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

Friday, 30 November 2018

蔡子強:一次大戰的戰爭面貌

近日碰上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一百周年,記得三年前二次大戰結束五十周年,我湊興寫了幾篇關於二次大戰的軍事文章,碰上這百年難得機會,這裡容我再寫寫一次大戰的軍事,分析一下這場歷時四年多的戰爭中,陸戰、海戰、空戰的特色和面貌。


陸戰:血腥、消耗、鬱悶的溝壕戰

德軍一開始採納了著名的「舒利芬計劃」(Schlieffen Plan),捨棄正面入侵,反而取道比利時,迂迴從北面對法國發動奇襲,包抄法英聯軍背後。起初十分成功,迫得聯軍全線撤退,德軍一度兵臨巴黎城下,但最後關頭,聯軍在馬恩河戰役(Battle Marne)反攻成功,擋下德軍兵鋒。之後,雙方挖掘戰壕對峙和固守,戰況從此陷入僵局。德國首相貝瑟曼霍爾威格(Theobald von Bethmann-Hollwerg)曾經豪言戰爭充其量只會打四個月,結果落空,仗足足打了四年,且是極為血腥、鬱悶的消耗戰。

陸戰的主要形式從此成了陣地戰。戰場上,由戰壕、帶刺鐵絲網、地道、機槍、火炮等,組成縱橫交錯、綿延不斷、兩層以至三層的陣地。在這些銅牆鐵壁般的陣地之前,敵方士兵的衝鋒陷陣,往往是送羊入虎口,結果是一排又一排的士兵,於未曾衝破對方防線前已在陣前倒下。於是,戰場成了雙方陣地的對峙,中間是滿布彈坑、士兵屍體的一大片荒涼地帶和人間煉獄,而戰爭則演變成不斷吞噬雙方士兵生命的消耗戰。

克敵制勝的方法之一,就是繞過和包抄對方陣地的側翼進攻,因此,雙方都只有把陣地不斷延長,最後北至比利時海岸,南至中立國瑞士,長達 380 哩。戰況以陣地戰對峙,膠著達四年之久,雙方都為此精疲力盡。強行突破,往往帶來死傷枕藉,在著名的凡爾登戰役(Battle of Verdun),德法的拉鋸戰,讓雙方死傷達兩百萬人,釀成著名的所謂「凡爾登煉獄」。

比起二戰以坦克發動機動戰和「閃擊戰」(Blitzkrieg)的痛快淋漓和馳騁千里,一戰的溝壕戰可謂異常鬱悶,付出數以萬計甚至數以十萬計傷亡的傾力進攻,往往只能換來數哩甚至數百碼的前進,戰況長時間陷入僵局。

雙方都嘗試引入新武器來打破僵局。德軍在 1915 年 4 月於比利時境內伊普爾斯(Ypres),首次使用了毒氣,但卻沒有取得決定性戰果。英軍則在 1916 年 9 月,在索姆河攻勢(Somme Offensive)中,首次使用了坦克,那是麥克一型(Mark I),但當時因數目太少故障太多(投入了 58 輛卻只有 36 輛達陣,且最後不是被敵方炮火摧毀便是陷入溝壕和泥沼),亦不能為戰爭打開局面。但到了戰爭後期,聯軍在攻勢中已經可以投入數百輛坦克,收效也大得多,例如 1917 年的康布萊戰役(Battle of Cambrai),便投入了 378 輛坦克,突破了對方防線並取得戰果。但始終要到二次大戰,坦克的作用才發揮得淋漓盡致,並在陸戰中取得主導地位。


海戰:艦隊失色潛艇冒起

一戰爆發,背景之一是德英兩國爭雄,而讓英國最感威脅的,是德國要挑戰其海上霸主地位。德國在普法戰爭及統一後,國力與日俱增,除了歐陸之外,也覤覦海外,於是實行擴建海軍,這便威脅到英國,尤其是其「兩強標準」,即其海軍戰力必須大於世界第二和第三兩強加起來,遂觸發兩國海軍競賽。英國當時建造了劃時代、裝甲厚、火炮大(12 吋口徑)、速度快、噸位是當時戰列艦兩倍的「無畏級」(Dreadnought)戰艦,並在 1906 年下水,以為可以一鋪「show hand」,德國會知難而退。不料德國卻奉陪到底,甚至寧願擴大基爾港(Kiel)、運河,和船塢,都要容納這種龐然巨物,建造德國的無畏級戰艦,甚至要噸位更大、炮火更強、裝甲更厚。於是海軍在「大艦巨炮主義」下展開競賽,但直到開戰一刻,德國海軍的規模與英國比仍未可同日而語。

但開戰後,望眼欲穿的雙方艦隊主力交鋒卻並沒有出現,大部份時間德國戰艦都被封鎖於一隅,唯一例外是 1916 年 5 月尾的日德蘭海戰(Battle of Jutland),這是史上最大規模的海戰,英德兩軍分別有 151 及 99 艘戰艦參戰。當時德國主力艦隊企圖突圍,闖出駐地基爾港,並誘敵之一部接戰,企圖以局部優勢制敵,但卻遭英國識破,並以艦隊主力截擊,結果一夜決戰並沒有分出決定性勝負,但德國艦隊卻被迫退回港內,直到戰爭結束前再無強行冒險突圍,於是也再無決定性的海戰。因此,日德蘭海戰是一戰中唯一一場雙方艦隊的主力交鋒,其餘乏善足陳。所以,一戰中海戰可謂失色,並不像二戰般出現了珍珠港、中途島、菲律賓海(Battle of the Philippine Sea)、萊特灣(Battle of Leyte Gulf)等多場雙方投入艦隊主力交鋒的經典海戰。

德國的戰艦並沒有發揮預期作用,反而另一武器卻在海戰舞台嶄露頭角,那就是潛艇。英國海軍勢大,對德國進行了海上封鎖,讓德國面臨嚴重物資短缺,德國以牙還牙,靠的當然並不是龜縮了的艦隊,反而是潛艇,甚至不理美國警告,進行了「無限制作戰」,對所有協約國和中立國的船隻發動攻擊,曾經一度令英國斷絕了糧食供應,但卻福兮禍所倚,最後美國因警告無效,而在 1917 年 4 月參戰,扭轉了戰爭局勢。但無論如何,從此潛艇在海戰嶄露了頭角,擔當重要角色,直到二戰時仍然如此。


空戰:只有零星飛機戰鬥

至於空戰,比起海戰更不值一提。當時距離 1903 年萊特兄弟(Wright brothers)發明飛機才十年,發展仍十分有限,都是笨重的雙翼機,且數目很少,難當大任。空戰都只是飛機間偶爾發生的零星戰鬥,在開戰初期甚至發生過機師用手槍射擊敵機的原始一幕,直到戰爭中後期才有所改變,如把機槍安裝在飛機上、發展出專門用作轟炸、戰鬥、偵察的不同機種,並到 1917 年才逐漸以編隊作戰取代零星、獨行俠式的空戰。

總的來說,一戰時飛機仍只是陸軍的輔助性兵種,並不能獨立成軍,且輔助角色十分有限,除了偵察任務之外,便只協助陸軍掃射和轟炸敵軍陣地,或投下宣傳單張,且並無大編隊作戰,作用十分有限,並不像二戰時般,在德軍「閃擊戰」、英倫三島之戰、美軍對德國和日本進行的毀滅性「戰略性大轟炸」,以至太平洋海戰等,都能擔當主要角色。


蔡子強
中大政治與行政學系講師,香港公共知識份子

from 也是這裡,也在這裡~ http://ktoyhk.blogspot.com/2018/11/20181121_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