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

Friday, 31 December 2021

2021年香港回顧:那些年讓港人耳熟能詳的人、物、事

2021年,香港《國安法》實施一年半,為公民社會帶來翻天複地的改變。眾多存在多年的民主派組織和團體,接二連三解散,組織領袖不是身陷囹圄,就是遠走他鄉開始流亡生活, 抑或銷聲匿跡。

當局認為香港實現「由亂轉治」,為這個城市帶來新希望。批評人士則認為,人們熟悉的香港已不復存在, 過往引以為傲的言論自由、新聞自由和結社自由,所剩無幾。

BBC中文盤點了2021年那些從香港人生活中消失組織或東西。

1) 《蘋果日報》

今年6月17日,數百名警察以《國安法》之名搜查《壹傳媒》總部暨《蘋果日報》報社,拘捕多名高層。一周後,《蘋果日報》宣佈基於員工安全考慮,停止運作,當月的24日出版最後一份實體報紙。

這家有26年歷史、香港唯一一家親民主派的實體報章走向終點。國際上,該事件被解讀為香港新聞自由以及「一國兩制」的終結。港警的執法行動遭到歐美政府和人權組織批評。

但香港政府和警方指責《壹傳媒》是借新聞之名,從事危害國家安全的工作。

創辦人黎智英被控干犯《國安法》,一旦罪成, 面臨最高無期徒刑,而他亦正就另外兩宗「非法集結」案件服刑。

2) 立場新聞

時隔半年,被視為香港最大親民主派網媒《立場新聞》同樣遭難。

200名港警周三(12月29日)執法搜查,拘捕多人指他們涉嫌「串謀發佈煽動刊物」,凍結6100萬港元的資產,《立場新聞》隨即宣告停運。

《立場新聞》自稱為非弁利媒體,堅持編採獨立, 運營主要依靠廣告和香港市民眾籌。在2019年·香港示威期間進行全程直播聲名雀起。 一名記者於7月21日元朗「白衣人」襲擊事件中直播時被毆打,其獨家視訊受到廣泛關注, 對民意影響深遠。 

3) 支聯會

香港過去是紀念1989年天安門鎮壓事件的重要地方,也是中國領土上唯一能夠舉行大型悼念活動的地方。

但今年,主辦「六四」活動的支聯會也宣告解散。

2020年開始,警方以新冠疫情為由限制「六四」燭光集會,民主派領袖與一眾市民仍然突破封鎖, 進入維多利亞公園舉行小規模悼念。 參與其中的多名活動人士包括支聯會副主席鄒幸彤「非法集結」被判罪。

2021年,警方同樣佈防嚴密,6月4日當天早上拘捕鄒幸彤,當晚的維園燭光不再,但市民仍在維園外亮起手機燈光。

香港警方國安處在8月指控支聯會是「外國代理人」,支聯會多名高層被捕,警方同時派人到六四紀念館搜證。

支聯會多人與支聯會被指違反《國安法》。9月25日,支聯會舉行會員大會通過解散。

中聯辦發言人曾批評稱,支聯會從成立第一天起就將「顛復國家政權」作為政治綱領,過去30年從未停止煽動對中國和執政黨的仇恨,解散是「大勢使然的政治事實」。

4) 「六四」符號

紀念「六四」的活動不存在,連帶一些擺放在大學校園的「六四」藝術品也相繼被移走。

香港大學在12月22日晚,拆除校園內的「國殤之柱」,遭作者高志活批評。

每年6月,港大學生會都會舉辦活動,洗刷「國殤之柱」以悼念30多年前「六四」事件死去的人士。

香港中文大學則相繼移除了放在大學站出入口的民主女神像,嶺南大學也移除校內「六四」浮凋,引發外界憂慮失去香港這個守護「六四」之地。
5) 民間人權陣線

自2003年開始,香港每逢7月1日回歸日都有大型的反政府抗議,其主辦單位、由多個民間團體組成的「民間人權陣線」在今年8月宣告解散。

「民陣」在香港2019年「反送中」示威中,被視為「和理非的大台」,發動過上百萬人的遊行抗議,但隨著示威升級以及新冠疫情,「民陣」再無成功申請遊行。

今年稍早傳出消息,港警有意動用《社團條例》取締民陣,親北京媒體質疑民陣收取外國資金,多個「民陣」的成員團體和組織相繼退出。

加上民陣召集人身陷囹圄,秘書處實際上無人運作,「民陣」在8 月13日議決解散。

中聯辦和港澳辦都相繼發聲明,形容「民陣」是「反中亂港」組織,支持執法機關依法調查「民陣」等組織的違法活動。

但國際人權組織認為,「民陣」是被迫解散,認為這是對公民社會的攻擊。
6) 教協

香港民主派最大型的教師工會「教協」同樣在今年8月宣佈解散。

「教協」是香港最大單一行業工會,有近50年歷史,會員人數近十萬,主要推動教師勞工權益和專業發展的工作,也會與香港教育局合作,主辦一些培訓教師的課程。

在政治上,教協代表多年來穩立法會教育界功能組別議席。

但在今年7月31日,中國官媒指責教協是「毒癗」,在2019年香港示威中,並沒有勸止師生參加違法暴力行為。

林鄭月娥形容教協把政治立場凌駕教育專業,把反政府、反中央的情緒進入學校,「騎劫」了整個教育界。

教協最後回應稱,自創會以來關心國家民族發展,反對「港獨」。 

 7) 職工盟

另一個大型民主派工會「職工盟」在今年10月3日宣佈解散。這家成立30多年的工會旗下屬分會近一百個,會員人數約14.5萬人。

工會一直在勞工議題上與政府斡旋,爭取最低工資等勞工權益,曾發起不同形式的勞工抗議活動,改善勞工待遇,亦是香港僱員再培訓局其中一家委任培訓機構。

2019年反修例風波中,職工盟亦主張工人以罷工抗議,但隨著香港政治環境變化,核心成員李卓人和前主席吳敏兒捲入不同的官司。

親北京媒體和團體將職工盟與支聯會和教協並列一起, 指控該組織「勾結外國勢力」,違反香港《國安法》。 之後, 眾多分工會退出職工盟。

8) 民主派政治人物

香港《國安法》自2020年6月實施以來,有一百多人被捕,包括「初選案」中47名民主派人士。

《國安法》實施數月後, 民主派陣營舉行「立法會初選」,希望選出代表民主派參選的人,爭奪立法會過半議席,從而迫使政權接受他們的訴求。多位本土派人士和「反送中」抗議崛起的人獲得壓倒性勝利。

香港政府認為「初選」是「非法」,企圖「串謀顛復國家政權」,47名與案有關和參選的人在2021年年初被捕,其中多人不獲保釋至今已有近一年。

他們只能透過友人於社交媒體發佈在獄中撰寫的信件,或是案件審理時在庭上見見親友和支持者。

在香港政治層面上, 民主派陣營已近乎絶跡,剛舉行的立法會選舉中,90個議席中只有一席是自稱「非建制派」的候選人。

區議會原本有380多名民主派區議員,但部分人因不同的官司需辭任、離任或離港,也因為後來港府要求區議員宣誓,部分人因此辭職或被裁定宣誓無效,最終僅餘幾十名民主派人士繼續擔任區議員工作。
9) 口號

隨著愈來愈多《國安法》審理,很多過往常在香港出現的口號和字句,逐步被明確定性為「違法」。

例如「光復香港,時代革命」,這一句由香港本土派領袖梁天琦提出的口號,成為2019年示威最核心的口號。

在《國安法》案件中,法官不接納辯方專家證人的看法,認定口號具「分裂國家」和「港獨」的含意。

另外,支聯會喊了幾十年口號兼綱領「結束一黨專政」,也被香港官員認定其含意是要結束中共領導,意圖顛復國家政權和危害國家安全。

除了這些官方明確表態反對的口號外,民間也會自行審查一些較溫和的口號。

例如10月份,香港馬拉松賽事中,一些跑手因身穿「香港加油」的服裝而被要求換下。今年12月,維港舉行的一個聖誕市集,有檔主出售「香港人」的清酒被叫停。

而在年底的立法會選舉前,多人因為轉載海外民主派人士倡議投抗議票的文章而被捕,因為港府修改選舉法例,煽動投白票或不投票屬違法行為。
10) 藝術作品

受香港《國安法》影響的也包括文藝界別。多部與香港示威相關的電影,例如電影《少年》和紀錄片《時代革命》等,均無法在香港上映,《少年》入圍台灣金馬獎最佳新導演和最佳剪輯等獎項,《時代革命》奪得最佳紀錄片獎。

香港在十月通過了電影檢查的法例,電影需要由當局審視沒有「不利」國家安全才能上映。

音樂方面,活動人士何韻詩原本想在8月舉行演員會,但在舉行前約一周,遭場方取消租場,她近期因《立場新聞》事件被捕。也有街頭歌手因演唱「反送中」歌曲《願榮光歸香港》被捕。

香港書籍方面,香港康文署繼續檢視公共圖書館內的書籍內容有沒有違反《國安法》,把一些政治書籍下架。

而香港言語治療師總工會亦因出版含有政治味道的兒童繪本,多人被捕,被指控發佈「煽動刊物」。


from BBC中文 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chinese-news-59825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