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

Friday, 2 July 2021

【中共創黨歷史系列.5】中共之初乃共產國際一個支部

    中共創黨時跟共產國際駐華代表的最大分歧,就是中共是否要加入共產國際,並成為其「中國支部」,彼此間存在上下領導關係。中共第一屆全國黨代表大會(一大),沒有接受這個提議,綱領通過時反而用了「聯合」一詞取代。但之後,事情並沒有結束,書記陳獨秀仍與共產國際駐華代表,為此爭拗不休,陳一度「企得很硬」。但一年後,中共召開二大,卻通過了《中國共產黨加入第三國際決議案》。究竟一年內發生了甚麼事,讓陳獨秀和中共瞬間轉變?

一大除了首天外從未「齊腳」

一大在 1921 年 7 月 23 日召開,連同兩名共產國際的洋代表,共有 15 名代表出席。但不講大家未必知,除了開幕頭一天之外,其後從未有一天「齊腳」,主要是因為兩名共產國際代表,馬林(Hendricus Sneevliet)和尼克爾斯基份屬「老外」,一再進出李公館,怕會惹人注目,因此之後四天會議,都未再出席,反而是每日會畢,由張國燾向兩人匯報。

直到第六天會議,即 7 月 30 日(因中間有兩天休會以便起草文件),為了一件關鍵爭議事項,兩人才再重臨會議,而剛巧當天周佛海肚痛肚瀉,留在住宿處博文女校休息,未有出席會議,因此也未能「齊腳」。這就是巡捕闖入會場,令會議緊急疏散當晚,之後大夥兒只得到嘉慶南湖開埋個會,但馬林兩人、李漢俊、陳公博(一說還包括何叔衡)均沒有同行。

回到正題,究竟是甚麼關鍵爭議事項,讓馬林兩人再冒險重臨會議呢?答案就是有關共產國際(即第三國際)與中國共產黨之間領導和權力關係的問題。

中共與共產國際的分歧:「聯合」vs「加入」

以李漢俊的意見為首,一眾中國代表認同,中共可以接受共產國際的理論指導,並採取一致行動,但不必在組織上明確定下中共是共產國際的一個支部,代表們主張在黨綱中寫上「聯合共產國際」就可以,這「聯合」一詞,實際上沒有接受馬林所提出的「上下級關係」。這也是馬林緊張並重臨會議的原因。

結果會議在巡捕闖入會場後,緊急疏散,馬林未能成功說服中方代表。最後,在馬林兩人未有出席的嘉慶南湖續會上,代表通過了《中國共產黨第一個綱領》,當中第二條是,我們黨的綱領如下:…… 4) 聯合第三國際。

留意,字眼上仍是用了「聯合」,不是「加入」。

二大通過加入成為第三國際「中國支部」

但是,「不入不入還需入」。

在翌年(1922 年)7 月於上海召開的中共「二大」,還是通過了《中國共產黨加入第三國際決議案》,當中清楚寫明:「第二次全國大會議決正式加入第三國際,完全承認第三國際所決議的加入條件二十一條,中國共產黨為國際共產黨之中國支部。」

讀者會問,為何中共在一大時「企硬」,到了二大時又妥協呢?

一大後,馬林派包惠僧到廣州把陳獨秀請回上海,主持大局,履行書記一職。返滬後,陳便去見馬林,這是兩人第一次見面,之前陳見的是維經斯基(Gregori Voitinsky)。不同於維經斯基的溫文爾雅、為人和善,馬林卻是個性格極強、說話直率的人,與同樣性格的陳獨秀,可謂「火星撞地球」,兩人見面不久,便爭吵起來。

陳獨秀起初堅拒中共加入第三國際

兩人爭吵的焦點是甚麼?根據包惠僧在〈回憶馬林〉一文中的回憶:「馬林按照第三國際當時的體制,認為第三國際是全世界共產主義運動的總部,各國共產黨都是第三國際的支部,中共的工作方針、計畫應在第三國際的統一領導之下進行。陳獨秀認為中國共產黨尚在幼年時期,一切工作尚未開展,似無必要戴上第三國際的帽子,中國的革命有中國的國情,特別提出中共目前不必要第三國際的經濟支援,暫時保持中俄兩黨的兄弟關係,俟我們的工作發展起來後,必要時再請第三國際援助,以免得引起中國的無政府黨及其他方面的流言飛語,對我們無事生非的攻擊。」

所以,說到底,仍是中共與第三國際這「外部勢力」之間,是否要有上下領導關係的問題。

又有一次,據張國燾的回憶錄《我的回憶》記述,張太雷曾經勸陳獨秀,並幫馬林說好話,但陳卻拍枱說:「……決不讓任何人牽著鼻子走。我可以不幹,決不能戴第三國際這頂大帽子。」

那麼,讀者就更加會問,那就更加難明白,為何一年後會急轉軚,中共在二大作出了妥協,加入第三國際成為其中國支部呢?

陳獨秀被捕事件成了轉捩點

1921 年 10 月 4 日,陳獨秀在上海法租界家中被捕,馬林得悉後全力營救,花了很多錢代為疏通,並請了著名法國律師巴和為他出庭辯護,陳才得以獲釋。從此兩者冰釋前嫌,彼此也以戰友相待,分歧也盡量求同存疑。因此,陳獨秀被捕事件,成了轉捩點。

不錯,創黨之初,陳獨秀曾經想中共保持獨立自主,拒絕共產國際的經費援助,並因此與馬林發生了激烈的爭論,雙方鬧得很僵,但後來的發展是,始終形勢比人強,中共的經費問題始終難以自行解決,尤其是後來發生了陳獨秀被捕事件,從此兩人冰釋前嫌,並達成了中共接受共產國際補助經費的共識和辦法,從此中共便接受共產國際這「外部勢力」的領導和經費援助了。

據楊奎松所著《毛澤東與莫斯科的恩恩怨怨》一書記載,從中共一大召開後陳獨秀給共產國際的報告中可以看到:「自 1921 年 10 月起至 1922 年 6 月止,由中央機關支出 17,655 元,收入國際協款 16,655 元,自行募捐 1,000 元。」這段歷史也見於「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的「黨史頻道」中,由空軍航空大學的學者鄭瑞峰所寫的〈陳獨秀拒絕共產國際經費援助始末〉一文。

因此一年間出現急轉軚,中共在二大作出了妥協,通過決議,加入第三國際成為其中國支部,大家就不難理解了。


後話

1943 年 5 月,共產國際作出了《解散共產國際的決議》,聲言這是為了配合世界反法西斯戰爭。昔日千方百計要顛覆和推翻的資產階級和帝國主義敵人,諸如美英等國,因應二次大戰的爆發,國際形勢逆轉,己經在權謀下成了蘇聯新的盟友,共同抵抗納粹和法西斯這些更加迫在眉睫、危及國家存亡的大敵。從此,第三國際不復存在。但這已經是後話。

# 本文部份也參考自葉永烈著,《紅色的起點》;以及唐寶林著,《陳獨秀全傳》,中大出版社出版。

(中共創黨歷史系列之五)

 

(編按:本文乃作者把中共創黨歷史系列重新放在《立場新聞》刊載,而補充加入的一篇,屬全新寫作)

from 立場新聞 Stand News - 全部文章 https://www.thestandnews.com/china/%E6%9C%AA%E5%BE%97-%E4%B8%AD%E5%85%B1%E5%89%B5%E9%BB%A8%E6%AD%B7%E5%8F%B2%E7%B3%BB%E5%88%97-5-%E4%B8%AD%E5%85%B1%E4%B9%8B%E5%88%9D%E4%B9%83%E5%85%B1%E7%94%A2%E5%9C%8B%E9%9A%9B%E4%B8%80%E5%80%8B%E6%94%AF%E9%83%A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