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

Tuesday, 13 February 2018

《华尔街日报》药不能停:中国1月新增人民币贷款创新高

中国金融机构1月份新增人民币贷款规模创历史新高,政府防控金融风险的努力已促使融资活动从影子银行转向传统银行。

中国央行周一公布的数据显示,在社会融资增长整体放缓之际,1月份新增人民币贷款同比上升43%,达人民币2.9万亿元(约合4,600亿美元)。

包括银行贷款、债券和其他形式的非银行贷款等各种信贷的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人民币3.06万亿元,同比下降17%,银行贷款在所有新信贷中的占比为88%。

经济学家和分析师表示,银行信贷意外上升主要是因为,银行按照监管机构的要求,将贷款记回账上,因此不是新一轮政府刺激。同时,在获得其他形式融资的难度加大之际,企业从银行贷款的意愿也有所增强。另外,中国金融机构通常会在年初发放更多贷款。

北京大学经济学教授Christopher Balding称,无论你怎么看,这绝对都是一个巨大的数字。1月份新增的人民币2.9万亿元贷款几乎是2008年新增人民币贷款总量的60%;中国在2008年推出了庞大的刺激计划,防止国内经济受到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

1月份新增人民币贷款规模远高于经济学家的预期,并凸显出决策者们的政策平衡难题。此前接受《华尔街日报》(The Wall Street Journal)调查的经济学家预计中国1月份新增人民币贷款2.15万亿元。过去两年里,中国债务不断膨胀,国家主席习近平和他的经济决策团队把去杠杆视为经济政策的一个核心任务。不过,在中国领导层仍追求高增长目标的背景下,国企和地方政府继续通过举债来实现扩张。许多人认为中国政府制定的增长目标过高。

中国政府内部越来越多的决策者开始意识到,实际上中国不可能在不影响增长的前提下降低负债水平或停止对银行贷款的依赖。因此,中国政府在今年的经济蓝图中弱化了“去杠杆”目标,用控制债务增长取代了过去两年把去杠杆作为一大任务的说法。

面对席卷全国几近疯狂的地铁建设热潮,最近几个月中央政府叫停了相关新建项目,其中包括内蒙古总造价40亿美元的两个地铁项目。

麦格理集团(Macquarie Group)中国经济学家胡伟俊(Larry Hu)说,有了这些决定,加上其他一些旨在控制地方政府借款的举措,今年中国的债务增长有望放缓,这进而可能导致经济增速进一步放缓。

胡伟俊说,如果决策者们仍想维持高增长,将不得不增加政府投资,但是这将与他们的去杠杆努力背道而驰。

中国的金融业关系盘根错节、日益复杂,各种风险也随之而来,到目前为止,监管机构一直把重点放在防控相关风险上,尤其是针对银行表外业务的盛行;所谓表外业务,即银行和外部金融公司合作,将贷款移至资产负债表之外,然后以高收益理财产品的形式向个人储户销售。这种策略在中小型银行中间尤为普遍,不仅帮助银行释放了资本,也让延长贷款期限或发放新贷款变得更加容易。

但是相应的债务也在累积,致使金融系统更易遭受流动性枯竭等形式的冲击。为遏制相关风险,监管机构自去年起要求银行清理表外贷款,缩减短期借贷的规模,并采取更加严格的风控措施。

在这些措施的要求下,银行不得不将贷款移回资产负债表,不少银行开始担心,万一贷款形成坏账,恐怕没有充足资本作为缓冲。许多中资银行对旨在控制银行表外贷款的资管新规有抵触,一个关键原因就在此。

某国有银行驻华北的一位高管称,现在银行的日子真的不好过。

相关日志




from 墙外楼 https://www.letscorp.net/archives/1285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