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

Friday, 25 March 2022

中美貿易:拜登政府重新豁免352項中國商品關稅,貿易戰是否迎來轉折點

3月23日,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USTR)聲明稱,重新豁免對352項從中國進口商品的關稅,適用於在2021年10月12日至2022年12月31日之間進口自中國的商品。

這些商品此前得到關稅豁免的許可,但目前已過期一年多。去年10月,美國貿易代表戴琪表示將重新豁免549項中國進口商品的關稅,並就此徵詢公眾意見。

然而,最終只豁免了549項中的352項,包括泵和電動機等工業部件、某些汽車零部件和化學品、背包、自行車、吸塵器等消費品。

中國對此消息表示歡迎。中國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束玨婷稱,這有助於相關產品的正常貿易。她還稱,美方單邊加徵關稅措施不利於中國,不利於美國,不利於世界。

商界的壓力

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說,最新關稅排除清單將從2021年10月12日開始生效,並持續至2022年12月31日。

特朗普任期內,中美貿易戰逐步加碼,美國對價值達3700億美元的中國產品徵收7.5%至25%的懲罰性關稅。

不過,特朗普對2200多項產品提供關稅豁免,以減輕某些行業和零售商的壓力。不過,大多數豁免許可在到期後就結束了,其中549項商品的豁免許可被延長一年,在2020年底到期。

2021年8月,包括代表半導體、零售業等領域的30多家美國行業商會,向美國貿易代表戴琪和美國財政部長耶倫發出聯名信,敦促拜登政府撤銷美國政府對中國商品額外加徵的關稅,並呼籲重啟和中國在經貿領域的接觸。

兩個月後,戴琪表示,她將批准把某些中國進口產品排除在美國懲罰性關稅之外,在一定程度上緩解美國企業面臨的壓力,未來可能還會啟動更多排除程序。因為,這些關稅往往由美國公司支付,因此有時會損害美國的經濟利益。

當時,戴琪還強調美方無意煽動對華貿易緊張,同時也不認為所謂的中美脫鉤在今天的全球經濟環境下可行,「我想更值得問的問題是,在探索『再掛鉤』時,什麼是我們試圖尋求的目標?」

此後,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啟動審查,考慮是否為549項產品恢復豁免,並就此徵詢公眾意見。
美國的考量

香港中文大學商學院決策科學與企業經濟學系高級講師袁志樂向BBC中文表示,美國不想加劇與中國的貿易對峙,因為兩國需要在不同的全球問題上合作,包括全球變暖和一些地緣政治衝突。

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這一問題更為凸顯——美國一方面反覆警告中國不要幫助俄羅斯逃脫制裁;同時拜登也表示,中國明白其經濟未來同西方的聯繫要比同俄羅斯更緊密。

袁志樂認為,另一個短期因素是,貿易戰可能會使美國目前的高通脹率惡化,也會損害美國製造業在全球市場的競爭力。在貿易戰中徵收的關稅意味著美國進口商、製造商和最終的消費者面臨更高的成本。

美國財政部長耶倫也曾表示,降低關稅將產生「抑制通脹」的效果。而調整對華關稅將有助於緩解通脹壓力。

目前,美國正在經受40年未見的高通脹,美聯儲為應對通脹已經開啟加息進程。即便如此,路透社援引多位分析師稱,華爾街憂心於美聯儲在應對通脹上已經慢半拍。

束玨婷也提到,在當前通脹持續走高、全球經濟復蘇面臨挑戰的形勢下,希望美方從中美兩國消費者和生產者的根本利益出發,盡快取消全部對華加徵關稅。
貿易戰重燃的風險

值得注意的是,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只是沿襲特朗普時期的政策豁免部分商品的關稅,並未取消任何特朗普時代加徵的關稅。

重要的背景是,中國沒有履行兩國在2020年1月簽署的貿易協議。

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PIIE)高級研究員鮑恩(Chad P. Bown)分析,按照協議,中國應該在過去兩年購買總共5024億美元美國商品和服務,最終中國購買了2888億美元,只完成了57%。 這意味著中國平均每年購買1444億美元,甚至沒有達到2017年的採購水平,至於那額外的2000億美元,「中國最後一點兒也沒有買」。

這引發了美方的不滿,戴琪稱,兩國貿易關係目前「正處於困難階段」;美國商會國際事務負責人布瑞連特(Myron Brilliant)表示,如果磋商失敗,拜登政府將考慮一系列選項,包括可能導致新關稅的新一輪貿易調查。

這些背景都引發兩國在貿易領域重燃戰火的擔憂。

但美國企業對此並不樂見,鮑恩說,「美國企業連特朗普政府發起的第一輪貿易戰都不想要,所以他們不想再來一場貿易戰。」


from BBC中文 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business-60872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