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

Tuesday, 25 September 2018

劉細良:【讀書好】中西軍事力量消長的背後:《火藥時代》

歐陽泰《火藥時代》從軍事技術角度分析近代中國落後的原因。

【讀書好】

每天看電視新聞,很大機會看到中共軍演,耀武揚威,宣揚大國崛起。中國人對軍事實力有一種情意結,因為他們深信近代中國的屈辱史,是源自軍事力量不如西方,英國艦隊東來,以船堅炮利打開了大門,而香港割讓亦成為屈辱記號。

鴉片戰爭時清軍還在用明朝年代的火繩槍,英軍已經用更快更準確的燧火槍,清軍在用袁崇煥年代的紅夷大炮,而英軍已使用榴彈炮。由於近代軍事力量比不上西方,大家就開始探討究竟為何發明火藥的中國人,卻沒有發展出先進的火藥武器,稱霸全世界呢?今天介紹一本關於中西方軍事技術「大分流」的作品,書名叫《火藥時代》(The Gunpowder Age),作者是歐陽泰(Tonio Andrade),他上一本著作《決戰熱遮蘭》,重構鄭成功打敗荷蘭人取得台南的故事,已經指出中國的軍事力量在明末十七世紀並不遜於西方。他認為我們經常受誤導:火藥是中國人發明的,但他們並未應用在戰爭上。而追尋這種蔑視軍事科技的文化根源,大家會認定是儒家思想誤人,只重道德文章,忽視自然科學,重文輕武。


軍事決定一切

歐陽泰的研究顯示中國自宋代已廣泛應用火藥於軍事用途,經過幾百年後,火藥才流傳到西方。東西方軍事技術消長,歷史學、社會學及文化史家均從「競爭國家體系」理論去解釋,此理論認為因歐洲分裂為多個彼此對立的國家,他們面對一種優勝劣敗的競爭壓力,迫使各國不得不改善自身的政經與軍事結構。相反中國是個大一統帝國,這讓中國人欠缺實驗精神及改革動力,導致國家發展停滯。

其實,中國所謂大一統只是假象,統一王朝建立後一樣存在激烈的種族國家對抗、競爭,而中國軍事技術曾幾何時曾領先全球,在一三五𤳙到一四五𤳙年的元明過渡期期間,中國戰事頻繁,步兵部隊變得越來越仰賴火器,而且與同時期的歐洲相較,火器的使用率不僅較高,也更有效率。明初的軍事政策規定,每十位士兵至少要有一位持有火器;到了一四𤳙𤳙年代的最後三、四年間,此一規定已經提升到十人中有三持火器,而歐洲則是要到一五𤳙𤳙年代的中期才達到此比例。明朝才是世界史上第一個「火藥帝國」。

一四五𤳙年開始,中國軍事模式改變了,東西方開始走上不同道路。從一四五𤳙到一五五𤳙年,中國戰爭少,而戰事強度也減弱,軍事革新的速度亦因此減緩。而歐洲在同一時期,卻剛好因為戰事日趨激烈,規模越來越大,軍事革新得以加速。到了一四八𤳙年,歐洲的各類火器都已經遠遠優於中國的火器,所以當一五𤳙𤳙年代初期,葡萄牙水手將槍枝帶入中國,中國人見識到其優越性能,才開始仿造歐洲槍枝。歐陽泰稱那個時期為「小分流時期」。

分水嶺

歐洲歷史在十八、十九世紀是巨變,而中國相反卻進入了清朝大和平時期,中國軍事革新慢了下來,而歐洲卻不斷加速,除了威力更強的新式大炮、火器,還有軍事組織、結構與戰術的大變革,十八世紀就成為了中歐雙方在武力上的「大分流時期」。真實的原因並非是因為中國儒家守舊、重文輕武,而是沒仗打,沒有必要建造更大威力的大炮,對付白蓮教、天地會,有機動性強的步槍已足夠,而邊疆草原民族戰爭,又何需攻城大炮。歐陽泰為儒家官僚平反,認為他們敢於應用火器、改良技術,絕非保守頑固之徒。阻止軍事科技進步的不是儒家思想,而是大清帝國承平日久下出現的僵化、腐敗、欠缺創新的體制。

半年前中共智囊認為中國核心競爭力已超越美國,當時已經令人失笑,由二戰至今這七十多年來不斷通過實戰革新軍事技術、組織及戰術的國家,就只有一個:美國。而四九年後中共打了多次敗仗,這幾年習近平還揭出軍隊大規模貪腐行為!這是東西方軍事技術第二次大分流時期。內地聲稱自主研發的手機晶片是造假、互聯網瀏覽器則是抄襲產品,還談甚麼軍事技術研發。其實,今天的共黨官僚比昔日帝國儒家官僚更不堪。




劉細良


from 也是這裡,也在這裡~ http://ktoyhk.blogspot.com/2018/09/20180914_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