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

Monday, 2 September 2019

談生鮮農產品市場出口風險分散:九二共識與農產品出口中國

◎焦鈞

書名:走出島國農業困境
作者:焦鈞
出版:巨流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日期:2019-07-05
書本連結:麗文文化博客來讀冊誠品

編按:繼《水果政治學》之後,焦鈞先生又推出一本台灣農業專論。本書作者從最近三年來,國內的農業大事以及糧食主權的討論開始,一路從自由化、全球化、氣候變遷,到產銷失衡問題、農業政策、食品安全、農業科技等不同角度切入,讓讀者對農業課題能有不同的思考角度。本書內容除了檢討這三年來蔡政府的農業政策之外,也很適合澄清媒體上的許多對農業議題的紛擾,提供相關知識讓讀者們了解來龍去脈。我們從中節選部份篇章當做導讀。



農產品出口中國市場數字成為新聞熱門話題,總統蔡英文、行政院院長蘇貞昌與農委會紛紛出面報佳音,不料,卻有人大潑冷水,再次演變為口水戰。到底,農產品盛產與外銷出口成長的關係是什麼?中國市場對臺灣農產品外銷的風險在哪裡?農產品出口有沒有中間剝削?出口成長一定表示農民收益增加?
我們先從大家關心的問題談起:農民收益從何而來
首先就來看主要生鮮農產品出口中國數字(見圖表十二)。



我們就以種植果樹的農民為例,如果說出口數字亮眼,但仍有政治人物,例如像是高雄市市長韓國瑜一定要酸言說:如果數字這麼好看,為何二○一八年民進黨會在農業縣大敗?又說農民苦哈哈賺不到錢,是不是有中間剝削?說這樣的話,是不瞭解農產品貿易流程的外行話,也曲解了農民收益的真正意義。
從數字上看,出口中國的生鮮水果,確實呈現一個正成長的趨勢,表示「有能力將水果賣到中國市場的農民與貿易商」,在這個果品貿易買賣過程中會比其他農民「多一些收入」,但未必表示「收益」一定跟著水漲船高。理由很簡單,貿易商透過中間人(包括農會、產銷合作社,或是大型合作農場)與農民交涉,農產品量少價揚的時候,農民絕對把售價抬高,不願意低價出售(或者說,不願意按照先前的約定價格出貨);反之,農產品過產滯銷,貿易商以逸待勞,等著農民自動上門降價求售(這時候貿易商價差變大,不見得就是「中間剝削」)。也就是說,沒有穩定的「計畫性供給」,農民的實質收益很難和出口成長劃上等號。
中國市場的貿易遊戲規則稱之為「隨行就市」,也就是買主決定市場多少錢將農產品售出,回頭決定了貿易商要用多少錢來收購農產品。舉例,前高雄地區的番石榴一公斤產地價格為六十元,出口一箱十公斤裝的番石榴成本就是六百元起跳(還不含中間利潤),面對一箱將近人民幣一百三十元FOB報價,沒有幾個貿易商下得了手。於是,轉向高雄以外的產區購買較為便宜的番石榴,然後再向對岸的「政策性採購客戶」說這是來自高雄的芭樂,又有誰知呢?
高雄的芭樂農民賺不到出口的利益;其他縣市的芭樂農民,根本不知道「中間商」把他們的芭樂,早已裝箱出口到對岸或其他國家去。這麼一來,不是每一位農民都知道自己賺的錢,有多少是來自國內市場銷售?又有多少是來自出口訂單?這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因為在臺灣生鮮蔬果的出口,卡在這些必要(或有人稱之不必要)的環節上,出口數字的亮眼與農民之間的實質感受落差,可想而知。

中國市場佔比太大
如上所述,多數農民的收益來自於國內市場的銷售,他們未必清楚哪一筆收入,是國內賺的還是出口賺的;同樣的,他們也不清楚是不是有中間剝削。農民沒有辦法「獨力完成」農產品的出口,中間「所謂的必要之惡」來協助他們集貨、分級、包裝、冷藏、運輸,這些費用都是必須的,也不能稱之為中間剝削。如何幫助農民利益如何極大化,才是問題重點。
政府大力宣揚農產品出口成績亮眼,仍不能忽略一個重要的事實,那就是生鮮水果部,確實對中國市場依賴度太高。當然,這個數字背後,固然也說明了自二○一六年小英政府上臺沒有承認九二共識,臺灣水果一樣賣得進中國市場,這一點,當然與韓國瑜市長在口水戰,數字也確實證明了九二共識與賣水果進中國之間,沒必然關係。特別是鳳梨、釋迦這兩個品項,幾乎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出口市場都在中國,這絕對是打臉韓國瑜市長的最佳證據,但也必須注意其後續的長期性風險。
與其放大解讀九二共識與水果賣到中國的關係,不如認真檢討這兩年下來,為何市場風險分散的工作,仍然沒有具體成效?大家都知道市場開拓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我們也不忍苛責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臺灣的生鮮農產品要和全世界的農業大國去競爭。但有一點必須承認的是,既然中國市場已經磁吸了臺灣的大量水果,就有必要去認真探討,背後政治性操作對農業生產的影響。特別是最近一再出現「從高雄採購出貨到中國」的出口模式,是否為政策性採購的借屍還魂,也是中共對臺統戰農民的陽謀,這些恐怕不是韓市長一句九二共識就可以輕輕帶過的。
總統蔡英文在她的臉書發文提到,「好成績不是靠口號,是來自政府和民間一起打拚」,讚農委會做了三件重要的事:一、幫忙打廣告:透過宣傳行銷、品牌輔導,讓臺灣好農產更有知名度!二、幫忙提升品質及技術:和工研院合作升級冷鏈技術,新鮮水果從包裝、庫存到運輸全程低溫處理,確保出口品質。三、幫忙開發多元市場:打造農產品外銷整合平臺,和外貿協會一起辦展宣傳,也和臺商組織合作打開通路,把臺灣農產賣到全世界。
這三件事,是真正的實事,如果每一樣都認真做到了,相信市場風險分散也就達成,也就不必再過度依賴中國市場。建立可長可久的常態性貿易訂單,農民對收益增加也才會真正有感。


來源連結

中國宣傳大戲再度上場 貨出去等於農民賺錢嗎?
二○○五年的兩岸情勢,對比十多年後的今天,依舊險峻。當年有一場石破驚天的「連胡會」被喻為兩岸融冰,也造就了臺灣水果銷往中國的熱潮;十多年過去,兩岸官方交流陷入停滯,但中共對臺統戰手法更顯細膩,特別是對中下階層農民的民心收買,沒有一日鬆懈。
無巧不巧的,新科高雄市市長韓國瑜競選口號「貨出去、人進來、高雄發大財」似乎與中共習總書記的最新對臺方針隔空唱和,媒體也證實了單單是福建平潭臺商就開出了兩千萬的訂單,採購高雄及南臺灣的農漁特產品。韓市長很聰明,深怕被冠上紅帽子,同一時間也大力推動東南亞與香港等其他國家的市場通路。但這一切的一切,只是政治人物的美麗海市蜃樓?還是真正可以落實到農民身上的利益?且看我們以下深入的專題報導。

平潭是個什麼概念
這回首先啟動臺灣水果(及其他農漁特產品)出口的是平潭臺商,不是過往的上海、北京或是廈門,但明眼人看得很清楚,這是為了要凸顯「中間流程沒有被其他不當『買辦集團』所壟斷」的一種「宣傳操作」手法。當天新聞斗大標題寫著「貨賣出去了!福建採購高雄農產品兩千萬 下午高雄港直送」,停泊在高雄港的臺北快輪,滿滿貨櫃裝載了來自高雄的農特產品,只需九小時便可快速通關抵達平潭口岸,展開銷售。
有趣的是,同一時間高雄市政府也發布新聞,表示外貿協會於香港舉辦的臺灣農特產品展,將採購高雄地區的棗子,證明了「貨已經出去」,接下來人進來、高雄就發大財了!
但,事情真的就如此簡單嗎?
首先,我們來看看平潭到底是個什麼概念?平潭島現在的正式名稱是「平潭綜合實驗區」,這是在二○○九年首先由福建省政府提出的一個配合「海西經濟特區」建設的「探索兩岸經濟合作新模式的示範區」。從二○○九年到現在將近十年的時間,臺商一度絡繹不絕前往投資,中國大陸國務院也將平潭特區列入「十二五」規劃中。
但現實上,平潭在經濟發展戰略上終究不可能取代香港,連超越廈門都還差得遠的情況下,臺灣一貨櫃一貨櫃的水果往平潭送,說穿了就是「借道而行」,經由平潭島再經陸路轉往中國其他市場。這樣借道而行就是避開外界農產品出口中國市場被「中間剝削」的一種宣傳效應,讓外界誤以為水果可以直接賣進中國市場。
簡單的說,平潭根本沒有夠大的市場胃納去消化臺灣出口的農產品,反倒只是借道平潭將臺灣的農產品轉運到福州之後,再分運到中國其他市場。這樣一種「不知買家是誰?不知買家如何銷售?」的出口生意,其所潛藏的風險——不知道自己的產品怎麼賣?賣給誰?怎麼看都是一件不可思議的事情!
這批約五百公噸的高雄農漁產品分裝五十五個二十呎(TUE)的標準貨櫃,幕後促成這次首航的「嵐台企業」與「企業家聯合會」執行會長陳曉蓁、華岡集團所屬的臺北快輪董事長洪清潭等人,過去均不是檯面上從事農產品貿易的臺商。如果說沒有中共中央政策的「指令下達」,這批產值約新台幣兩千兩百萬元,包含冷凍魷魚、秋刀魚等水產品,和鳳梨、火龍果、芭樂、蜜棗、西柚、蓮霧、楊桃、柳丁及高麗菜等生鮮蔬果的訂單形同「從天而降」,如何促成這批訂單也就是標準的「政策性採購」訂單。另,根據媒體報導,嵐台企聯會是由臺灣到平潭發展的企業組織,近年來與平潭企業家們合作組成聯合會,目前有近五百家企業會員加入。嵐台企聯會、華岡集團和高雄市政府三方均有信心,可望持續創造每年四點五億元新臺幣的出口產值。
問題是,國內的生產者要如何滿足這四點五億元的「農產品政治性採購訂單」?當天的首航新聞,又透露出不尋常的訊息!
高雄市政府當天發出的新聞稿中指出「韓國瑜、高雄市農業局、高雄市農會理事長蕭漢俊、農漁會,對於對岸企業界人士集體採購高雄農漁產品,都表示不太清楚,也強調此次採購未透過農會」。新聞稿還強調「以往農漁產品從出貨至運抵目的地至少要兩、三天的物流時間,對於保鮮期極短的農產品有極大考驗。這次中國大陸買主排除貿易商居中交易,直銷直送再經由快速遞送的流通運輸,可在最短時間內送達目的地,確保鮮度和品質」。
魔鬼藏在細節中。既然高雄市官方與農漁民團體都不清楚這次採購訂單怎麼來的,也沒有「介入」這次的採購買賣,那麼這群平潭商人出口的農漁產品,到底是向誰買的?更有趣的是,當天華岡集團總經理王仁杰說:「不清楚對岸是哪些企業採購農漁產品,但確定這次採購的農漁產品以高雄產出的為主」、「平潭企業人士採購高雄的農漁產品不會只買一次,以後還會陸續採購」。整個高雄農產品出口平潭,「貨品不知道哪些農民團體出貨、買家不知道是誰、也不知怎麼銷售」,這樣的「生意買賣」怎麼會是一件正常性的農產品進出口生意呢?
四點五億元是看得到、吃不到的畫大餅?還是一個可以持續性出口的生意?答案已經呼之欲出了!
同一時間外銷香港也傳出捷報,根據媒體報導二○一九年元月比去年同期成長兩成,農委會偕同貿協,協助臺灣水果外銷香港市場,當月出口貨櫃超過三百五十公噸,品項包括蜜棗、葡萄、火龍果、茂谷柑、番茄、椪柑、芭樂、楊桃等,出口金額超過新臺幣兩千兩百萬元。
這則新聞頗有與平潭出口一別苗頭之意。雖然這也是政府宣傳政績的必要,但依香港市場的銷售模式,透過展銷會模式達成訂單的成長,確實是一種有效的「短期性」效應,不過,關鍵仍在於「訂單的長期性與穩定性」。這一點也是農產品出口中國市場最大的不確定性——永遠不知道下一筆訂單是否會繼續——其根本差異就是香港市場的「超市通路買家決定市場訂單」,中國大陸則是「政治性的政策採購訂單」,這兩者最大的差異,也使得出口生意的模式是大相逕庭。
根據外貿協會發出的新聞稿,二○一八年十二月十一日在香港辦理的大型春節臺灣水果嘉年華會,「貿協香港臺貿中心」邀來香港重要的三大進口商及五大超市通路商,與屏東縣農會、林邊鄉農會、高雄市農會、美濃區農會、傑農合作社及疊溪合作社等六個農會代表採購座談,並進一步推廣高雄蜜棗、珍珠芭樂、美濃木瓜、屏東黑珍珠蓮霧及金鑽鳳梨、臺中東勢的茂谷柑、巨峰葡萄等臺灣冬季水果熱門品項。農委會也將與外貿協會積極持續合作,二○一九年會持續地將臺灣各農會各季節優質水果推展至全世界,頗有與「平潭模式」互別苗頭之意。
回到二○○五年連胡會開始的兩岸農業交流,就是一場「宣傳重於一切」的政治大戲,當時配合演出的單位,都是經過﹁政治性盤算﹂結果得出的對象,能夠在其中參與者都是過去對「兩岸農業交流有貢獻者」,抑或為「對兩岸農業交流統戰有實質效益者」。只是這場政治大戲後來走味,當時國民黨買辦集團壟斷了中國對臺農產品政策性採購的訂單,引爆了「太陽花學運」,終究在二○一六年的總統大選時遭致反撲。
時隔四年,當二○一八年民進黨在地方大選中潰敗,中共中央是否又啟動了「第二次政策性農產品採購訂單」?截至目前為止並沒有太明顯的「檯面上動作」,但可以看出中方在已經不信任臺灣的政黨、政治人物的情況下,決定找自己信任的「中間環節白手套單位」,這些新冒出頭的「中介團體」看起來打著臺商的外衣,以合法的農產品貿易生意,去掩護背後的政治性目的。就這一點來看,以中共中央對臺政策的一致是不會有太大的改變;或者說,這又是一種換湯不換藥的操作手法:過去,有雲林物流公司、高雄農業開發公司為中介角色,如今換成像是華岡集團這樣的新臺商,如此而已!
有趣的議題就是,這場新宣傳大戲,真的是完全做球給新任高雄市市長韓國瑜嗎?還是,中共對臺政策另有其高度,是為了「直指臺灣民心」呢?這個部分,且讓我們繼續看下去吧!


from 菜市場政治學 https://whogovernstw.org/2019/08/17/jiaojun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