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

Wednesday, 30 November 2022

分析:中国反新冠封控抗议将如何影响经济?

来源: 
美国之音

连日来,中国多地出现反对严格新冠封锁的抗议活动。经济学家表示,中国官方围绕新冠政策的持续不确定性正为经济带来更大压力。

上周末,中国多个主要城市爆发了抗议活动,从首都北京到金融中心上海,居民们聚集在一起,悼念新疆火灾中的死者,反对新冠清零政策,并呼吁民主和自由,这些罕见的抗议活动一直持续到周一凌晨。

本月早些时候,中国官方发布的“二十条”曾激起外界对中国放宽新冠清零政策的希望。但最近一周新冠病例激增,各地又陆续恢复了严格的封锁政策,引发了群众不满,投资者对中国经济复苏的担忧再次出现。

穆迪投资者服务公司(Moody's Investors Service)副总裁马丁·佩奇(Martin Petch)预计,这些抗议活动不会演变为严重的政治暴力,但他指出,如果抗议持续下去,引发当局作出更有力的回应,将成为影响经济的负面因素。

佩奇对美国之音说:“虽然这不是我们的基本情况假设,但这将导致中国政治风险程度的不确定性增加,进而损害信心,从而影响已经疲软的经济中的消费。”

震荡全球金融市场

中国的抗议活动立即震荡了全球金融市场,市场对政治风险定价,投资者出现避险情绪,与中国相关的资产承受压力。

周一开盘后,中国内地的上海证券交易所综合指数一度下跌2.2%,金融、房地产和能源在内的大多数行业股票出现下滑。

香港恒生指数开盘时曾下跌多达4.2%,追踪在香港上市的中国大陆公司表现的恒生中国企业指数在收盘时下跌1.7%。

人民币周一对美元暴跌,在岸人民币一度下跌多达1.1%,至1美元兑7.2435元,为11月10日以来最疲软水平。中国央行周五决定降低银行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来提振经济,这也增加了中国货币的下行压力。

同时,大宗商品也因对中国局势的担忧而下滑。周一油价大幅下滑,因为投资者担心激增的新冠病例和抗议活动会削弱中国这个全球主要石油消费国的需求。

法国外贸银行亚太区首席经济学家艾莉西亚·埃雷罗(Alicia Garcia Herrero)表示,围绕中国新冠政策的不确定性正在对全球市场产生负面影响。

埃雷罗告诉美国之音:“无可置疑,此类抗议的扩大和/或政府的严厉反应将进一步打击已经受到新冠清零政策打击的外国直接投资。”

瑞士贷款机构瑞银(UBS)首席投资官马克·海菲尔(Mark Haefele)对投资者情绪受负面影响表示认同。他周一在一份报告中还指出,中国感染人数的攀升可能会加剧全球供应链的中断,导致国内的不利因素蔓延到全球市场。

据纽约联邦储蓄银行的全球供应链压力指数,全球供应链压力在连续五个月的缓解之后,指数在10月小幅回升,主要原因是亚洲交货时间的增加。

近日来,由于对新冠控制措施不满,在中国郑州,全球最大的苹果手机制造基地富士康工厂接连出现工人出逃和抗议活动。据彭博社援引知情人士在周一报道称,这些动荡可能会导致今年的苹果手机iPhone Pro产量减少近600万台。

社会不满情绪增长

外界正密切关注,公众的抗议活动是否会推动中国政府朝着重新开放的方向发展。由于长期封锁,中国经济增长已经下滑,失业率上升,而不断增长的社会不满情绪进一步加大了中国政府的政策试验风险。

有专家认为,示威活动意味着当前的新冠政策在政治上已不再具有持续性,这可能会成为催化剂,促使政府制定更明确的开放计划。

丹麦丹斯克银行(Danske Bank)中国经济学家艾伦•冯•梅伦(Allan von Mehren)告诉美国之音:“这项政策的社会成本正在增加,而且已经到了一个极限,不能再继续下去,否则人们会受到更多伤害,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我认为这些抗议活动正在影响中国的决定,说好吧,现在我们需要改变方法,我们需要开始摆脱这种严格的新冠清零政策。”

埃雷罗说:“如果它(抗议)有助于加速重新开放,应该是积极的,但有迹象表明变化不会很快到来。这背后可能有公共卫生方面的原因。”

中国官方还没有明确表明将松动新冠防控措施。当被问及个别地方的“不满情绪”(protests)是否会让政府重新考虑疫情应对政策时,中国卫健委发言人米锋在周二发布会上表示:“对于防控的措施,我们一直在研究,不断在调整,最大程度保护人民利益,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不过,一些分析认为,中国退出新冠清零政策的具体迹象正在出现。中国官方周二发布了旨在加强中国老年人接种新冠疫苗的通知。长期以来,弱势群体疫苗覆盖率低、医疗资源不足是制约中国在不出现高死亡率的情况下重新开放的主要因素。

金融市场也受到卫健委通知的一定提振。周二香港恒生指数收盘上涨5.24%,恒生中国企业指数上涨6.20%;上交所综合指数攀升2.31%,深成指上涨2.40%。

投资银行高盛表示,中国中央政府可能很快就需要在更多的封锁和放开之间做出选择,因为地方政府难以兼顾控制疫情传播和执行优化防控的“二十条”。该行认为,中国在2023年第二季度之前重新开放的几率为30%。

高盛首席中国经济学家闪辉在周日发表的一份分析中指出,该行对中国重新开放的预测现在包括“强迫和无序退出的可能性”。

中国“无序退出”疫情管控可能意味着中国官员将在国家准备好处理新增病例之前就缩减防控措施。病例激增会扰乱制造业和服务业,给公共卫生服务带来压力。由于对新冠感染的恐惧,居民消费在短期内仍然将受到压制。

高盛预计,这种干扰将对中国第四季度经济增长构成下行风险。该行预计今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将增长3%,低于官方指定的5.5%左右的年增长目标。

还有一些分析认为,中国领导层因为抗议而改变方向并结束新冠清零政策的可能性很小,因为这将树立先例,并导致医疗系统不堪重负。

凯投宏观首席亚洲经济学家马克·威廉姆斯(Mark Williams)周一在一篇分析中写道:“他们在短期内没有很好的选择来解决抗议者的要求:放松严格的新冠控制政策几乎肯定会导致死亡人数激增,这将破坏领导层关于有效应对大流行病的说法。”

凯投宏观的研究显示,当前中国的经济活动与今年初上海被封锁时一样低迷,而无论当局决定接下来是收紧还是放开防控措施,中国经济都面临糟糕的前景。

威廉姆斯写道:“如果领导层决定开始将中国过渡到与新冠共存,这将需要在短期内实施比目前更多的行动限制,以拉平对外开放的曲线。如果坚持新冠清零的要求,将需要在爆发疫情的地区进行严格的地方封锁,目前,这些地区创造了中国近三分之二的GDP。”


from 博谈网 https://botanwang.com/articles/202211/%E5%88%86%E6%9E%90%EF%BC%9A%E4%B8%AD%E5%9B%BD%E5%8F%8D%E6%96%B0%E5%86%A0%E5%B0%81%E6%8E%A7%E6%8A%97%E8%AE%AE%E5%B0%86%E5%A6%82%E4%BD%95%E5%BD%B1%E5%93%8D%E7%BB%8F%E6%B5%8E%EF%BC%9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