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

Sunday, 25 April 2021

走向毁灭之路

原创 押沙龙yashl

以前写过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文章,今天再展开说一下。


01


在现代历史上,第一次世界大战是最大的转折点。俄国革命、第二次世界大战、冷战都是源于这次大转折。

在1914年之前,欧洲处于自己的巅峰时代,经济繁荣,社会安定,国力强盛。然后这个黄金岁月忽然结束,欧洲开启了地狱模式,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大动荡,一直折腾到1945年,才算大致尘埃落定。

那么第一次世界大战到底怎么打起来的?

有很多种解释。比如说有种传统说法,说垄断资产阶级发动了这场战争,好攫取巨额利润。第一次世界大战刚结束的时候,就有很多人这么说,但这个解释经不起推敲,现在主流学术界很少这么说了。

事实上,在战争爆发的时候,大部分银行家和企业家比老百姓更反战。比如说罗斯柴尔德银行董事长又是托关系,又是花钱,希望《泰晤士报》发表一些反战文章,但是《泰晤士报》根本没有理他,热情澎湃地呼吁出兵。

他们反战的原因很简单,打仗对他们不利:很多贷款项可能收不回来了,资金链可能断裂了,海外客户可能就消失了,原材料可能就进不来了,在敌国开设的分公司可能要被没收了。对绝大部分资本家来说,这都是一场经济大灾难。

当时在欧洲有很多乐观主义者。而且总的来说,一个人越是关注经济,越是会乐观。有位波兰银行家写了一本书《战争的未来》,他认为:只要大家稍微有点经济头脑,就不会打什么世界大战,我们这些以自私自利闻名的金融家、资本家尤其不会去打。


1910年,欧洲出版了一本超级畅销书《大幻想》,说的也是这个意思。它认为欧洲经济已经连为一体,战争的代价太大,打输打赢都不划算(事实证明确实如此),金融家更是和平的守卫者,会坚决地把战争拒之门外。

《战争的未来》和《大幻想》都高估了资本家的力量。事实上,在1914年七月危机的时候,这些财主根本说不上话。从当时留下来的高层文件看,政治家们从没考虑这些财主的意见。他们可能会关心《泰晤士报》怎么说,但并不关心罗斯柴尔德怎么想。


英国外交部长格雷从来没有找银行家或者企业主来磋商。而德国皇帝也只是在晚宴上顺口告诉了一位汉堡银行家:可能要打仗。银行家听了以后,感觉犹如晴天霹雳,但是他又有什么办法?


02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各个大国为了争夺殖民地、争夺海外市场、原材料供应,而发动的世界大战。

这个说法有点道理,但也禁不起推敲。

我们还是回到事件现场,看看战争怎么爆发的。最粗略的一个线条,就是:奥匈帝国要打塞尔维亚;俄国说奥匈你要打塞尔维亚,我就打你;德国说俄国你要是敢打奥匈帝国,我就打你。然后其他国家一个一个被拖下水。

奥匈帝国根本没有殖民地。德国只在非洲有点殖民地,跟俄国离着十万八千里。这几个国家完全没有海外冲突。

如果要是为了抢夺海外殖民地,英国就应该跟法国开战。它们俩的殖民地犬牙交错,很容易有冲突。1898年,双方就在非洲闹过一次大的。英国想要从北到南打通非洲,把英属殖民地连起来;法国想要从东到西打通非洲,把法属殖民地连起来。结果在两条线的交点上,双方发生了严重冲突。不过法国很快就让步了。没过几年,英国和法国还成了铁杆盟友。

事实上,对欧洲大国来说,海外殖民地并不那么重要。唯一的例外可能是英国。其他的国家并不怎么需要那些殖民地。就拿德国来说,它的殖民地基本都是赔钱货。搜刮的那点税还不够养活派去的士兵呢。德国外交部殖民司的司长,在1907年提出的宏图远略就是让殖民地能不亏损。


德国想要占领殖民地,主要不是为了经济目的,喀麦隆的黑人也买不了多少德国机床。它主要出于一种虚荣心:别的大国都有殖民地,那我也得有。管它有用没用,反正抢了再说,说不定哪天就有用了呢?
 
至于说到国外市场,在1914年的时候,德国最大的海外市场在英国。而德国则是英国第二大海外市场。

欧洲列强在抢夺殖民地的时候,确实有过不少冲突。但是这些冲突都可以妥协,因为不牵涉到核心利益。你给我这片土地,我给你别的好处,讨价还价呗。这就像冷战时期,苏联和美国在非洲、中东争来抢去,不会因此而彻底决裂。但是如果苏联攻占西柏林,那就有开战的可能了。


这就是核心利益和边缘利益的区别。对于1914年的欧洲列强来说,殖民地和海外市场只是边缘利益,不足以挑起世界大战。

所以,这个理由也不能成立。


03


那么还有一个很常见的理由:英德矛盾。

英国是老牌霸主。德国快速崛起,经济力量超过了英国,所以双方落入了修昔底德陷阱,导致了世界大战的爆发。很多历史书上都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核心矛盾就是英德矛盾。

这个理由很抽象,并不符合实际情况。

德国的崛起确实引起了英国的不安。尤其是德国海军扩张,更是让英国极为厌恶。但是,在1913年的时候,德国把兴趣转移到陆军上了,海军竞赛大致告一段落,英国和德国没有太多矛盾。在协约三国里,英国是最不愿开战的一个,拖拖拉拉一直拖到最后。法国总统急的都要崩溃了,英国还不紧不慢地在议会里辩论。


德国皇帝一直押宝,认为英国会中立。事实上,如果德国不入侵比利时,英国甚至还真有可能采取中立。

所以,怎么能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核心矛盾是英德矛盾呢?至少就这次战争而言,英国和德国并没有落入修昔底德陷阱。

事情要比这复杂得多。


04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当然是很多因素的合力。但论起最重要的推动力,那就是两个:地缘政治和极端民族主义,如果要再加上一条,那就是政治家的误判。

先说地缘政治。要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就要追溯到1870年的普法战争。

普法战争中,法国惨败,德意志帝国就此建立,改变了欧洲的格局。同时,它也附带产生了一件影响极其深远的事件:法国割让了阿尔萨斯-洛林。

这件事是俾斯麦一生中最大的失误。他在其他时候都很克制,比如打败奥地利的时候,就坚持不要一点领土。但是在阿尔萨斯-洛林问题上,他没扛得住国内的压力,逼着法国割了这块领土。

为什么非要割这块领土呢?因为它有历史争议。本来这块土地属于神圣罗马帝国(也就是后来的德国),大部分居民说的也是德语。路易十四的时候,法国把它占领了。站在德国人角度看,这属于光复故土,正义之举。但中间隔了一两百年,阿尔萨斯-洛林人早就觉得自己是法国人了,并不希望德国人来光复自己。


不过最重要的不是当地人怎么想,而是法国人怎么想。

法国人绝不接受。

这属于触及到核心利益了。领土不像赔款。普法战争后,法国赔款50亿法郎,折算成白银的话,大概是7亿多两,比中国辛丑条约赔的钱多多了。但是这笔钱法国很快就赔完了,时间一长也就忘了。钱能忘,可是丢掉的领土不会忘。法国人只要一看地图,就会怒火上冲。所以从割地之后,法国就永久地恨上了德国。

以后欧洲各国关系变来变去,只有一件事不变,那就是法国是德国的敌人。这是欧洲地缘政治的定海之锚。


05


俾斯麦也后悔了。不该为了一块领土,招惹上一个永久的敌人。但这这个问题没法补救,谁也不可能跟德国人民说:不行咱们把这两个地方再还给人家吧?但只要不吐出来,对方就永远不会原谅你。

西方出现了一个永久的敌人,东方就不能再出现敌人了。所以俾斯麦就努力和奥匈帝国、俄国交朋友,在1881年建立了德、奥、俄 "三帝同盟"。

俾斯麦没有扩张的野心,连对海外殖民地兴趣也不太大。有人拿一张非洲地图给他看,说咱们德国应该占领这里,应该占领那里。俾斯麦说:你的非洲地图确实很漂亮,但是我的非洲地图在欧洲。看,西边是法国,东边是俄国,德国夹在中间,这就是我的地图。

俾斯麦一直想传达的信息是:德国现在是个"吃饱了的国家",别无他愿,只想保持和平。所以,他一直担当欧洲调解人的工作。但很快,他就有点调节不下去了,因为在"三帝同盟"里,俄国和奥匈帝国有了矛盾。

矛盾点在巴尔干半岛。

土耳其帝国衰落后,巴尔干半岛出现了很多小国家吗。这些小国家在地理上离奥匈帝国近,但是在民族性上离俄国近,都是斯拉夫人。离奥匈帝国近,奥匈帝国就要向它们伸手;民族性上离俄国近,它们就要向俄国求援。

结果俄国和奥匈帝国的矛盾越来越深。到后来,几件事闹下来,两个国家成了死敌。


在欧洲,德-法的仇恨之外,又多了一个俄-奥的仇恨。这两个矛盾是欧洲地缘政治最核心的死结。整个国际关系就围着它们打转。

德国很苦恼。它本身对巴尔干兴趣不大,又不接壤。俾斯麦就说过:整个巴尔干半岛也不值得一个波美拉尼亚掷弹兵的性命。但是两个盟友出了矛盾,它就要调节。时间长了,德国就需要选边站了。

德国只能选奥匈帝国。原因有两个。首先,德国和奥地利人是一个种族,就像现在的美国和英国一样,先天亲近。其次,奥匈帝国比较弱,要是跟俄国一起压它,它可能就崩溃了。德国绝不想惹出这么一个大麻烦。所以它的屁股渐渐朝奥匈帝国挪了过去。

于是,"三帝同盟"破裂了。

好在俾斯麦是个天才人物,很会走钢丝。所以他一边跟奥匈帝国搞了个同盟,一边又在1887年,跟俄国搞了个"再保险条约",两边都安抚住。你们俩闹归你们俩闹,但我和你们都不错。


所以,德国还是安全。而只要德国有安全感,欧洲就不会爆发大战。


06


可是到了1890年,事情起了变化。俾斯麦下台了,皇帝威廉二世开始亲自掌权。

威廉二世是个奇葩。他胆子并不大,绝非希特勒式的人物。但是他性格轻浮多变,喜欢出风头,到处惹事。而且还特别楞。楞到什么程度呢?举一个例子就知道。


保加利亚国王是到柏林做客,正在窗口眺望风景。大庭广众之下,威廉二世走过去,伸手往人家屁股上一拍:老哥,弄啥嘞?保加利亚国王视此为奇耻大辱,愤然离开柏林,恨了他一辈子。

威廉二世对复杂的世界局势缺乏洞察力,就像个愤青一样夸夸其谈,把局面搞得一团糟。第一次世界大战是集体合力导致的一场悲剧,但如果要细分责任的话,威廉二世的责任是最大的。

他掌权以后,没有续订和俄国的《再保险条约》,彻底站在了奥匈帝国一边。这样一来,俾斯麦最害怕的局面出现了:"西边是法国,东边是俄国,德国夹在中间" 。

欧洲关系中的两个轴心矛盾,德法矛盾和俄奥矛盾,终于交融在了一起。1894年,法国和俄国签订了协约。世界大战的两个阵营浮出了水面。

但还有一个英国没站队。


威廉二世满脑门子奇怪想法。一开始,他想把协约和同盟联合起来,拉上意大利,搞个五国同盟,欧陆人民大联欢,结果被人家断然拒绝。既然联欢不了,人家就是要跟你做对,那当务之急就是拉拢英国。可是威廉皇帝居然把英国彻底给得罪了。

他有个根深蒂固的想法,就是德国被英、美两个盎格鲁撒克逊国家,从海洋上封锁住了。为了打破封锁,他提出了一个"世界政策"。但这个政策到底是啥,包括他自己在内,没人知道。

德国其实没有太多的领土需求。威廉二世没想大肆扩张。他可能想在非洲再多捞块殖民地,在土耳其多点影响力,其他就没有太多想法了。但是他的口号很吓人:德国的世界政策!听上去好像要制定一个全新的世界秩序。


你可以提出具体要求,殖民地也好,关税也好,巴格达铁路也好,都可以谈,但是这样一个模糊的东西是没法谈的。美国作家塔奇曼就说,"俾斯麦追求的目标很清晰,志在必得;威廉二世却海阔天空到处伸手,但是真正想要什么,自己却并不知道。"但越是这样,别人越吃不准你,却吃不准你,越觉得你恐怖。


其实从事后看,威廉二世想要什么?他是个表演型人格,真正想要的并不是实际上的好处,而是在国际舞台上神气活现,威风凛凛。

为了配合"世界政策",德国搞起海军的军备竞赛。德国倒没有想完全赶上英国的海军,那太不现实。它是是接近英国的水平,比如3:5。德国人管这叫"跨越危险地带"。一旦达到这个水平,英国就算能打败德国海军,自己也损失惨重,剩下的海军力量不足以对付其他列强。这样英国就不敢打德国。


回过头来看,这场海军竞赛真是毫无意义。第一次世界的整个过程,双方就打了一次日德兰海战。剩下的时间里,德国人拼命建造的无畏级战列舰一直停在海港里,毫无作用,还不如潜艇管用呢。但就是这些无用的战列舰,把英德关系迅速搞坏了。


再加上威廉二世是个大嘴巴,想什么说什么,有点像推特上的特朗普。他到处嚷嚷:大英帝国啊,我要挑战你!英国雄狮啊,见了我,你的尾巴要卷起来了!

威廉二世大嘴巴到什么程度呢?有一次,英国记者采访他。他一口气说了好多:德国人憎恶英国;法国和俄国曾经煽动我反对英国;我扩建海军是为了对付日本。一段话说下来,把英国、法国、俄国、日本都给得罪了。结果惹出了一场外交风波,威廉二世也被自己的嘴给吓着了,病了好多天,爬起来以后老实了一阵子。

不过威廉二世敢这么有恃无恐,有一个大背景。他认为再较劲,英国也不会怎么样。因为英国跟法国、俄国的关系更坏。英国和法国是几百年的老敌人,最近又在非洲争抢殖民地;至于俄国,边境线距离印度很近,是英国的心腹之患,双方一直在中亚搞"大博弈",关系非常紧张。相比之下,德国跟英国没多少利益冲突,过过嘴瘾有什么关系呢?


他始终没搞明白一件事:德国国力太强了,无论他说什么,别人都会特别认真地对待。比如"世界政策",对他来说,可能只是一种抒情的表达,但是对于其他国家,它们都会从这四个字里感到真实的威胁。

具体的利益冲突都可以谈判,但是德国这种模糊的威胁无法谈判。所以,英国很快调整了战略,和法国、俄国取得了和解,大家各让一步。结果1904年,英法签订了协约,1907年,英俄签订了协约。三国协约正式出炉。不过这个时候,英国的态度很暧昧。协约定得很有分寸,给英国留下了足够的进退余地。

这让威廉二世大吃一惊。光靠俄国和法国,绝对打不过德国。德国一个人就能把它们俩打趴下,更何况还有奥匈帝国这个帮手呢。但是英国加入敌人阵营以后,德国就有了强烈的不安全感。

威廉二世一直有点委屈。英国和法国拥有庞大的海外殖民地;奥匈帝国想要在巴尔干扩展;俄国想要得到君士坦丁堡海峡;德国呢?没有什么特别想要的东西,也没有怎么扩张,可是在别人眼里,它却成了充满威胁的头号大坏蛋。

不管怎么说,到了1907年,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对峙的局面正式出现。这种国家联盟有一个很大的风险,就是小问题容易扩大化。一个国家出问题,会引发连锁反应,把其他国家都拖下水。如果单纯的两个国家对抗,风险比较容易计算。可是一旦牵涉到联盟,变量一下子增多了,风险很难控制。后来七月危机爆发的时候,德国首相就说:我们被一个超越于人类的力量给控制住了。这种力量其实主要就是变量太多,身处局中的人算不清,也摆脱不了。


07


上面说的主要是地缘政治。但光靠地缘政治还不能完全解释世界大战。它还牵涉到了另一个东西,那就是极端的民族主义。

民族主义一直就有,但是到了一战前夕,它和黑格尔的"世界精神"、尼采的"权力意志",还有达尔文的"优胜劣汰"这些思潮搅和在了一起,有了强烈的进攻性。


在1914年的欧洲,大家喜欢把"盎格鲁撒克逊民族"、"法兰西民族"、"日耳曼民族"、"斯拉夫民族"挂在嘴上,认为每个民族都非常独特,都有自己的历史使命,彼此之间是尖锐的竞争关系。以前战争就是战争,为了得到具体的利益,实现具体的目标而作战。现在战争却是为了"民族的生死存亡"。利益可以妥协,目标可以改变,但是民族的生死存亡怎么能妥协呢?如此一来,就切断了大家的退路。

而且,世界变小了。以前,欧洲可以向外扩张,现在扩张已经达到了极限,力量不得不转而向内。于是,欧洲就成了一个刘慈欣笔下的"黑暗森林"。那世界是不是个黑暗森林呢?也说不是,也说不上不是。因为它是一个自我实现的预言。只要大家认为自己身处于黑暗森林,那么世界就算原来不是,也会变成一个黑暗森林。

这个转变大致发生在1880年到1890年之间。没有人能说得清准确的变化过程,也没有标志性事件。它好像是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在1890年之后,欧洲的整个气氛都变了,大家的思想模式也变了。


这一点从小说里就能看得出来,狄更斯、雨果这些老派作家的小说里,完全看不出末日临头的感觉。可是到了1890年以后,出现了好多本预言战争的书。比如奎在1894年写过一本《1897年在英格兰的伟大战争》,描写法俄联合入侵英国(那个时候英国最大的敌人确实是法国和俄国);1904年,德国的尼曼则写了一本《德国的梦想》,描写欧洲组成反英同盟,德军在苏格兰登陆,俄军在英格兰登陆。

大家普遍有一种"战争迟早会来"的感觉。


有些人是欢迎战争的,他们把战争当成一种冒险,一种奇遇,一种打破枯燥生活的途径。和平久了,人是会有这种妄念的。还有一些人倒是害怕战争。但是老觉得恐惧,时间久了,神经绷得太紧,反而会有一种"既然逃不过,还不如早打早省心"的感受。所以,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时候,参战各国的老百姓往往有一种兴奋感,或者是一种如释重负感。

不光是老百姓,最高层也收到了思潮的影响。在以前,外交家们可以相当随意地谈判,可是到了一战前夕,他们收到了舆论的巨大压力。谁也不敢随意退让,否则很容易垮台。七月危机到来的时候,俄国沙皇就非常担心,自己如果向德国让步,国内会爆发革命。


在当时,殖民地可以谈判,关税可以谈判,经济利益可以谈判,巴格达铁路可以谈判,这些东西在大家眼里,并不是特别重要。最无法谈判的是两个东西,一个是盟友。地缘政治的形势咄咄逼人,谁也不敢抛弃盟友,因为孤家寡人无法在黑暗森林里存活。哪怕强大如德国也不行。再有一个就是面子。一个在敌人面前丢面子的国家,根本顶不住舆论的压力。

所以,归根结底,第一次世界大战不是因为经济原因打起来的,也不是因为贪婪打起来的。它是一场根源于恐惧的政治性战争。


08


所有这些因素拼凑在了一起,欧洲的形势已经岌岌可危,但是要点燃这个火药桶,还需要一根导火索,这个导火索就是著名的"七月危机"。


世上很少有必然之物。哪怕到了这个时候,如果大家有足够的明智,战争还是可以避免。一旦避免,随着时代流徙,形势变化,也可能根本不会再有世界大战。但是,七月危机是一场外交上的大失败。一连串的误判,一连串的冒险,最后把各方都逼到了死胡同,闪无可闪,避不可避,只能和黑暗命运劈面相遇。


不过,那就是另一篇文章要讲述的故事了。


——网友推荐



from 新世纪 NewCenturyNet  https://2newcenturynet.blogspot.com/2021/04/yash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