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

Friday, 26 April 2019

空仓为什么这么难?

来源:
港股那点事

今年一月份开始,看空者不断被打脸,冷嘲热讽,承受了巨大的心理上和收益率上的压力。顶不顺的,就有人默默翻多,或者默不作声躲起来读书周游世界。

做多的声势在3月下旬美联储转鸽的那一刻获得了决定性胜利,全球央行中最坚硬的那块石头也终于软了。这两天,伴随着美股再创历史新高,多头取得了历史性的伟大胜利。

命运斗转,福祸相依。

随着4月步入最后的阶段,到今天为止,本周沪深两市已经连跌4天。满仓梭哈者笑容逐渐消失,而前期一直看空的人,方今脸上开始绽露笑容。

然而即便如此,许多人仍然是难以做到看空做空。恐怕真的要等到看着自己的账户收益由红转绿,绿肥红瘦之时,才会发出无尽浩叹:

临涨方知空仓难。

从1月初到现在,A股已经涨了4个月,虽然享受了大好春光,但却可能透支了全年的红利和涨幅;接下来,如果能在这个位置震荡,已经是宅心仁厚;但如果不是震荡呢?还记得五穷六绝七翻身吗?

其实,就在前几天,有几个迹象表明了政策对于市场的态度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第一:4月中旬的两次宏观经济会议传出了政策收紧的预期;

第二:美国乃至全球市场一些潜滋暗长的趋势正在酝酿。

变盘将至,请君当心。

1

4月12日中国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一季度例会上报告中,再度出现“把好货币供给总闸门”、“不搞‘大水漫灌’”、以及“保持广义货币M2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要与国内生产总值名义增速相匹配”等提法,这措辞方式与维持了9个多月的宽松政策相比,明显显得严厉了许多。央行此举意在打出货币政策边际收紧的预期,试探市场反应。

4月19日,中央政治局会议,也透露出了同样的信号,比如提出“结构性去杠杆”,以及“房住不炒”、“长效机制”等内容。

两次会议中关于经济、股市、楼市、以及金融市场的定位和提法,与此前相比,确实是严厉了一些,然而着实把大家吓得够呛,去看看走势,这轮下跌也正是从19日后的第一个交易日,22日开始的。

事情到此并不算完,后来央行仍然出来坚持说“从来都没有搞大水漫灌”;但《证券时报》还觉得不够力,又发了一篇《货币政策工具不会刀枪入库》,给市场吃定心丸的用意,呼之欲出。

好巧不巧,4月24日,一笔2674亿的TMLF横空出世,人们马上又开始说“呵呵,身体是最诚实的”。然后又有人拿“国家意志”说是,认为国家要上科创板,怎么会让股市跌。

中国股市向来特立独行,股民也沾染了这种气质。任何一件事出来,永远有两种人,第一种叫做“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信了”;于是,第二种人就叫做“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不信”。

事实上,信也好,不信也罢,看看市场,就知道了。就像昨天晚上,史玉柱到底是不是被抓了呢?Who knows?反正截止今天上午,巨人网络(2558.SZ)没怎么跌。

而这两个会议的消息出了之后,本周已经连跌4天,今天还放量大阴线,你却偏要说没有收紧不该收紧不会收紧……那我只好告诉你:不管你信不信,反正市场信了。

2

至于“放水”这件事,作为一个长期观察货币政策与货币市场的人,不得不说很多投资人永远只看得到公开市场“投放”,而看不到“到期”和“回笼”。说白了他们只看到放水而看不到收水。非傻即坏。

就事论事而言,央行的确是从来没有大举实施宽松,更没有大水漫灌,总量把控一直还算比较平稳。但另一方面,结构性的“抽水”和“调水”却一直在做。



这张表我们就可以看出,到期回收的是“7天逆回购”,而投放的是“1年期TMLF”,而且根据央行文件得知,这笔TMLF是三年期,逐年续作。TMLF是商业银行为定向支持中小微企业而向央行做的票据贴现业务;因而用通俗语言翻译,等于说,把短期的水收回,同时投放长期定向放水。这样做,用行家的话讲,就叫“结构性去杠杆”。

如果还有人说是“大水漫灌”,我只能表示两个字:服气。

其实结构性的操作还有很多,从去年年中就开始大规模地做了。第一是去年6月份的MLF抵押品扩容,第二是去年8月份的窗口指导商业银行购买地方政府债务。其实广义来讲,去年4月以来一直在做的“降准置换MLF”,也是一种结构性的操作。

再来看看货币量,M1和M2。M1增速扑街,是今年1月份的事;而M2相对则是平稳降落,维持在8左右很久。M1代表企业存款,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所谓的“产业资本”,这个魔性的词儿在最近几个月大热。回归分析可以做做,M1和上证的相关性高达70%。

而M2就是广义货币,放没放水M2说了算。M2在8附近趴了一年多了,所以基本没有放水。如果再做细一点,把公开市场投放和回收拉一下,可以看出,最近两三年,几乎回收和投放是持平的。

这么看下来,货币政策与流动性投放,其实不能用简单的“放水”和“不放水”来评论,三年以来,严格意义上讲,大规模的放水是没有的,结构性的“调水”则一直存在。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一直没有大放水,刚刚过去的三个月,2019一开年,为啥股市说涨就涨起来了呢?

3

中国老股民常说,A股就是企业的提款机,这话不无道理。当企业钱多的时候,资金从企业流向股市;当企业缺钱的时候,资金从股市流向企业。

2018年之所以股市大跌,排除贸易战和美元升值的因素之外,很大的内因是金融去杠杆将企业获得融资的途径切断,企业没有钱,要还债、要发工资、要付应付款……这些钱从哪来,只能从股市来。从股市来钱的方法无非两个,第一是卖股票,也就是减持;第二就是把股票抵押了还钱,股权质押。而这两个我们在2018年Q4和2019年刚刚过去的三个月中都看到了,2018四季度是股市大跌导致股权质押爆仓高潮,而2019年Q1则是减持高潮。

因此股市涨跌,单看放水与否,便是不科学的。股市和货币系统一样,也是一个池子,放水只是股市的进水口,只看进水口不看出水口,怎么行?

从2017年以来不断收紧的不是货币政策,而是企业从金融体系获取资金的途径。

所以,从时间点上来看,证监会“三不管”的公告发了,“支持民企”的座谈会开了,各地驰援上市公司“纾困基金”成立了,市场就基本上止住跌了。怎么支持,无非就是给钱或者给政策,给政策就是让别人给钱。有钱了,就不用跟股市拿了。

经过这一轮兔起鹘落,聪明的资金突然看到,A股的估值已经跌到这么残这么便宜了,于是就开始买买买,炒尤夫、炒恒立、炒市北……这就有了第一轮的垃圾股炒作。如果说这波行情分为三个阶段,那么启动阶段一定是去年11月份开始的这第一轮。

但随后,叠加美国加息预期松动,换来全球资金的风险偏好提升。随后A股跟着走了第二轮,以北上资金流入为主导的估值修复行情。至于3月4月的行情,是属于国内机构和散户进场,这第一轮的行情,就或许走到中后期了。

所以,总结起来,过去三四个月的行情,归结为三点:第一是国内金融去杠杆的压力松动;第二是美国加息预期出清,全球资金风险偏好提升;而第三则是人心思涨,股市上涨的赚钱效应吸引更多资金进场。

请注意,讲到这里,这一轮行情与基本面毫无关系。一句话,止跌,估值修复,加赚钱效应。

这三大因素促成的行情,估值修复,修复完了可能就结束了,能不能有溢价,那要看市场的意愿。而赚钱效应这个东西,本身就有自反性。当太多人都为了同一个目的杀入股市的时候,一点点风吹草动,之前的小伙伴就成了对手盘。

除此之外,此前驱动全球资金risk on的底层因素也在发生悄然异动了,体现在两方面,第一是油价,第二是美元。

4

油价(美油)已经回到65附近,而美元指数逼近100,创2017年中以来新高。

美元虽然是各国政府心目中的宝贝儿,但却是全球金融市场的大敌。美元上涨被西方金融界称为“死亡之旅(Death March)”。任何时候美元持续上涨都会给其它国家带来冲击。

美元的压力,伴随着12月份美联储转鸽预期,以及3月份转鸽落地,表面上暂且偃息。但是有一个基础性逻辑仍然没有变,那就是美国经济基本面,依然强势。

目前美元升值的内驱力仍在,那么它对其他货币构成的压力就仍在。这也就是为什么美元可以在美联储确认不加息之后反而一路震荡走高的原因。美国强劲的基本面是根本因素。

与之相比,中国的基本面就要松一点了。经济仍在探底过程之中,而上市公司盈利暴雷、以及债券违约仍然高发,只是暂时被如火如荼的股市转移人们的注意力罢了。两国的汇率由各自利率决定,而利率最终则取决于经济基本面。

中国的货币政策前三个月已经释放了不少流动性,同时财政也花了不少钱了,控制赤字的压力又起。

现今,美国一众上市公司的一季报已经披露的差不多了,大抵是超预期的。这两天美股也创了新高。至于美国的货币政策,两个因素决定,第一是经济基本面,包括非农、GDP等数据;另一个就是通胀。美国人人都开车,因而通胀跟油价相连。

如今油价盘桓又起,几乎回到了去年10月份下跌之前的位置,对美国的通胀构成的压力并不小。几大因素统筹起来,说不定美联储下一轮议息会议又会转鹰了。

当然,我们描述的是趋势,结果只是大胆预测。

5

眼下,五一劳动节临近,我们的股市已经辛勤地为我们的收益劳动了4个月,涨了四个月,就算是跟着大盘,也有接近30%的收益,那么会不会取一部分收益的钱出来,犒劳一下自己呢?

行情走到现在这个时候,市场的不稳定因素开始显现,基本面的、心理的、交易层面的、国内的、国外的、还有政策的……技术上、人性上,都应该适度减仓,落袋为安。

趁着假日,让自己的资金也休息一下,放空自己,放空仓位。莫要等股市跌了之后空叹息,为何空仓这么难。

from 博谈网 https://botanwang.com/articles/201904/%E7%A9%BA%E4%BB%93%E4%B8%BA%E4%BB%80%E4%B9%88%E8%BF%99%E4%B9%88%E9%9A%BE%EF%BC%9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