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

Wednesday, 30 October 2019

拋開「天然獨」的小確幸

在2014年太陽花運動之後,「天然獨」儼然已成了臺灣社會和媒體用來描述年輕世代的身份標籤。然而,筆者認為「天然獨」並不如我們想像的那麼天然,那麼不言可諭,我們應該要有深刻的反思。
根據陸委會日前公佈的民調,89.3%的臺灣民眾不贊成「一國兩制」。政大選舉研究中心在今年七月公佈的最新民調指出:56.9%受訪者認同自己是臺灣人,這是318運動(臺灣人到達60.6%最高峰)之後最高的比例;認為自己是中國人的比例為3.6%;主張統一的比例下降至8.7%(急統派甚至只剩1.7%)。

報告特別強調,這樣的數據與近日香港反送中抗爭激發的反中情緒有關,與太陽花運動的情境相似。然而,主張維持現狀的比例如同過去以來所有的調查結果,依然佔最多數的57.5%。
這樣的數據真的能夠證明「天然獨」的存在,或者越來越多的臺灣人「自然而然」支持臺灣獨立嗎?主張「維持現狀」的比例在歷次調查中都佔最多數,完全不受特定事件影響,這樣近乎定律的數據又反映了臺灣人對於國家定位、歷史記憶和未來命運什麼樣的看法?不管是什麼,至少顯示統獨絕非柯文哲所說的是假議題。
柯文哲恐怕是得了便宜又賣乖。大部份評論和研究都認為,所謂後太陽花的「天然獨」新世代,是2014和2016兩次大選綠營大勝的主因,柯文哲更是最大的得利者。然而事實早已證明,柯文哲不只不是墨綠,更是不遺餘力在執行中國統戰,言行舉止無一不呼應中國立場,包括認為圖博人自焚造成中共很大的困擾。
從以上提到的數據和現象來看,筆者認為我們不僅要反思「天然獨」的真實性,更要回到一個根本的層次思考,臺灣人是否真的理解何謂「臺灣獨立」。
對一般的移民社會而言,第一代的移民者因為親身的離散或歷史創傷,到了移民地之後依然眷念母國,但第二與第三代的後代逐漸融入移民地的社會與文化。也許他們仍會延續他所所屬的族群生活方式和歷史記憶,但是對於給予法律權利和義務約束的「國家」歸屬與效忠,是不可能有什麼模糊空間的。
然而,不管是哪一個層次的認同,從來都不曾是「天然的」,甚至一直都是艱難的,特別是在臺灣這樣具有高度歷史、族群與政治複雜性的地方。包括筆者在內的作者和許許多多的專家學者都一再指出,中國如何在一直以來的外交和武力恫嚇之外,透過政黨、媒體、教育、學術、文化等管道,對臺灣進行無孔不入的滲透,企圖操控臺灣選舉和政局,甚至扭曲臺灣人的價值觀。也就是說,臺灣面臨的已經不只是一個外在的、對我們有併吞野心的中國,而是無所不在的中國代理人,就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之中,與我們緊密相連。
柯文哲曾以他一貫不負責任的戲謔口吻說過,「自己抵抗力夠強就不怕人家滲透」,他同時也說過「統戰在臺灣受到很大的誤解」。作為醫生出身的首都市長柯文哲不僅沒有幫助臺灣人提高免疫力、強化體質,竟然無所不用其極美化病毒,幫助病毒擴散和感染。若非如此,怎會說出「西藏人自焚造成中共很大困擾」,又默許統促黨在北車舉辦慶祝中國國慶的活動,而對於任何和獨派的旗幟和行動動輒武力驅離,甚至連幾位綠黨成員在西門町發傳單都要驅離?

毫無疑問,柯文哲的問題只是病毒引發的症狀之一,而病毒總是能找尋適合擴散和感染的體內環境。黨國遺緒難道不就提供了病毒所需的體內環境,造成臺灣國家價值扭曲和認同錯亂,而且經年累月被多數人當成日常?
在臺灣還有多少人對於歷史的認知還停留在「國父 孫中山領導十次革命推翻滿清政府創建中華民國」、「軍閥割據」、「北伐」、「八年抗戰」、「光復臺灣」、「剿匪」、「建設反共基地」、「三七五減租」…諸如此類的黨國神話敘述?有多少人認為,清理獨裁者威權象徵、追討不當黨產、公布檔案、平反受害者等轉型正義工程,都只是政黨和族群鬥爭?還有多少人認為那許許多多以中國城市和地理命名的機構和街道,都是如此自然或無感?
黨國遺緒之所以到現在還陰魂不散,或者還能持續發揮感染作用,主要是寄生在「中華民國」這個體制與法統。幾次的修憲,包括廢止《動員戡亂時期增修條例》,不管再怎麼務實改革,都還是在既有的「中華民國」架構之中進行。憲法的「法理領土」(不論是所指稱的「固有疆域」或「大陸地區」)和實際治理的領土之間依然存在著極其荒謬的落差。甚至連中華民國是否具有統治臺灣的法理基礎,都還是一道國際法的難題,被國民黨引為聖經的〈開羅宣言〉並不具有國際法效力,而具有國際法效力的〈舊金山和約〉和〈中日和約〉僅聲明日本放棄治理臺灣,並未載明主權歸屬對象。
讀者們可以看看黨國體制如何把持各種運動協會,灌輸運動員錯亂的國家認同,讓他們站出來反對東奧正名,誤以為正名就失去競賽舞台。讓他們錯把「中華台北」這壓迫和屈辱的符號當成需要捍衛的崇高價值,間接默認不管隊名叫中華台北或中華高雄,都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部份,翻成英文都是Chinese XX(中國XX),和香港、澳門一樣是地方政府代表隊,都是否定自己國家的主權身份。
黨國遺緒和中華民國體制下的國家認同錯亂,豈止反映在東奧正名或參與國際賽的名義?常聽聞一種聲音,要求追求臺灣獨立的人別講中文、別拜關公媽祖,因為它們都是「中國的」。邏輯錯亂之程度,國家認同、文化與生活方式混淆之程度可見一斑。對這些人而言,將台灣放入世界之中、在東亞和世界脈絡下重新理解中國的教科書,就是臺獨教科書,就是「數典忘祖」!
認同從來不是天然的,但不代表沒有認同錯亂的問題,就像在言論自由的前提下,不代表任何一種言論都合理合法。在臺灣自然的成長和受教育的經驗、不曾久居中國、父母也都是土生土長的臺灣人,這些自然而然的經驗和屬性都不必然造就「天然獨」。柯文哲、王炳忠這樣的人不就是最好例子?
還有多少人即便沒有強烈的統獨意識,日常生活對話中不也「自然而然」、無意識地反覆使用著「大陸」一詞,間接認同中華民國代表全中國、臺灣和大陸都是地區、都同屬一個中國這些扭曲現實的黨國神話,讓台灣人繼續受困在錯誤的認同之中?
從筆者有限度的經驗和觀察來說,大部分台灣人並不真的理解,或許也不願意理解「臺灣獨立」。畢竟這是如此敏感艱難的議題和工程,糾纏著個人的成長經驗、情感與記憶、族群背景、求學過程、媒體識讀等等。「臺灣獨立」絕非假議題,也不如部分民進黨政治人物所宣稱的,「臺灣已經獨立,沒有必要宣布獨立」。
但是如同任何一種認同和新國家的建造工程,「臺灣獨立」無比艱難,牽涉到人民意志的展現、法律體制的翻修、主權主張再確立、國際壓力等等,但是卻是最值得努力實踐、朝向未來的國家願景。有人覺得從「中華民國在台灣」走到「中華民國臺灣」,花了二十年卻只改變了一個字。但是,我們不也同時看到包括美國、日本、德國、意大利等國家給予將「臺灣」列為接受機場快速通關待遇國家?臺灣駐外使館不也慢慢在臉書網頁上改名為「臺灣」?
在臺灣有些人因為黨國教育和宣傳,將臺灣獨立扭曲成族群鬥爭。筆者必須強調,我們無權決定或改變任何人的情感與記憶認同。然而,各位熱愛中國文化或歷史上與文化上的中國的朋友,難道不應該體認只有在一個獨立的民主國家體制下,才能保有自主而多元的認同?
看看現今中國如何迫害不同宗教和族群,甚至將所有外國傳教士都定位為間諜!當國民黨、柯文哲和其中國代理人正逐步將所謂的「中華民國」去主權化,接受中國設定的框架。不管是兩岸一家親、和平統一協定或一國兩制,你們還要繼續站在「臺灣獨立」的對立面嗎?
筆者一直夢想將來有一天,大部分的台灣人都能夠勇敢宣示「我們都是臺獨份子」,情感、知識和行動上的臺獨份子。如你也有相同的夢想,在夢想實現之前之前,請拋開「天然獨」的小確幸,天然的不一定尚好,奮鬥過才知道珍惜。


作者任教於臺灣師範大學英語系,不務正業,致力跨越學術藩籬,畢生最大夢想是臺灣人成為有知識、正義感和寬闊世界觀的新民族。



from voicettank https://www.voicettank.org/single-post/2019/10/30/103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