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

Friday, 27 March 2020

G20特別峰會:世界經濟迎來又一個五萬億美元急救包,這次美國搶跑了

危機中誕生的G20峰會,又到了發揮作用的危機時刻。12年之後,世界又等來一個5萬億美元計劃。

3月26日,二十國集團(G20)歷史上首次召開視頻峰會,以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衝擊。會議發佈的聲明稱,G20集團將向全球經濟注入5萬億美元,作為有針對性的財政政策的一部分。

2008年,美國次貸危機席捲全球,原本為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的G20,在這一年11月升格為各國領導人峰會,在華盛頓舉行,討論應對金融危機。第二年倫敦G20峰會上,各國共同承諾向市場注入5萬億美元,穩定經濟。

不過,新冠疫情不等同單純的金融危機,複雜度更高,醫療物資出口禁令、石油價格暴跌、金融市場受到衝擊,各個國家面臨的挑戰更大。

「金融危機」級別的5萬億美元救助

會議公報稱,G20國家將向全球經濟注入5萬億美元,並且「承諾不惜一切代價,使用一切可用的政策工具,使經濟和社會的衝擊最小化,恢復全球增長,穩定市場。」

除了5萬億美元針對性財政政策、經濟措施和擔保計劃外,G20還承諾提供大規模的財政支持。

從救市的資金量和措辭而言,已不亞於2008年金融危機後全球協調應對的力度。

作為全球最大經濟體的美國有開足馬力的架勢,已獲參議院通過的紓困方案投資總額達到2萬億美元,被稱為「達到了戰時水平」,相當於美國政府年度預算的一半。與此同時美聯儲已經幾乎用光了利率調節這一最重要的金融工具的空間。

接踵而來的壞消息

然而,疫情對經濟的衝擊,在一些指標上甚至已經超過當年的金融海嘯。

最新的壞消息是美國公布的失業數據。對於上周首次申請失業救濟的人數,此前一周的數據為28萬人左右,市場預估中值為164萬人,大大超過金融海嘯時的66.5萬人,結果實際公布的數據為328萬人。這意味著按周增長超過10倍,也比市場預估嚴重一倍。

在G20峰會前,各國際組織對經濟危機的警告一個比一個措辭嚴重。

世界貿易組織(WTO)總幹事阿澤維多周三在家中錄製的短片中稱,「最近的預測顯示,全球經濟下滑和失業情況將比十多年前的全球金融危機更為嚴重。」

「幾乎可以肯定的是,全球經濟會衰退,並可能達到創紀錄的規模。」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3月19日表示,「我們面臨前所未有的局面,正常規則不再適用……應對措施的創造力必須與危機的獨特性質相匹配,應對措施的規模必須與危機的規模相匹配。」

本周四,聯合國機構國際勞工組織(ILO)就業政策司司長李相憲表示,全球失業人數預測需要下修,估計會遠高於該機構此前預估的2500萬。相比之下,2008/09年的全球金融危機造成全球失業人口增加2200萬。

2008年的金融危機之後,有研究表明,二十國集團協調一致的財政刺激計劃,效果是孤立採取國內刺激計劃的兩倍。

金融市場似乎對G20的救市舉措反應熱烈,美股開盤漲勢迅猛。當日,道指收盤上漲6.38%,標普500上漲6.24%。

不過,古特雷斯提醒,當前的危機與2008年的金融危機不同,僅向金融部門注資並不是解決辦法。這不是銀行業危機,也不是供求關係的普遍衝擊。這是對整個社會的震撼。

「我們不要忘記這本質上是一場人類危機。從最根本上講,我們需要關注人本身,最弱勢的人群、低工資的工人和中小企業。這意味著提供工資支持、保險、社會保護、防止破產和失業。這也意味著設計財政和貨幣對策,以確保負擔不會落在那些負擔不起的人身上。」

能否擱置關稅戰共同抗疫

G20聲明還表示,要努力解決全球供應鏈中斷問題,在國際運輸和貿易領域加強合作,最終營造自由、公平、穩定的貿易和投資環境,並保持市場開放。

世界貿易組織(WTO)總幹事阿澤維多稱,雖然目前還沒有具體的預測,但世貿組織內部的經濟學家預計,「貿易將大幅下滑」。

本周三,美國商會敦促美國政府不要採取出口管制或其他可能影響藥品等抗疫必需品的運輸。

澳大利亞、加拿大等國發表聯合承諾,保持供應鏈開放,避免出口管制。美國商會敦促華盛頓方面加入這些國家的行列。

商會執行副主席邁倫·布裏安特(Myron Brilliant)稱,目前為止美國一直沒有實施出口管制,要求美國政府繼續避免採取類似措施。

這種擔心並非沒有來由。無論是疫情前美國與多國間的貿易爭端,還是疫情擴散後一些國家截停其他國家的物資,各國對貿易保護主義的擔憂不斷加劇。

布裏安特稱,即便不進一步施加出口限制,當前的貿易壁壘比如關稅,依然會威脅美國製造業生產醫療物資的能力。

中美在病毒的來源和名稱上陷入「口水戰」,使人擔憂中國可能收緊對美出口的醫療物資。

白宮可能採取的進一步行動加劇了這種擔憂。路透社稱,白宮貿易顧問納瓦羅正在醞釀一份「買美國貨」的行政命令,以降低美國對中國產的藥品和醫用物資的依賴。

在白宮內部,路透社援引一位美國官員稱,財長姆努欽領導政府內的一些人,反對納瓦羅的提議,理由是現在不是惹惱中國的時候,無論是抗擊疫情,還是提振全球經濟,都需要中國幫助。

3月初,美國就豁免了口罩等100多項自中國進口的醫療產品關稅。隨即,有聲音稱白宮內部正在就暫緩與中國的關稅戰展開討論。納瓦羅出面闢謠稱,不會延緩關稅。就在G20峰會召開的同一天,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表示,將對進口自中國的的特定產品准予特定關稅排除請求。

2008年中國強刺激的副作用
在G20會議召開前,美國國會參議院通過2萬億美元的紓困計劃,其中包含了對各類企業的資金支持政策。相比之下,其他G20國家還未出台相應計劃。

2008年金融危機後,中國推出了4萬億元人民幣的財政刺激計劃。大量的錢注入後,基建狂潮成為托底經濟的主力,密集批複同意了28個城市的地鐵規劃,投資超過1萬億元。「四萬億」中45%投向了公路、鐵路、機場和城鄉電網。

寬鬆的貨幣政策也相似地如約而至。2008年,從9月16日到12月23日,央行連續五次降息。

但這些措施被一些中國經濟學家稱為「飲鴆止渴」。經濟學家吳敬璉稱,「它不但沒有降低槓桿,相反進一步槓桿化了」,而一旦有風吹草動,「局部的資金鏈斷裂傳導到金融市場的其他部分,引發系統性危機」。

因而,此後多年中國不得不承受「去產能、去庫存、去槓桿」帶來的痛感。

經濟刺激的另一個後遺症是,地方政府短時間承擔債務過高,之後則要把更多的財政收入用於償還債務和利息,影響地方長遠發展,這就是危機之後的「宿醉效應」。

IMF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政府部門債務率為80.1%,地方政府債務率為61.1%。高企的地方債,一定程度擠佔了積極財政政策的空間。

在G20層面而言,新一輪救助計劃與12年前如出一轍。中國會如何行動,是否會重覆當年刺激方案,還需觀察。




from BBC中文 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world-52059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