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

Wednesday, 31 October 2018

玩忽數據刻意誤導的作風熟令致之?

勞工及福利局局長羅致光近日指出,有些人在評論政府政策的時候往往誇大數字。他還說不知道這樣做是「刻意」、「惡意」、還是「純粹創意」。

要評論政府的政策及其他社會事務,有時確實要訴諸數據。就算是理念之爭,如果能夠提出有力的數據資料,也可以加強說服力。理性決策就更應該要有足夠的科學數據,以保證公共資源會得到善用。對於文化體育,衛生醫療,公共福利等等,便不能只看數據,也要看是否達到一些其他人文及社會效果。

社會要如何發展,政府要進行那一些基建,有時確實不一定要完全只看數字,也要看其他因素,例如是否公平合理,是不會帶來難以挽回的損害,是否昭視某些重要的社會價值。

近期有一些數字確實令人感到疑惑。而且,類似這樣的數字偏差,可以說是越演越烈,問題最嚴重的似乎正正在於政府。

《施政報告》突然提出要把建議中的填海規模擴大到1700公頃,與開發土地工作小組一年多以來的諮詢基礎差別很大,也與政府自己提出的2030+ 規劃完全不一樣。特首面對市民提問時,除了提出「長遠需要」及「土地儲備」兩個較為空泛的說法作為理由之外,就再提不出有說服力的理由,也說不準新提出的出自什麼規劃基礎。或許局長也可以先嘗試了解一下,這是「刻意」、「惡意」、還是「純粹創意」。

高鐵又是一例。政府對於乘客流量的評估可以說是一改再改,而且嚴重誇大。當初要說服市民接受這個項目的時候,就要對乘客量作出最樂觀的估計。每天會有八萬多人會乘搭高鐵這個數據,首先便是來自政府。當年除了用這個數字來說明這個投資物有所值之外,更一再保證可以透過營運來收回成本。但到了高鐵落成之後,政府便改變口風,一時就說這樣的政府基建項目是社會投資,不一定要以收回成本作目標;另一時就說,雖然不一定能夠達到原先計算的乘客量,但這條鐵路帶來潛在利益就難以評估。

剛通車才不足一個星期的港珠澳大橋就更明顯了,情況如出一轍。大橋開通之後頭四天的車流總量,還未達到原先預期的一天流量。

對於這些工程落成之後能夠產生的效益遠低於評估數字,政府就總有另一種說法。運房局長陳帆說,在開通初期可能需要時間觀察,市民也要時間去適應。這種講法起碼令人還能夠保持一種期待,也不能說這個說法沒有道理。

但港珠澳大橋開通之後,每天的平均流量低於預期中的最低估算數字,政務司長竟然說這是「預期之內」,這就真的令人感到十分摸不着頭腦了。「低於預計中的最低使用量」,竟然是「預期之內」,那這個「預計的最低使用量」是如何計算出來的,政府提出這個數據還有什麼意義?又有什麼目的?再者,那個原先向市民公佈的使用量估計,是不是只是拿來開玩笑,還是想搵香港市民笨,或只是想在立法會申請撥款時蒙混過關?

要說服市民、要導向輿論、要尋求立法會撥款的時候,政府總是會把這些項目的使用量大幅度高估。當每一個大型項目都是如此的時候,難免令人懷疑這樣的誤導是刻意的。

另一方面,政府又總是會對這一類大型項目的成本作最樂觀審慎的估計,絕不誇張。在提出項目的早期,每一項都是成本效益甚高的社會投資,每一項都是本小利大,物有所值。但在興建的過程中,涉及的建築開支便會因為各種各樣的理由不斷上升,然後便一次又一次向立法會要求追加撥款。反正洗濕了個頭,加上立法會內的建制派從不介意自己放棄在公共財政上的角色。工商及部份專業界別的議員也樂見政府大灑金錢,讓他們代表着的利益集團及背後的金主可以大做生意。

結果是無論最終會否變成大白象,總之肯定就會是大花筒。差不多可以肯定,類似的情況會在未來的填海工程中重蹈覆轍。

面對民生及福利議題上,政府的態度又是另一個180度的轉變。政府往往以一套把待宰活雞「塞滿雞籠」的邏輯算到最盡。結果是任何類似的規劃,安老院也好、醫院床位也好,出來的結果都是做極都唔夠,市民總要作長時間的輪候,絕對不會如高鐵或港珠澳大橋一般出現大程度的服務承載能量過剩。

以安老服務為例,香港安老院舍不足的問題,80年代初已經出現。但幾十年來政府做咗啲乜?以前的社會福利規劃指標,直到1998年政府取消社會福利五年計劃之前,似乎都沒有加大力度追回短缺的想法。還要順水推舟,催生了一個要不斷妥協服務標準來遷就基層長者需要及有限支付能力的私營安老院市場。不到政府想要大規模填海,幾十年來幾時曾經聽說過政府開發土地的時候要把安老服務的需要計算在內。到政府想大幅度填海,就把安老服務拖落水。政府難道看不到安老服務幾十年來的短缺數據?這又是刻意、惡意、還是純粹創意?

不單是安老服務,其他社會服務全部都是雞籠邏輯,業界全部都是做到捉襟見肘,服務對象全部都是要接受極之基本甚至低於基本尊嚴水平的服務。這些都是眾所周知的事實,政府幾時有照顧過市民的感受和需要?

大白象成本就不斷低估,然後要不斷增加撥款;大白象出來之後,效益量便要不斷向下調整,總有冠冕堂皇的理由。要大規模填海不需要為數據作說明,耗盡財政儲備也在所不惜。民生福利事務就有資源不足的理由,總是難以持續。

這樣偏頗的雙重標準,如此不一致地引用及詮釋數據,又是「刻意」、「惡意」還是「純粹創意」?

看來這樣的誤導及數字上的偏差,不單只是出於無意或純粹創意,而且更可能根本就是刻意。對香港的各方面數據,掌握得最清楚的其實就是政府,也只有政府才有能力作較為精準的政策評估及推算,數據有偏差往往也只是權力不對等及政府資訊缺乏透明度的結果。

政府帶頭,建制陣營就做應聲蟲及傳聲筒。但一到涉及他們自己及界別的利益,他們就照板煮碗,跟足政府的玩法。

所以政府要設立最低工資,他們就說會有幾千間茶樓食肆會執笠,十幾萬員工會受影響;政府說要研究標準工時,他們就說會令商界損失每年幾百億;政府說會增加有薪產假及侍產假,他們就會說全港三百幾萬打工仔,每年會多十幾廿萬排隊生仔,搵老闆着數。現在政府以納稅人的錢,承擔293億來逐步取消強積金對沖機制,他們就說25年的過渡期內,會令商界多支付幾千億的薪酬。嚇你唔死都笑死你!有乜辦法?上行下效,有樣學樣。況且殷鑑不遠,政府近幾經常在做同樣的事。

所以這樣的「刻意」、「惡意」或「純粹創意」的誤導作風,就算不能完全歸咎於政府,但確實是政府在「有意無意」間把這種作風引導了出來,政府也不能推卸推波助瀾的責任。

原文刊在蘋果日報


from [香港獨立媒體] https://www.inmediahk.net/node/1060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