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

Friday, 1 April 2022

习普联手 政治强人的合作能走多远?

俄乌战争正迫使舆论界对世界格局进行重估。发动这场战争的普京和至今对战争态度暧昧的习近平,也成为外界瞩目的焦点。这两位当今世界强人政治的代表人物其相似性何在,又有什么不同?中俄联合声明中“没有禁区”的合作到底能走多远?

俄乌战争硝烟弥漫,有关这场战争的中国国内舆论也不断沸腾。但与之形成对照的是,中国最高领导人习近平罕有地保持沉默,至今没有对这场“战争”表达任何意见。舆论间屡屡提及的则是2月初习近平在与普京会面后所说的“两国合作无上限”。

我们这个世界的样貌

中俄两国对这种合作都有很高的期待,甚至把这种合作归结到普京和习近平二人的友谊上边。

去年底,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在记者会上说,“习近平主席和普京总统是意气相投的好朋友。”

但他们二人的这种“友谊”所牵涉的并不仅仅是两国间的关系。《纽约时报》专栏作家托马斯·弗里德曼在上周的一篇文章中,把普京、习近平以及卸任的美国前总统特朗普三位拉在一起,说这三位世界权势最大的领导人为了继续掌权,各自走到了极端。这在很大程度上揭露了我们当今世界的样貌。

文章实际在暗示,作为强人政治的代表,普京和习近平的持续掌权映射出世界范围内民主衰落的迹象。

普京上台早于习近平十多年;但两人上台之初,外界都对他们带领各自的国家走向更加自由、开放的方向充满期待。普京被选为俄罗斯总统后,2001年在德国议会曾表示,民主权利和自由是俄罗斯国内政策的关键目标。习近平也被外界认为,可能带领中国走出胡温时代政治改革停滞、无所作为的境况。

二人随后的作为却都走向了这些期待的反面。普京通过操控选举、修改宪法连续掌权二十多年;在习近平主导下,中国修改宪法,废除了国家主席任期制,使习近平具有了进入第三个任期的条件。

在中文社媒上,常常有人把普京称为“普京大帝”。海外政论杂志《北京之春》荣誉主编胡平认为,这恰恰反映出普京统治下专制体制的特点。他向本台指出,普京毕竟是在苏联解体之后成为俄罗斯的领袖,与过去苏联的共产体制做了切割,“(普京)是在这个基础上重新建立起来的一种威权,所以更多地带有传统威权的特点,更像个沙皇。”

他分析说,习近平则有所不同,“习近平是整个继承了共产党的那一套东西,从法统上他是一脉相承的,比较完整地保留了、还强化了共产党专制的那套体系。”

重新定义“民主”

与此同时,习近平和普京又都试图为世界提供不同于西方的“民主模式”。刚刚去世的美国前国务卿奥尔布赖特去年底在《外交事务》杂志上发文说,世界自由体制存在危机,尤其是世界两大威权主义国家,俄罗斯和中国在极力倡导不同于自由民主体制的替代性制度。

习近平从上任之初,就开始试图在国际舞台上掌握有关民主的话语权。并且在时间点上和俄罗斯联系在一起。2013年,习近平正是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演讲中首次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并强调民主、自由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

去年9月习近平在参与第七十六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时,在视频演说中意有所指地说,“民主不是哪个国家的专利,而是所有国家的权利。”

而在二月初,习近平与普京共同签发的中俄两国联合声明中,两人又一致强调,“民主是全人类共同价值,不是少数国家的专利。”在这个文件中,普京似乎也接受了习近平提出的“全过程民主”的说法,并且两者都强调,“一个国家是否民主,只能由这个国家的人民来评判。”

但西方国家对习近平和普京口中的民主并不买帐。拜登去年在白宫东室举行的第一场新闻发布会时就说,“习近平骨子里就没有民主的观念。”

“骨子里”看民主

中国问题专家、加利福尼亚大学河滨分校校长特聘讲座教授林培瑞(Perry Link)向本台分析说,习近平实际和普京一样,“(他们)都不喜欢民主,反对民主,而且害怕民主。”

在他看来,俄罗斯入侵乌克兰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忌惮于乌克兰的民主体制,“在电视上可以看到对乌克兰人的访问,他们都强调他们选了自己的领导,他们是民主;而普京不喜欢这样,他希望乌克兰做大俄国的一个附庸。”

明显的事实是,俄罗斯多年来一直在觊觎乌克兰。俄罗斯长期在乌克兰扶持亲俄势力,干预乌克兰的政治和选举,并利用亲俄的媒体和社媒散布对乌克兰民选政府的不信任,企图破坏乌克兰的民主机制。

这些做法在外界看来,与普京本人的政治倾向一脉相承。波兰前外交部长拉德克·西科尔斯基最近对美国《纽约时报》表示,民主的乌克兰若与欧洲融合成功,才是对普京主义的致命威胁。这比乌克兰成为北约成员国,更为关键。

林培瑞又认为,习近平对台湾、香港的态度与此同理,“他为什么这么反感香港、台湾这种‘例子’,是因为台湾这种地方说明,中国文化和民主完全能够融为一体。”

他亲切地把台湾称为一个“漂亮的小民主。”

但乌克兰之于普京和台湾之于习近平,其意义远远不止对政治体制的偏好。《中国战略分析》杂志社社长李伟东告诉本台,普京和习近平都有强烈的民族主义诉求,“他(普京)基本上就是一个俄罗斯帝国的一个梦,甚至不惜采用发动战争这种激烈的民族主义手段;而习近平也老是在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抓住历史机遇等等。”

习近平2019年初在《告台湾同胞书》的演讲中明确说,不承诺对台湾放弃使用武力。林培瑞认为,习近平在台湾问题上的严厉立场主要也是出于民族主义,“他想刺激民族主义的上升,利用民族主义来加强自己的势力。”

过度自信的强人政治

但这两位爱好强硬手段的政治强人,眼下都遇到了他们的手段难以解决的问题。

俄乌战争已经超过一个月时间,俄罗斯军队在乌克兰境内的推进力度似乎远远落后于最高统帅普京的期望。

俄乌军队在马里乌波尔等乌克兰城市的激战仍在继续,乌克兰军民依旧在顽强抵抗;就连外界以为俄罗斯凭借其空军力量可以轻易收入囊中的制空权都还未获得。与此同时,俄军军备补给差、士兵战斗力不强的问题比比皆是。

胡平对此分析说,“普京显然高估了俄军的战斗力,而低估了乌克兰人的抵抗意志。这是他最主要的误判。他就不知道乌克兰人作为一个独立主权国家的那种意识非常强烈,这是出乎他意料之外的。”

据路透社报道,英国情报机构政府通讯总部(GCHQ)负责人杰里米•弗莱明(Jeremy Fleming)最近指出,包括国防部长在内,普京身边的人害怕告诉他战争的真相,而在乌克兰的不少俄罗斯士兵拒绝听从指令,甚至破坏武器,还出现了击落本国飞机的失误。

而中国的最高领导人习近平在面对新一波汹涌而来的新冠疫情前似乎日子也不好过。

自2019年底新冠疫情爆发以来,习近平一直拒绝外界调查疫情起源的真相,同时他似乎非常自信清零政策可以把中国隔绝于新冠疫情之外。但现实并不如他期望的那样,武汉、西安、上海和深圳等全国多个大城市在严厉的封城措施下苦苦呻吟,让中国的经济和社会为此付出惨痛的代价。

胡平认为,“习近平现在就是迷信高压的手段。因为最初采取高压的手段似乎有一定的成效,所以到了现在就是没法进行改变。”

永远有多远?

虽然各自面临着其执政以来最大的挑战之一,但习近平和普京之间却似乎越走越近。

据美国《华尔街日报》报道,美国获得的情报称,俄乌开战以来,俄罗斯已经多次要求中国提供军事装备和其他援助。而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本周在记者会上,连说了中俄合作三个无上限:中俄合作争取和平无上限,维护安全无上限,反对霸权无上限。

美国智库大西洋理事会主席弗雷德·肯佩(Fred Kempe)二月初在全国广播公司商业频道(CNBC)网站发表评论说,中俄之间新型国家间关系有可能超越冷战时期斯大林、毛泽东治下的中苏军事政治同盟关系模式。

李伟东认同这种超越的评价,但他指出,当初的中苏同盟关系本来就是不平等的,内部分歧很多,“ 所谓‘超越’你可以理解为是一种平等的关系,而且合作领域很宽泛,但又不是一种军事同盟,就是所谓全方位战略伙伴关系。”

据中国《参考消息》报报道,俄罗斯著名报纸《独立报》去年曾刊发评论文章,指出俄罗斯人和中国人再次决定永远做兄弟。

但所谓永远,到底能走多远,这当中似乎还有很多问号。林培瑞指出,“二月初普京跟习近平说,我们无上限的合作,这是两个独裁者联盟的说法,不是两个文化合作的一个信号。”

美国前国务卿奥尔布赖特在俄乌战争爆发前夕,在《纽约时报》上发表文章回忆了普京曾对她表达对中国的态度。普京说,用筷子很有趣,但这只是微不足道的事情。俄罗斯人的思维方式是欧洲的,俄罗斯必须坚定地成为西方的一部分。

而李伟东则提醒说,在涉及俄罗斯的很多国际决议上,中国往往投的是弃权票,并没有力挺,这本身就是一种裂痕。


(记者:王允    责编:梒青    网编:洪伟)


from RFA https://www.rfa.org/mandarin/yataibaodao/zhengzhi/wy-033020221140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