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

Tuesday, 20 October 2020

吴嘉隆點評美中「不對等關係」:美國對華「和平演變」政策,如何被中國戰勝? 下任總統又如何應對?

下面這篇文章對美中關係有深入的解讀,談到中共為什麼可以對美國佔上風。在過程中,他提到了一個重要現象,我把它稱之為「不對等關係」。

舉例來說,美國駐華大使故意投稿人民日報被拒絕,再去微信發也被刪掉,然後離開中國,理由是要對等才行,中國駐美大使可以在美國的媒體上發表文章,而中國駐華大使卻沒辦法,這樣的不對等美國不再接受了。

再以貿易為例,美國對進口汽車課2.5%的關稅,中國把進口汽車的關稅從40%降到15%,中共宣稱這是互惠,美國認為這個不是對等。

Reciprocal, reciprocity, 這兩個字的意思,中共翻成「互惠」,這個翻譯是錯的,正確的翻譯是「對等」。

美國在美中關係上要求「對等」,這是一個新現象,說到底這個邏輯就注定美中關係沒有辦法再回到和解的道路。因為美國是民主自由體制,中共是極權專制體制,有許多做法實在沒辦法對等。所以,按照對等的邏輯發展下去,美中走向決裂,展開新冷戰,是邏輯上的必然~

這一點,台灣人不用再懷疑了:

~~

美國對華「和平演變」政策,如何被中國戰勝? 下任總統又如何應對?

沈旭暉 GLOs 創辦人、中大社會科學院客席副教授

明報 2020.10.19

美國總統大選,中國問題成為焦點之一,而無論我們持什麼立場,都不得不承認一個客觀現實:美國40年來對中國的「和平演變」(或當作「engagement」)策略,可謂全盤失敗。中國汲取蘇聯解體的經驗,研發了一套心法回應,甚至正在乘勝追擊,嘗試改變地球規範,構築中國定義的「人類命運共同體」;相較下,美國朝野到了今年才有點恍然大悟。

為防步蘇聯後塵 中國研發針鋒相對舉措

六四事件後兩年,蘇聯解體,對中國是極大警號。經過連串檢討,中國當權派內部逐漸對「蘇聯悲劇」形成共識,也就是西方的「engagement」策略得逞:

(1)蘇聯崩潰,絕非軍力不如美國,相反到了最後一刻,依然可以差不多並駕齊驅;

(2)蘇聯經濟實力不及美國,但假如堅持下去,還可以支撐很久很久;

(3)蘇聯最大問題是上上下下失去了「制度自信」,而且出現「信仰真空」;

(4)結果蘇聯任由西方意識形態改造內部社會文化;

(5)並坐視各加盟共和國的民族主義,取代共產主義為信仰;

(6)同時拒絕根據西方規範參與西方社會,既被污名化,也失去影響對手的槓桿。

這一套解釋,用國際關係術語,就是「建構主義」解讀。為了防止步蘇聯後塵,中國研發了針鋒相對的一系列舉措:

(1)軍事上要持續進步,但這只是談判的基礎,而不是致勝王牌,因為怎樣進步,也很難到達昔日蘇聯的高度;

(2)經濟上要極速發展,因為這是人民是否有「制度自信」的最大關鍵;

(3)一旦經濟大規模改善,自然就能合理化所有制度問題,乃至產生「制度優越」;

(4)單純不讓西方意識形態影響「國家安全」是沒有用的,但假如「防止西方滲透」和「保護主義」掛鈎,出現經濟誘因,就能更容易說服國民「單方面防火牆」的必需性;

(5)然後高舉愛國主義、打壓各種民族主義,作為共產信仰的替代品;

(6)要懂得利用西方遊戲規則、使用同一批西方話語,去大舉參與國際社會、各國政治;當西方進不了中國施加影響,中國卻能反其道而行,就會立於不敗。

這套心法,無疑具有智慧。在毛澤東年代,只會硬邦邦的批評西方帝國主義、蘇聯修正主義等,但當代中國政府卻會堅持自己也非常重視民主、人權、自由、法治,只是每個國家的國情都不同,所以不應該使用單一定義;假如不同國家的理解有偏差,應該慢慢談,和平解決,從而構築人類文明共同體云云。這一套基調,放在官方文件也好、校園左翼討論也好,都近乎無懈可擊。不少西方大師至今不斷強調中國不同蘇聯、中國不會威脅西方,就是因為這套論述。

西方進不了中國施加影響 中國卻能反其道而行

問題是這套論述,只要仔細閱讀,就會發覺魔鬼在細節。先說自由貿易,這自然是一種各國普遍尊重的普世價值,中國也不斷強調贊同,並以此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諷刺的是,中國入世前,由於經濟體尚未如今日龐大,反而較少施以政治打壓,例如無數港商昨晚出席六四晚會、今天過關視察在深圳或東莞的工場,沒有任何問題,內地伙伴和官員們,還會高呼尊重你們的自由文化。但到了現在,即使是美國人在 Twitter寫了一句支持香港人,就可能被中國市場封殺,這自然不能說是尊重自由市場的行為。但與此同時,中國企業無論怎樣批評美國,在美國做生意卻不大受到阻礙,甚至可能因為批評特朗普,更受某些美國精英青睞。一旦中國企業在美國的商業行為受阻,起碼可以根據美國法律司法覆核;但美國企業在中國有沒有這樣的保障,心中有數。這樣一來,一個不對稱的競爭關係,就積非成是。

又如言論自由,中國一方面強調像諸如「台獨」、「港獨」不是言論自由,乃至《願榮光歸香港》也沒有唱歌自由;但在西方世界,則不斷強調《環球時報》、《大公報》也有其言論自由要捍衛。假如弘揚這些言論自由的只是傳統媒體,還是另一回事;但到了網絡時代,「中國模式」的屈機優勢就充分展現,微信的同溫層世界是最好例子。在微信,我們不可能期望看到任何(中國定義的)政治不正確資訊,這是非常嚴謹的政治審查下的社交媒體,在世界各地都可以使用。於是在美國,中國可以通過美國的言論自由,在開放的社交媒體(例如facebook)組織網民,爭奪話語權;但美國卻不可以通過任何方法,走進微信世界,辯論大家不同的價值觀和對事實的理解。中國可以在美國推廣微信,作為影響、動員美籍華人和留學生的工具;美國卻不可以嘗試在微信影響這一批「美國人」,更不可能嘗試用facebook影響中國大陸人。此消彼長,世上主流意識形態,怎能不改變?

再說個人自由和法治。以《港區國安法》為例,字面上,法例涵蓋全宇宙,假如你在台灣參與「反送中」示威、在哈佛大學課堂上討論新疆問題而發表「政治不正確」言論,都可以「犯法」,足以被「依法」制裁。但美國學者在中國當訪問學人,介紹美國制度的種種缺陷,乃至宣傳得州獨立,卻可以堂而皇之返回美國自由生活。為什麼在美國的留學生也害怕國安法,自然是因為存在某種白色恐怖:旁邊的中國留學生會否偷偷拍照傳回大使館?我的論文會否有存檔,然後成為30年後國家的把柄?換句話說,中國的跨境「制度」已經十分成熟,因為這是「依法」辦事;但根據西方理解的法治精神,卻影響不了美籍華人發表親華言論和行為。

最後,什麼是民主、自由、人權、法治,在國際社會誰來定義?中國一方面強調沒有「普世」定義這回事,另一方面卻努力強化國際關係的其中一項基準:主權國家才有資格參與國際事務,而主權國家不分大小強弱國國平等。其實在人類歷史上,從來沒有今天這樣狹隘定義「主權國家俱樂部」的遊戲規則,即使是聯合國成立時,也有不少非獨立國家成為創會國的例子(蘇維埃烏克蘭、蘇維埃白俄羅斯、英屬印度、美屬菲律賓)。與此同時,聯合國對民主、人權、自由、法治,本來都有相對清晰的闡述。但近年「一國一票」這「國際民主」原則,逐漸成了國際組織的第一條款,而根據這理解,非盟54國加在一起的GDP,都只有美國的約1/10;但非盟有54票,美國50 州加起來,則只有一票。GDP 自然不是一切,但上述規則同樣不見得公平,結果中國通過「一帶一路」拉攏「亞非拉」國家,利用他們各自希望行威權統治的意識形態,開始成了國際組織的「主流聲音」,以類似的價值觀「重構」國際理解的民主、人權、自由、法治的定義。誰都知道這樣下去有違common sense,但說到要改變,卻又談何容易。

以「銳實力」方法改造世界 早就超越內政問題

美國面對的,就是今日中國這樣難纏的對手;而中國面對的,卻是已經教條化、僵化和高度撕裂的美國。必須承認,「中國模式」有不少人是真心擁護的,假如這模式只是在中國內部執行,不喜歡的可以自由離開,和西方世界河井不犯,這自然是中國自己的事。但當這模式以上述「銳實力」方法改造世界,卻早就超越了內政問題,人類文明走下去,下一步會怎樣?



——作者脸书 



from 新世纪 NewCenturyNet https://2newcenturynet.blogspot.com/2020/10/blog-post_6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