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

Tuesday, 2 July 2019

一個政務官的自白

[Simon按:看見有朋友分享了這篇文章,而有網友懷疑作者是否真有其人。徵求他同意下,希望在這裏也分享一下,並補充一些資料,但願不同立場的朋友也能多角度思考。作者是我十多歲時就認識的好友,中學時代就讀不同學校,而因為不停拿「年年考第一」那一類無聊獎項,經常一起出現,然後他成為AO,典型up and coming的明日之星,畢業後依然定期見面至今。到了我們這年紀,要顧及官僚上司、生意夥伴、公司董事一干人等,自然有這樣那樣的顧慮,但我們這一代,還沒有再上一代精英那樣離地,始終有自己的獨立思考,在各自的崗位做同樣的事,這些不方便直接露面的有心人,其實還有不少,也許因為我們的思維很接近,人在江湖,互相很多事情都心照不宣。我問他是否真的希望share出去,唔想因為咁令佢守水塘。佢話,be water,just do it la。]


這注定是難以入眠的一夜,歷史會記住這一天。

我晚上十一時才從外地返港,電話標示超過四百個未讀的訊息。

原來「暴徒」、「激進示威人士」已經衝了入立法會會議廳,並佔領了一段時間,甚至塗鴉、破壞了一些陳設、相片。

至午夜,一大堆有權有勢的人士,也有普通的市民,都發聲明「強烈譴責」、「對暴力予以譴責」云云。當中,我注意到,有很多發出「譴責」者都曾經把《逃犯條例》修訂推至高峰,直至近日特區政府暫停有關工作才急轉彎,或多車連環相撞至胡言亂語。

一程三小時的機程,把我送回現實,仿如隔世。

我相信,沒有人喜歡訴諸流血、訴諸人命、訴諸破壞、訴諸武力。

眼前的畫面很容易令人反感。

但我覺得,有管治才能的人、以至普通市民,是否應該有一個視角,see things in some perspectives ,問一問為什麼事情會走到如此激烈?

冷靜一下。

問一問自己,我們是否只願意「強烈譴責暴徒」在電視畫面前的「激進」、「暴力」行為?

而我們會否有意或無意,選擇對制度的「暴力」予以最大的「寬容」、「包容」?

是不是一句又一句的口號「讓我們重新出發」、「放下身段」、「摒棄家長式管治」,或閉關只發表網誌,就已經解決了堆積因《逃犯條例》激起的社會矛盾?

為什麼示威者衝擊立法會?

如果立法會能有效以民主形式運作,主席不偏不倚,以議會的公平議事的程序表決社會事務的話,得到民心的支持,會否能阻止示威者以這極高的個人成本,包括冒險犯刑事罪,以宣示未能達致的訴求?

攪出一個大頭佛,二百萬人上街,柒出國際,所謂「政治官員問責制」竟然無人需要問責,無人下台,行會沒有總辭以負責任,大家互相祝酒加油,是不是一種「制度暴力」?

可悲的是,我注意到,網上有報導,有一位死守立法會會議廳的朋友説:「我爸爸都係逃避共產黨落嚟,話如果唔係前世殺人放火,都唔會落得今世嚟咗呢度。但畢竟香港係我成長嘅地方,我好珍惜呢度嘅自由同有尊嚴嘅生活,所以好想守護佢。」

尊嚴就是 dignity ,但沒有人太在意他的話。我們安坐家中,是否最容易可以做的,就是跟隨行會、政府、警方、民建聯、經民聯「譴責暴力」,而「暴力」單指毀壞公物衝擊場地的激烈抗爭?

管治從來都是一種藝術。

歷史上,我未見過有改朝換代或大型抗爭,完全沒有激烈的行為。秦末陳勝吳廣、唐末黃巢、元末朱元璋、明末李自成等都是因民心思變,發起民變抗爭,以至推倒政權。法國歷史,1820、1830、1848 更是火紅的年代。都是「官迫民反」。

我不需要為任何人辯護,我亦無資格。我只想大家停一停,想一想,點解個社會當今之世要瘋狂到要迫到年青人、抗爭者走到這一步?要如此爭取國際社會的關注?

你可能會問,其實他們可以把意見寫下來,交給政府考慮便可以。或者可以去月球遊行,總之不要破壞香港社會或者金鐘一帶的安寧。

「管治」(governing),就是要令所有人並存互不傷害,co-existing without killing each other。除了立法會的尊嚴外,管治者願不願意思考推動制度上走多一步,制造公平空間令人妥協,把「制度暴力」減至最低,令社會多一分共容,少一分勇武,就算在不民主的制度下也對市民的「尊嚴」(dignity)有多一分尊重?

既然《逃犯條例》修訂已不推行,連民建聯都對「撤回」不持異議,點解唔係呢個位「放下身段」,果斷「撤回」?

今晚的局面沒有人想見。耐人尋味的是(或者我知道的訊息不足),在多重警力下,示威者似乎進入大樓後,就可輕易走入議事廳,這些佔領的畫面是否其實也是某種政治計算,不如方便取巧地讓「暴徒的暴力行為」,掩飾議會、政治體制的「暴力」呢?

三條人命,而我們是否仍然選擇麻木不仁,照舊嚮往歌舞昇平,熱烈地彈琴熱烈地唱慶祝回歸二十二周年?而所謂的「聆聽」,也是否只限 comfort zone 一堆千夫諾諾?

如果我們不想做魯迅《藥》中所寫的茶客,眼看華老栓買人血饅頭,而對夏瑜被害莫不關心;那麼我們可否多想一步,see things in a wider perspective,問一下是誰攪到今天官迫民反的局面,是誰應負全部政治責任,你或者就能明白或體會更多。

至少讀歷史的人,應該有這視角。

作者為政務官,分享於個人Facebook,授權轉載


from 也是這裡,也在這裡~ http://ktoyhk.blogspot.com/2019/07/20190702-a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