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

Thursday, 2 December 2021

現代政治神話:盲從領導人,中國就能變強?

中共第三份歷史決議標榜是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手段,成就「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但細究其本意看來剛巧相反,中共以中國恢復富強為號召,換取國人信任,從而永續其統治地位,繼續實行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

這份歷史決如上周我所指出,表明中共的長遠目標是國家富強、民族復興,但對於平等均富、國家消亡、各盡所能、各取所需等等共產主義理想,不提也罷。當年「敢教日月換新天」的社會主義旗幟,已讓位給富國強兵的民族大義,普照天下的社會主義價值觀,亦變身為追求國家的強大和盛世。

其實歷史轉向可以是好事。二次大戰後的德國,由納粹統治走向憲政民主,既痛定思痛,汲取歷史教訓,保障人權,尊重差異,推行多黨政治,以杜絕歧視及獨裁統治,同時注重社會培育,提升教育水平,鼓勵科研及創新,並全力發展經濟,結果和平崛起。今日德國不但國力強大,更成為歐洲以至全球和平的穩定力量。

反觀北京宣揚的民族復興「中國夢」,是要反敗為勝,以實力擺脫鴉片戰爭以來備受外力侵凌的百年恥辱,對外建立左右國際局勢的大國地位,對內實現生活改善、社會和諧、生態文明的小康社會。因此,北京不能滿足於毛澤東年代的「站起來」,結束帝國主義侵華便了事,也不該陶醉於鄧小平年代的「富起來」,韜光養晦,改善經濟民生,更該如今日所主張的「強起來」,集中一國之力,在西方主導的國際局勢中建立力量,以護衛中國的主權利益和經濟發展。

不論是為了洗雪前恥、護衛主權還是發展經濟,在中共看來,關鍵都在於國家的強盛,而強弱的關鍵,又取決於執政的能力和資源。因此,中共相信國家權力越集中、經濟資源越集中,國力亦越強,越有利於跟其他國家競爭和比拼。所以實現「中國夢」雖然說有「三個必須」路徑(走中國道路、弘揚中國精神、凝聚中國力量),但講來講去,其實是同一結論:必須毫無保留地支持中共,才能發揮一國的最大影響力。

官方宣傳中,所謂必須走「中國道路」,具體是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當中最重要的當然是支持共產黨領導。而中國精神,不是儒釋道思想,而是「愛國主義」加「改革創新」,即愛國愛黨並遵循國家的改革措施。至於凝聚中國力量,當然離不開由中共領導下「各族人民大團結」,亦即緊跟中央政策。

換言之,一切只要信不要問,只要所有力量集中到國家,國家力量集中到執政黨,再集中到領導人手中,即可發揮神奇效用:「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不過,觀乎歷史,四九年中共建國後,中國人對毛澤東遠超於信任,更近乎祟拜,但無人可以阻擋他把中國推入「文化大革命」的深淵。七十年代末以來,大家對鄧小平深信不疑,迷信改革開放會為中國畫出一片天,但政治體制無法應付官倒橫行,也不能和平解決官民衝突,結果造成大錯,最後以軍力血腥鎮壓民運告終。

可見,問題不在於是否信任國家領導人,更在於領導人的權力是否得到有效的監察,確保施政符合人民的利益。尤其當執政者本身就是問題的一部分,究竟有何制度能確保及早改轅易轍,避免泥足深陷,才是要害所在,否則國家權力越集中,一旦迷失方向的話,後果只會更不堪設想。

再者,權力和資源都由國家所掌握,又是否適得其反,有礙思想創意、科技革新、經濟發展,從而拘限了國力的上升?企業的國進民退,或能將資源按官方的優先次序集中運用,但難免打擊企業家的積極性,也有礙養成企業家,限制企業創新經營,也有礙企業革新和開創,最後更影響經濟發展。

更關鍵的是,既然中共承諾國人,中國要成為左右大局的世界強國,以換取統治的正當性,但當它已掌握一切、為所欲為之後,如果表現卻不似預期,科技研發、軍事實力、文化影響和經濟成就最後依然落後於美國的話,甚至連今年必須達到小康社會的目標,也令人失望(全國超過四成人月入低於一千一百元人民幣),又是否意味執政者需要履行社會契約,鞠躬下台?

 

原刊於自由亞洲電台



from 立場新聞 Stand News - 全部文章 https://www.thestandnews.com/china/%E7%8F%BE%E4%BB%A3%E6%94%BF%E6%B2%BB%E7%A5%9E%E8%A9%B1%E7%9B%B2%E5%BE%9E%E9%A0%98%E5%B0%8E%E4%BA%BA%E4%B8%AD%E5%9C%8B%E5%B0%B1%E8%83%BD%E8%AE%8A%E5%BC%B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