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

Monday, 21 November 2022

“大一統”的背後

台灣是誰的,台灣人到底是不是中國人,這類爭論實在是太多了,我在這裡也懶得去評論,畢竟看著兩岸網友無休無止的舌戰實在太累了,是不是?不過很多來自台灣的朋友一定有這樣的疑惑:為何大陸人(或者中國人)對“大一統”這種東西有一種謎一般的執著?為什麼“祖國統一”對他們如此重要?先說結論,我認為這一思維背後的邏輯同“孝”是一樣的,由於暫時沒看到有人提出過這個觀點,我且將這種邏輯稱之為“血統專制”。

大陸網友最常用來罵台獨支持者的一個詞便是“數典忘祖”,這個詞可非常有意思。不可否認的一點是,現今大多數台灣人祖上都是中國大陸渡海而來的,與大陸人確實擁有共同的祖先。他們認為,因為有同樣的祖先,台灣人就理所應當是中國人,也應當服從中國的意志。這種思維在多數人看來確實不可理喻,但是對於中國大陸的國情而言,卻是理所應當的。

我在“談談孝道”那篇文章裡面有解釋過,中國傳統社會的結構是氏族社會。中國社會的發展是從原始的氏族社會開始,或者說,以家庭為單位的。幾個家庭組成一個部落,幾個部落組成部落聯盟,幾個部落聯盟組成一個國家。簡單來講,中國就是一個“家天下”,小家庭的領袖是父親,大家庭的領袖就是皇帝(或是統治者)。中文裡的“country”(或是state)不就是“國家”麼?就這個詞,恰恰說明了中國人的國家觀念,國即是家。我們定義一個家庭,都是用血緣關係來定義的,打個比方,無論一個人的家庭氣氛是否和睦,他父母還是他父母,他兄弟還是他兄弟,這個永遠無法改變。那如果有人跟家裡關係不好,不想被父母管了,說自己要離開,以後不是這個家庭的成員了,會發生什麼?在傳統社會,就會有很多人出來指責他,說他“不孝”。我在“談談孝道”裡面解釋過,我認為“孝”的本質就是對自己沒有情感紐帶的家族首領盡義務,只要有血緣關係在,無論有沒有情感,只要你不去盡義務,都會被指責“不孝”。有朋友對我說,這就好像“有個人突然跑到我面前說是我叔公,我必須奉養照顧他一樣,一點道理也沒有”。問題是,在傳統社會“孝”的要求下,你就是要這麼做。

總而言之,在中國傳統氏族社會,血緣就是維繫社會的紐帶,只要提到血緣,那便是勝過一切的存在,什麼價值觀,契約,甚至法律,都在次要。我們常聽到“疏不間親”,“血濃於水”,便是這麼來的。對於不同族,但是卻志同道合的朋友呢?對不起,“非我族類,其心必異”,我們價值觀再如何契合,都不如血緣來的重要。

這不光是中國大陸的問題,這簡直就是我們華人社會的通病啊!我們經常聽到有人對我們說“看在他是你叔叔/阿姨/爺爺/爸爸。。。的份上,你去做些什麼什麼吧”,對不對?我們身邊是否有很多這樣的家庭,即使再不和睦,也不痛下決心分道揚鑣?父母子女相看兩厭卻還要求子女在身邊“盡孝”,兄弟明明離心離德卻還要在父母的要求下裝和氣,這“血緣”的威力,還真的是有夠強大。沒有感情,也沒有契約,僅憑血緣就能衍生出這麼多責任和權力關係,這在外人看來往往難以理解,但在華人社會卻普遍到不能再普遍。

所以說,在傳統勢力仍極為根深蒂固的中國大陸,“大一統”思想便不足為奇。只要你跟我血脈相承(都是華人),無論感情再生疏,觀念差異再大,你就是中國這個大家庭的人,你是這個大家庭的人,你就不能脫離,如果你想脫離,你就是“數典忘祖”,你就是壞到不能再壞的人。

對上面所說的這些現象,因為以前沒有人提出過,所以我勸且叫它“血緣專制”。意思是“以血緣為由強行將你的身份與某個氏族綁定,並要求你對自己沒有任何感情的氏族領導盡義務”。在我看來,“孝”是它的一種體現,而“大一統”又是另一種體現,兩者在本質上沒有區別。所以我認為,理解了“孝”,你就很容易理解“大一統”為何在中國人的思想中如此根深蒂固。這自然也就解釋了一些現象,比如中國人要是加入了外國國籍往往不敢告訴別人怕被稱為“叛徒”;再比如有一部分人認為愛國就是愛政府,因為在他們看來國家就是家,統治者就是父母。。。這一切難以理解的現象背後,都是維繫傳統氏族社會的“血緣專制”在潛移默化人們的思想。

而台灣(還有香港)的社會跟中國傳統社會大不一樣,儘管“孝”的觀念仍然十分盛行,但人們(尤其是年輕人)已經基本拋棄了“以國為家”的觀念,而是更類似於盧梭提倡的“契約社會”,也就是說,人們的國族認同來自於制度和價值觀的認同,而非血緣。如果不認同這個社會的價值觀(也就是不想“續約”),有能力的話可以隨時走人並與別人簽約,沒有什麼對錯之分。所以網絡上就常常出現這樣的情況:台灣網友說:”我與你們價值觀不同,制度不同,我們嚮往民主,你們專制獨裁,中國就是中國,台灣就是台灣,我們之間沒有關係”;而大陸網友會說:“我們血脈相承,同文同種,就是一家,那些說要台獨的最好浪子回頭”。一方的思想來源於現代公民社會價值觀,而另一方則來自於古代氏族社會價值觀,試問雙方何來共同語言?

其實無論你認為自己是中國人還是台灣人,我認為,最重要的一點是,我們要思考一下,除了在網絡上互罵,我們還能做什麼?對於對方難以理解的觀念,我們是一味指責和謾罵,還是嘗試去理解?對於大陸人來說,我們不妨想一想,普遍存在於我們社會的氏族觀念是否有利於現代公民社會的發展?我們要不要下定決心摒棄這些觀念?對於台灣人來說,其實也不妨想一想,氏族社會的糟粕真的在台灣就不復存在了嗎?我提倡相互理解並非出於要“促統”或者“謀獨”,而是當我們能理解對方的想法時,我們往往不會因為對方的“愚蠢”或者“背叛”而感到憤怒至極,從而添加了一份和解的可能。


from Matters | 熱議 https://matters.news/@WenkanYueh/%E5%A4%A7%E4%B8%80%E7%B5%B1-%E7%9A%84%E8%83%8C%E5%BE%8C-bafyreiagmgjull7frxzbhchbe7dlarme33zdx3sq2c7rbbbjud5tlskoa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