带一路”俱乐部成员身份的意大利所发现的那样,合作文件在实践中并不总是有多大意义。同样,作为“一带一路”最早一批成员的中东欧国家,在很大程度上对中国,特别是对“一带一路”已经不再抱有幻想。

事实上,美国企业研究所发布的《中国全球投资追踪》(CGIT)数据显示,从2013年至今,美国、澳大利亚、巴西、法国和德国都是中国最主要的投资目的地——尽管它们都没有加入“一带一路”。

这并不是说“一带一路”毫无意义——远非如此。CGIT还追踪了2013年至2023年中国为建设和“一带一路”相关项目提供的5640亿美元资金。AidData发现,在国际发展融资方面,中国以2比1的比例超过了美国——这种全球援助平衡的转变,主要发生在2013年“一带一路”启动之后。正如 AidData 的 Ana Horigoshi 在她最近为《外交家》杂志撰写的文章中指出的那样:

在“一带一路”的第一个五年(2013-2017 年),中国平均每年为海外发展项目提供 835 亿美元的资金,比之前五年(2008-2012 年)平均每年净增 313 亿美元。仅这一净增额就相当于美国在 2013-2017 年期间的年均融资总额。

但并非所有“一带一路”成员国都是平等的,尤其是考虑到大部分原始资金都被用于价值 5 亿美元或更高的“大型项目”上。AidData 进一步发现,“尽管贷款规模和贷款组合有所扩大,但‘一带一路’并未导致中国海外开发融资项目的部门或地域构成发生任何重大变化。”

换句话说,加入“一带一路”并不能保证中国投资或发展资金的大量涌入,置身于“一带一路”之外也不会被排除从中国的对外现金流中获益。中国的资金大部分流向与“一带一路”倡议之前相同的地方和行业,只是数量更多而已。

从这个意义上说,“一带一路”的发展也许最好被理解为一种象征:一些国家对与中国发展关系的期望超过了他们的担忧。考虑到这一点,“一带一路”今天的影响力是重要的,哪怕这只是一个很好的提醒: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对与中国“脱钩”并不感兴趣。

作者简介:Shannon Tiezzi是《外交家》杂志的主编。

原文链接:https://thediplomat.com/2023/09/how-chinas-belt-and-road-took-over-the-world/

【译丛】中国的“一带一路”是如何席卷全球的最先出现在议报。



from 议报 https://yibaochina.com/?p=251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