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

Wednesday, 26 August 2020

美中台三角:從一江山島戰役、金門炮戰到導彈危機 重新認識歷史上的台海危機

1940年代中末期,中國爆發第二次國共內戰,大陸亦稱解放戰爭。

這次戰爭成為中國現代史上的一個重大轉折點。1949年,國民黨敗退台北,中共在北京建立政權。從此,台灣海峽成為一道鴻溝,兩岸形成政治分立與軍事對峙。

延續半個多世紀,分立與對峙迄今依然沒有結束。

國共雙方從未簽署停戰、和平協議。理論上講,大陸與台灣仍然處於戰爭狀態。過去幾十年,台灣海峽曾多次燃起硝煙,最嚴重時,兩岸兵戎相見。若台灣的堅定盟友、超級大國美國介入,海峽戰火有可能延燒為全面戰爭。

這就是通常所說的「台灣海峽危機」(簡稱台海危機)。一般認為,國共戰爭結束後,曾發生過三次台海危機。

第一次台海危機

時間:1954年9月3日至1955年5月

戰事:九三炮戰、一江山島戰役和大陳島撤退

1954年9月3日下午,中國人民解放軍數百門火炮向大小金門島的國民黨軍陣地和停泊在金門港內的艦艇發動強大轟炸。九三炮戰一直持續到9月22日。這是1949年後中國第一次「炮擊金門」,引發第一起台海危機。

一江山位於台州列島上下大陳島以北,1955年1月18日,中國人民解放軍發動攻勢,經過激戰,在19日拿下這座小島。一江山被攻陷之後,蔣介石終於決定放棄台州列島,但堅持將大陳島的居民全部轉移到台灣。1955年2月,在美國第七艦隊的支援下,大陳島軍民撤退,當時蔣介石還派遣蔣經國多次前往大陳島與居民溝通,並且和大陳軍民一起撤離。

3天後,解放軍控制了整個台州列島。

背景:國共內戰大規模戰事結束後,雙方隔著海峽繼續厲兵秣馬,中國要「解放台灣」、台灣要「光復神州」,海峽戰事看似一觸即發。但是,1950年朝鮮戰爭的爆發改變了局面。

當時,美國派遣第七艦隊進入台灣海峽,防止朝鮮半島的衝突向南發展。第七艦隊的露面激怒了中共,中共將凖備進攻台灣的軍隊轉調朝鮮戰場,海峽戰事推遲,直到朝鮮戰爭結束、第七艦隊撤離。

之後,美國政府開始著力加固與台灣中華民國政府的盟友關係。1954年牽頭創建東南亞公約組織,旨在推動地區團結、遏制所謂的共產主義威脅。此外,美國還開始公開探討和蔣介石政府簽訂共同防禦條約。中共將此視為對國家安全的極大威脅。為鞏固在台灣海峽的戰略地位,1954年9月對金門發動炮擊,此後奪回對一江山島、大陳島的控制。

影響:這次戰事規模雖然不大,但是卻給中美台關係帶來深遠影響。它間接促成了1954年12月美國和台灣簽訂《共同防禦條約》,美台軍事同盟從此成形。對台灣來說,失去台灣列島,國軍無異於丟掉了「反攻大陸」的跳板。對中國來說,另外一個巨大的影響是,危機中面臨美國核威懾,推動中國領導人下定決心,發展自己的核武器。

第二次台海危機

時間:1958年8月23日至1959年1月7日

戰事:「八二三炮戰」,大陸稱為「炮擊金門」。

金門,這個與福建廈門隔海相望的小島,曾經被台灣軍隊視為「反攻大陸的跳板」、抵抗解放軍的「海上長城」。1958年8月23日,中國解放軍各式火炮日夜不停的開火,金門島遭受軍事戰爭史上最密集的炮轟,單單150平方公里的金門島,就受到47萬發炮彈轟擊。金門成為中華民國現有領土中唯一受到共產黨軍隊猛烈攻擊的地方。

炮戰初期,解放軍集中打擊島上軍事目標,後期重點封鎖海運線,圍困金門。直到10月5日,中共國防部長彭德懷發表《告台灣同胞書》,表示基於「人道立場」不再炮擊金門。此後,解放軍開始對金門「單打雙不打」,意即單數日打飛彈,雙數日停止。直到1979年大陸與美國建交,時任中共國防部長徐向前才宣佈正式停止對金門炮擊。

背景:美國同台灣簽署了《共同防禦條約》,但條約的規定是協防台澎,金馬(金門、馬祖)不包括在內。對於金馬,美國國會決定授權美國總統臨時作決定。一種觀點是,中國想借「炮擊金門」向國際社會、特別是向美國表明中國人民解放台灣的立場和決心,同時測試美國協防台灣外島的意向。中國史學界廣泛認可的一種說法是,炮擊金門不求殺傷和佔領,政治意義高於軍事意義。

「八二三炮戰」發生後,美國沒有直接參戰,但是第七艦隊協助台灣軍隊突破封鎖,美國支持的大口徑巨炮也起到了了扭轉戰況效果。美國空軍還從關島和日本向金門運送軍用和民用物資解圍。

影響:金門炮戰既沒有讓蔣介石趁機反攻大陸,也沒有使毛澤東順勢解放台灣,一個原因是美國不希望戰火擴大。這是國共雙方陸海空軍迄今最後一次兵戎相見,對兩岸關係的走向、中美台三角互動有著決定性影響。此後,台海形勢由軍事對抗轉為冷戰性對峙,國共對抗的主要戰場轉移到國際政治舞台。

中國說,金門炮戰後,海峽兩岸領導人在一個中國的共同基礎上都調整了政策;台灣軍隊未從金門撤出,挫敗了美國「劃峽而治」的陰謀。台灣流傳的一種觀點是,「八二三炮戰」後,武力反攻大陸幾無可能,台灣政府轉而積極促進對自由民主的追求。從這種意義上看,「八二三炮戰」是一場重要的「台灣保衛戰」,此後台海進入長期和平,維持兩岸分治,台灣才得以享受今日的民主與自由。

第三次台海危機

時間:1995年到1996年

戰事:又稱台灣海峽導彈危機、台灣海峽飛彈危機。「戰事」共分兩波。

1995年,李登輝以台灣總統身份首次訪美,北京方面做出強烈反應,在台灣海峽和台灣周圍試射導彈、實彈演習,這是第一波。1996年3月台灣大選前,中國解放軍再次試射導彈、演習,威懾台灣,這是第二波。彼時,美國派遣「獨立號」航空母艦戰鬥群去台灣東北海域,隨即又從波斯灣調遣「尼米茲號」航空母艦戰鬥群開往台灣東部海域。

台灣海峽戰雲密布、狼煙四起,軍事衝突大有一觸即發之勢。萬幸的是,這次危機並未衍生兵戎相見。

背景:1995年美國首次允許李登輝到訪,李登輝成為台美斷交17年以來首位訪美的台灣最高層官員。他在母校康奈爾大學發表「中華民國在台灣」的重要講話。中國的反應是「是可忍、孰不可忍」。為了防堵李登輝將台灣脫離中國的企圖,當年7月,解放軍開始在台灣海峽進行軍事演習。

接下來,美國派遣兩艘航母戰鬥群前往台灣海峽周遭,40艘軍艦集結周圍海域。這是越戰後美國在亞洲規模最大的海軍部署。時任美國國務卿克里斯托弗(Warren Minor Christopher)稱,這些戰艦會「在需要的時候提供幫助」。

影響:這次台海危機或許推動華盛頓意識到它所面臨的「為別人打仗」的風險。為安撫中國政府,時任總統克林頓1998年訪華期間在上海承諾「三不」:美國「不支持台灣獨立、不支持一中一台、不支持台灣加入主權國家組成的國際組織」,美中台關係再次發生變化。

20多年過後的今天,有學者認為,1995年李登輝訪美引發的「台海危機」導致新的美中台三角關係成型。李登輝以台灣在亞洲完成民主化的成績單,將台灣重新推進國際外交舞台。

華府智庫威爾遜中心(Wilson Centre)國際學者馬里德(Richard McGregor)認為,台海飛彈危機之後,北京加深對美國的疑慮,認為若兩岸發生軍事衝突,美國會為了台灣出兵。

亦有分析認為,在台灣海峽與美國航母戰艦群的會面,也讓北京意識到軍力落後美國太多。因此,中共軍事戰略開始轉向,軍事武器科技發展、特別是空軍以及航母的建造加速。

回顧20多年前美中台關係,觀察人士指出,在李登輝執政下,台灣的外交基調確定,以「中華民國在台灣」影響台灣日後總統的兩岸政策。特別是現任總統蔡英文,曾經是當年(1999年)李登輝發表「兩國論」、也就是台灣與中國是「特殊的國與國關係」的起草人之一。蔡英文重申的「維持現狀」主張,被評論者認為承接李登輝的外交核心政策。





from BBC中文 http://www.bbc.com/zhongwen/trad/chinese-news-53834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