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

Monday, 4 March 2019

金正恩越南訪問 朝鮮會選擇什麼樣的開放道路

鄧聿文
獨立學者

注:本文不代表BBC觀點和立場。

特朗普和金正恩的河內峰會意外收場。本文不討論峰會,首先關注的是,為什麼選在越南舉行?

一種具有相當共識的看法是,特朗普想要引導金正恩向河內看齊,後者曾經和華盛頓也是敵人,但兩國建交後,現在發展成為戰略合作伙伴關係,美國資本大量投資越南,後者經濟呈現蒸蒸日上之勢。特朗普想告訴金正恩,如果平壤以河內為榜樣,棄核發展經濟,也將像越南一樣,成為全球資本追逐之地。

還有一種稍帶陰謀論的看法就和中國有關了,這種觀點認為,美國選河內作為特金會的地點,是要把朝鮮變成一個親美國家。這樣,南有越南,北有朝鮮,美國通過兩個共產主義的小兄弟把老大哥中國夾在中間,在戰略上形成對中國的鉗制之勢。

不排除美國有這樣的意圖,但這可能想像大於現實。特金會選址河內,與其說是特朗普看中了越南這個「寶地」,不如說是遷就金正恩的需要。就特朗普而言,除中俄外,大概全球任何一個國家都可以作為舉辦特金會之地,越南並非首選。但金正恩受到的限制就太多了,西方國家不一定喜歡金正恩去(可能也不歡迎特朗普),而且歐洲路途太遠,他的專機飛不了那麼遠,再租中國飛機又不願意,身邊的國家看來只有一個蒙古適合,但蒙古的接待條件不太理想,東南亞國家除馬來西亞外,和朝鮮的關係都還不錯,可也是遠距離飛行。相對來說,也就只有越南最合乎條件。靠近中國,又是社會主義國家,一路上有中國保駕護航,安全上有保證。我認為這是金正恩選擇越南的主要原因。

那麼他是否還有學學越南經濟發展模式的考量?在特金會後,金正恩對越南正式訪問兩天,他上台已經7年多,除了四次訪問中國以及去年到新加坡外,至今尚未對其他國家進行過訪問,所以借這次峰會,順便考察越南,有為朝鮮取經的意思在內。但這個「取經」是否意味著金正恩要以越南為榜樣,學習越南的革新開放經驗,將來走越南式的改革發展道路,還有待觀察。儘管去年金正恩在南北首腦會談中曾對文在寅說,他「願意借鑒越南模式」。

為什麼金正恩不太可能學習越南的經濟發展模式?一句話,兩者國情有很大不同。雖然朝越同為社會主義國家,有著相同的意識形態,但無論從政治體制和經濟結構來看,都差異明顯。越南政治體制中最高領導層的「四駕馬車」架構形成了一種互相制衡的態勢,黨的總書記不能一權獨大,雖然本屆越共已經打破這個架構,總書記和國家主席一肩挑,權力有所增強,但總的來說越共總書記的權力受到很多制約。越南政治體制中還有一個別的共產黨國家沒有的突出特點,就是以胡志明市為代表的南方集團和以河內為代表的北方集團,前者壟斷了經濟權力,後者壟斷了政治權力,兩者大有分庭抗禮之勢,所以也有人擔心越南今後會不會分裂成北南兩個國家。

朝鮮是一元化領導體制,國家權力壟斷在金正恩個人手裏,其權威黨內無人敢挑戰。從政治體制層面說,金正恩是否對越南模式感興趣,是要打問號的。

當然,外界所謂的金正恩學越南模式,更多指的是在經濟領域的改革和開放,而非政治。然而,即使是經濟,兩國也有很大差別。越南1986年搞革新開放時,模仿對象是中國,越南之所以要模仿中國,是因為只有中國這個榜樣可學。但即便如此,越南用的是「革新開放」而非照搬中國的「改革開放」,這裏不僅是字面含義的差異,更是發展道路的差別。總的來說,越南的「革新」小,「開放」大,總體偏重開放。越南學中國發展外向型經濟的經驗,但外資在越南經濟中所佔比重比中國更高,2017年達到70%以上,越南經濟基本被外資控制。這與越南的國情有關。越南是在上世紀70年代中才統一的,之後和中國又打了一仗,其經濟結構中國企比例本來就不高,另外,也沒建立完整的工業體系。

然而,越南有區位優勢,南部在統一前實行的是資本主義制度,因此,在革新開放後,利用區位優勢大力進行招商引資,發展外向型經濟。在外資帶動下,最近幾年保持了較快發展速度。尤其是去年中美貿易戰後,大量原來在中國的外企包括中國本土企業,遷往越南,致使越南經濟發展強勁。但由於外資在國家經濟中的比重過大,真正創造的價值和財富被外企拿走,導致國家經濟實力和工人收入增長不快。越南的總人口接近一億,2017年其GDP尚不到毗鄰的中國廣西省七成,而後者的人口只相當於越南的1/3。

相對越南,朝鮮的工業基礎更加薄弱,效率更低,朝鮮是公有制的天下,私人經濟基本絶跡,外資也很少,人口兩千多萬,國內市場狹窄,迴旋餘地不大,如果學越南過度依賴外資,以朝鮮國有企業的競爭力,估計一夕之間都會死光,對朝鮮政權而言,這無疑是一個非常大的威脅。此乃金正恩為什麼到現在對改革開放還猶豫的原因。但朝鮮又不得不開放,不開放國家肯定沒有前途,而要開放,必須先棄核。因為不棄核,朝鮮只能永遠處於封閉狀態,由於地緣政治的惡劣,沒有外資敢大規模進入朝鮮。所以對金正恩,他現在面臨的還不是學誰的問題,而是在棄核和開放之間的利弊權衡,以及如何開放的問題。

他最後有可能會選擇開放而放棄擁核,這是朝鮮唯一的出路。但棄核有一個過程,第二次特金會意外沒有簽署協議,表明朝鮮的棄核比外界想像的複雜得多。

在完全棄核前,金正恩很難實行有力度的經濟改革和開放。而即使朝鮮棄核開放,金正恩在開放的力度和對外資的選擇方面,也會小心翼翼,因為朝鮮公有制的低效率,金正恩必須考慮和防範改革和開放對整體經濟的衝擊及由此帶來的對政權的威脅。他會考慮在可控的前提下試探,中國舉辦特區的經驗可能會被效仿。




from BBC中文網 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world-474154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