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

Monday, 5 April 2021

從鐵幕到絲路:西方輿論如何評說全球化下的新冷戰

中西對抗加劇正重蹈冷戰覆轍?分析認為全球化下的中西經濟空前融合有哪些不同於舊冷戰的重要因素?

英國首相約翰遜3月16日發佈英國安全,防衛和外交綜合報告時在議會表示,英國絶不能捲入同中國的「冷戰」。該報告指出要中國發展「積極的貿易和投資關係」,共同合作對抗氣候變化。

約翰遜當時在議會說:「那些要求對中國展開新冷戰或要我們把經濟完全與中國脫鉤的人,我認為(他們)是錯誤的。」

英國政府公布的新外交文件沒有把中國列為「主要威脅」,中國只被視作「競爭者」,令英國政界對華鷹派失望。

英國政界在對華關係問題上的辯論類似美國內部是否在經貿和技術上同中國脫鉤的分歧,涉及是否要同中國這個被指為專制獨裁政權繼續保持經貿往來。

新冷戰的「絲路」

如果目前同中國處於新冷戰狀態,西方是否應該切斷同侵犯人權的專制獨裁政權的經貿聯繫?英國著名專欄作者丹尼爾·約翰遜(Daniel Johnson)說,即使被譽為「冷戰鬥士」的英國前首相丘吉爾也未必同意這種看法。

丘吉爾是「鐵幕」一詞的始作俑者,1946年他在美國的演說中把蘇聯和東歐國家形容為被「用鐵幕籠罩起來」。那次所謂的「鐵幕演說」被認為是冷戰的開始。

丘吉爾曾經說,英國通過「鐵幕」同蘇聯及其衛星國的貿易越多,彼此共存的機會就越大。兩個陣營在商業領域的健康有益的交流越多,越能平衡純軍事方面的計算。丹尼爾·約翰遜引用丘吉爾的講話旨在說明,舊冷戰期間的決策者並不認為軍備競賽(甚至有代理人戰爭發生)同貿易相矛盾。

當然他也指出,在今天同中國的貿易切割,對西方的影響要遠大於舊冷戰期間切斷經濟聯繫的後果。

英國《金融時報》專欄作家吉迪恩•拉赫曼(Gideon Rachman)最近在對比新舊冷戰的評論中也對西方是否能同中國在經濟上脫鉤表示疑問。雖然美國同中國對抗加劇,但冷戰後全球化空前發展,中國和西方經濟融合程度已經很深。

舊冷戰的「鐵幕」

在英國首相上述講話3天過後,中美高層在阿拉斯加進行的戰略對話演變成公開的唇槍舌劍,隨即俄羅斯外長訪華,俄中共同譴責美國霸權和干涉主義。中國的強硬表態以及中俄加強結盟姿態再次推動了關於新冷戰的討論。

美國智庫學者,前國防部官員多夫·薩克海姆(Dov S. Zakheim)認為,中國和俄羅斯已經表明了一致立場,要挑戰美國的領導權和在全世界傳播美國價值的努力。

《金融時報》的專欄作者吉迪恩•拉赫曼認為新冷戰和舊冷戰驚人的相似之處就是中俄兩國再次結盟反對以華盛頓為首的西方聯盟。

吉迪恩•拉赫曼認為,新冷戰同舊冷戰另外一個共同點是中國和俄羅斯都對內加強了壓制。他把中國和俄羅斯加強國內壓制政策同蘇聯戰後在東歐建立親蘇聯政權相提並論。

他認為中國的內部變化在某種程度上促成美國和歐洲改變了對中國的態度,例如中國加強內部壓制,包括打壓香港民主運動,對習近平的個人崇拜,以及中國擴軍和炫耀武力等等。

「適應中國崛起」?

北京認為目前的緊張升級由華盛頓引起,美國不能適應中國崛起,美國堅持維護現有的霸權。《金融時報》的評論也承認北京的看法不無道理。

許多評論都說中國目前比較強勢的經濟和技術基礎和過去蘇聯集團的相對弱勢是新舊冷戰的一個重要區別。

吉迪恩•拉赫曼說,過去冷戰的技術對抗圍繞核技術和太空競賽進行,而現在的超級大國競爭焦點是5G通訊和人工智能。

他還說直到最近歐盟還試圖置身於這場新冷戰之外。歐盟決定同中國簽署貿易和投資協議說明北京利用了華盛頓和布魯塞爾的分歧。但是北京對歐盟議會的一個主要成員進行制裁,讓歐盟越來越難批准同中國的貿易協議。



from BBC中文 http://www.bbc.com/zhongwen/trad/56641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