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

Monday, 12 June 2017

西非国家为何讨厌中国渔船?

来源:
BBC

中国沿海渔获减少之际,远洋渔船越走越远。

中国所有海域正在伏季休渔之际,西非国家塞内加尔(Senegal)扣押了七艘涉嫌在塞内加尔水域内非法捕涝的中国拖网渔船。

路透社引述塞内加尔海军说,海军巡逻舰艇在南部卡萨芒斯(Casamance)沿岸截获这些中国籍渔船。另据当地媒体报道,海军舰艇将渔船押往首都达喀尔(Dakar)。

这已是西非地区两个月内再次截获大批涉嫌非法捕涝的中国渔船。几内亚、几内亚比绍与塞拉利昂接获环保活动组织绿色和平(Greenpeace)举报后扣押了七艘渔船。

学术杂志《海洋科学前沿》(Frontiers in Marine Science)曾指出,非法或无监管捕鱼活动每年为西非造成23亿美元的经济损失。



西非对渔民来说有多吸引?

指挥这次巡逻任务的海军上校马拉(Karim Mara)确认,渔船是在星期五(6月9日)被截获,船上载有中国籍渔民,还有他们所雇用的几内亚(Guinea)和几内亚比绍(Guinea-Bissau)渔工。

马拉上校并未向路透社记者透露更多信息,包括具体的被捕人数和渔船的具体身份。

不过,非洲西部大西洋海域一向是世界数一数二渔获丰富的海域,但工业化运作的拖网捕捞渔船彻底搜挖了海床,正导致区内渔业资源快速枯竭。

绿色和平(Greenpeace)抗议行动船希望号(Esperanza)上月公布,经过两个月巡逻,希望号船员先后排查37艘渔船,当中14艘为中国籍船只。绿色和平向几内亚、几内亚比绍与塞拉利昂(Sierra Leone)举报其中七艘船的违规违法问题。

希望号在这次“非洲的希望”调研与巡航行动中辅助寻访各国渔业执法部门采取了拦查行动。绿色和平称,希望号也发现有两艘欧盟成员国渔船在该海域违规作业,包括载运鱼翅。

一些被查处渔船载有鱼翅和濒危物种,被依照相关偷运法规惩处。

在4月中的一次巡查中,两艘违规捕捞中国渔船各被几内亚政府罚款26.5万美元。

领导巡航行动的帕维尔•克林克哈莫斯(Pavel Klinckhamers)认为,被查出非法作业的渔船数目“高得让人意外,尤其是当这些渔船早就知道我们要来巡航的时候”。

希望号在几内亚水域巡航期间,绿色和平中国分部透露,船员无意间发现了一封3月10日由中国远洋渔业协会发给各远洋渔船的通知,要求西非海域的中国渔船“遵守相关入渔国家法律规定,配合相关入渔国家开展执法活动”。

声明说:“但很显然,这份正式的通知被一些在当地作业的中国渔船完全无视了。”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耿爽曾对5月份公布的巡查行动结果回应说:“我们已经注意到有关情况。中国政府一贯反对任何形式的非法捕捞行为,始终要求中资渔企坚持合法合规经营,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同时,中方希望有关国家能够文明执法,依法处理,保障中方有关企业和人员的合法权益。”

拖网捕鱼的过程中,许多渔民不想要的海洋生物也会遭殃上钓,称为“兼捕渔获物”(bycatch)。

兼捕渔获物也许会包括海龟等受保护物种,渔民将他们嫌弃的这些渔获倒回海中,过程也可能造成渔获死伤。

何以远渡重洋竭泽而渔?皆因家门前已无鱼可捞!

中国2017年的伏季休渔自5月1日展开,且首次把渤海、黄海、东海与南海四地的休渔期统一同步实施。

今年的休渔期被冠上热词“史上最严”。官方新华社介绍说,根据中国农业部对休渔制度的调整,休渔开始时间向前移半个月到一个月,总休渔时间普遍延长一个月;各类作业方式休渔时间均有所延长,最少休渔三个月。

报道引述农业部数据称,中国海洋捕捞渔民超过102.5万人、各类海洋机动捕捞渔船总数超过18.7万艘。

中国上百万人依靠海洋捕鱼维生。

2017年的中国沿海休渔期比去年更长。

农业部渔业局官员强调,实施伏季休渔制度,可以有效地保护海洋生物的产卵群体和幼生群体,增加补充群体数量,使主要海洋渔业资源品种得到普遍养护,并有利于资源群落结构的改善。休渔期间,农业部和中国海警局将严厉打击违规出海作业,套牌和涂改船名号,集团性违规、暴力抗法、安装妨碍执法设施、跨海区违规作业、使用违禁网具、渔业辅助船出海作业等行为,加强非法捕捞水产品罪等涉渔刑事案件的侦办力度。

休渔季节延长与中国城市居民对海鲜的需求持续增长不无关系。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去年发表的一份报告指出:

2014年,中国占全球渔获总量的18%

预测2030年,中国将占全球渔获总量38%,是其他地区的两倍以上

1974年,全球处于可持续水平的渔获为90%

2013年,全球处于可持续水平的渔获为68.6%

BBC记者去年走访几内亚时从当地渔民得知,中国拖网渔船到西非捕捞的热门鱼种是小黄鱼(yellow croaker;又称黄花鱼、厚鳞仔等),这本来是常见于黄海和东海的鱼种,如今得跑到非洲去下网。

今天在中国百姓餐桌上仍然常见的小黄鱼也许是来自千里之外的西非海域。

美国《纽约时报》上月初发表社评,批评包括中国渔民在内的过渡捕捞行为“害非洲挨饿”。

社评指出,该报曾于2008年报道过中国、欧盟与俄罗斯的拖网渔船如何残害非洲西北部海域的海洋生态,如今据其记者所见,主要捕猎者只剩下中国。

《纽约时报》同时引述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拉惹勒南国际关系学院研究员张宏洲说:“对于中国领导人而言,确保海产的稳定供应不光是为了良好的经济,也是为了社会稳定和政治正当性。”

社评提到,中国农业部官员也认定随心所欲捕鱼的年代经已过去,但中国“让人遗憾地”尚未签署联合国粮农组织的2009年《港口国措施协定》,落实渔船身份标示、追踪作业地点与渔获总量等措施。

“北京也许感受到了世界的非议,但它距离成为受威胁且并非不可枯竭的海洋资源一个负责任的守卫者,仍然任重道远。”

from 博谈网 https://botanwang.com/articles/201706/%E8%A5%BF%E9%9D%9E%E5%9B%BD%E5%AE%B6%E4%B8%BA%E4%BD%95%E8%AE%A8%E5%8E%8C%E4%B8%AD%E5%9B%BD%E6%B8%94%E8%88%B9%EF%BC%9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