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內從杯葛六四到因悼念六四而被通緝 —
變的不是我,是時代極惡了。
最近在網絡媒體看到一位在港仍然堅持開街站的朋友袁德智所寫的文章,大概是指他過去因為不滿支聯會而杯葛出席維園六四,但今天他認為若連一個長久以來的習慣都守不好,又談可抗爭?因此,他希望各位不要放棄,至少要記住真相,不能麻木。
看後的確感慨,因為雨傘後我也是其中一批反對支聯會六四的學生代表,而當時由於我反對學聯率領大專學界出席支聯會六四晚會,令到學聯 26 年來首次未能夠出席,因此惹來當時不少社會賢達例如李卓人、周保松甚至隔岸王丹等人的抨擊,説我是「鬼」的指控也不絕。其實不只我,我相信當初不少本土青年對支聯會的叩問是有根有據的。民主抗爭是否應以本地為主?香港人這身份能否獨立於中國人?紀念六四可否與愛國主義脫鈎?
上述答案我相信理應是肯定的。我認為不能夠把香港和中國民主進程捆綁在一起,畢竟每個地方的民主運動和公民社會都是獨一無二,亦都只有當地人才有資格主導當地政治。貿貿然假設香港人應該憑一己之力建設整個「華夏大地」其實是不現實的。非不為,實不能也。香港人不能,圖博及維吾爾人也不能。共產黨倒台,中國告別獨裁,迎來普世價值,固然是我們樂見之事,畢竟我們已經見證了太多極權中共的問題。了解和聲援是應該,因為也有很多維權律師支持香港民主運動,甚至幫忙 12 港人事件,但我們終究不能夠混淆香港和中國兩個面貌極其不同的民主運動,否則這種認知錯位可能會影響我們對於香港主體的思考和策略構想。
這些看法,五年以來我都沒有變。但去年我在明知會被控告未經批准集結,仍然選擇參與維園六四晚會,原因為何?當然時候回想,我們不難理解即使支聯會想變也很難,它終究是八九十年代中國民族主義高漲下的產物。與其說我完全改變了對支聯會不合時宜的印象和某些不滿看法,我只是選擇放下這些分歧。
不是分歧不重要,而是因為時勢很壞,集結起來更加重要。
去年通過國安法前夕,其實我和身邊友人已經強烈感受到這很可能是最後一次可以到維園悼念六四,自此以後恐怕香港再無空間去悼念一件中共容不下的史實。去年的支聯會也相當「識做」,配合反送中運動無大台的特色,他們沒有再大叫什麼綱領,也沒有捆綁什麼精神。民眾自發地進入,「無大台」之下,群眾扳倒並跨過鐵馬聚首維園,各種口號、訴求百花齊放,《自由花》可以與香港國歌《願榮光歸香港》共冶一爐。一邊廂有人大嗌「平反六四」,亦有人大嗌「香港獨立」。去年我曾經評論道,要令悼念不要只停留於悲痛,背後的政治訊息往往重要。就我所見,那夜的維園再沒有把愛國主義和中華民族意識去主導悼念六四後,呈現的反而是更有活力丶具有時代意義的悼念。
從 2015 年杯葛六四受人指罵,到 2020 年重新悼念六四及被控告,再到現在因為流亡被法庭就着案件通緝,其實一切有如命運的嘲諷。如果你跟幾年前的我說,我有一天會因為參與六四而被通緝,我會覺得是天方夜譚。但這刻,我充分明白到沒有什麼是不可能的,尤其在極權統治底下,什麼都有可能。
分歧在此刻不重要,因為公民社會的顯性反抗力量所剩無幾。當初選拘捕了近乎所有的民主派領袖,當民陣及數大政黨都陷入分崩離析的狀態,仍然選擇站在對抗極權最前線的人,我必須附予尊重。支聯會是否有結構性問題?我以為有的。支聯會的愛國主義情緒是否難以回應時代?我認為是的。
但是,就像李卓人進牢獄前的陳詞所為我帶來的震撼一樣 —「爭取中國民主改革已四十多年,這是我的苦戀,愛國是那麼沉重」,我是敬重這種近乎孤芳自賞的狂熱。其實我好肯定我愛的國跟他並不一樣,可能亦不明白他為什麼要這麼愛那個國,但那刻我純粹感受到他對自己夢想追求的熱忱,而今天他亦因為他的夢想附上了沉重的代價。事實上也不只他,其他支聯會的人例如鄒幸彤也是相當有勇氣,在這危急關頭,仍然以身犯險,去實踐自己那在他人眼中被視為愚笨的信仰。最重要的是,這些人的「愚笨」,在越黑暗的時代,顯得越有價值。撐起了後國安法時代公民社會的希望。不論多麼愚笨,堅持下來,這就是希望所在。
分歧在此刻不重要了。
香港公民社會如果要避免一沉百踩,如果留守的人想說服移民的人香港公民社會仍然存在韌性,那麼每一個象徵自由的傳統,每一個解釋了香港之所以是香港的價值,都需要大家去守衛。極權一定會用盡所有辦法讓香港人以後從此不能夠再悼念六四,我們守衛六四真相,不因為我們是中國人,反而是因為我們不能接受極權操控歷史,控制下一代的思想。我們亦不容許中共洗白自己的惡行,要將它罄竹難書的罪行在歷史上繼續傳開去。
極權不應千秋萬世,那麼我們就需要很多自由人在不同崗位繼續堅持。多麼微小的一個人,都可以在自由極為壓縮的年代亮起那一丁點的光。對的,如果我們連一個象徵香港人是香港人的習慣都不願意堅持,我們又怎樣掀起一場波瀾壯闊的運動呢?
明天就讓世界各地的香港人一起點起燭光,讓極權知道香港人的光芒不只是一剎那的花火。一日共產黨的邪惡鐵幕仍然籠罩着世界的每寸土地,我們就有責任點起燭光,驅散那無止境的黑暗。
這是我們的使命。
(標題為編輯所擬)
作者 Facebook
from 立場新聞 Stand News https://thestandnews.com/politics/%E6%AF%8F%E4%B8%80%E5%80%8B%E8%B1%A1%E5%BE%B5%E8%87%AA%E7%94%B1%E7%9A%84%E5%82%B3%E7%B5%B1-%E9%83%BD%E9%9C%80%E8%A6%81%E5%A4%A7%E5%AE%B6%E5%8E%BB%E5%AE%88%E8%A1%9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