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

Saturday, 27 May 2017

網路打壓未曾歇,緊鼓密鑼又一輪

作者:Sarah Cook

中國新的《網路安全法》將於今年6月1日生效。加上中國國家互聯網資訊辦公室(CAC)上月頒佈的管理辦法——其中包括針對新聞報導和評論——將使得中國這個已經是世界上最受嚴控的網路環境進一步收緊。未來的發展將取決於中國政府行動、民眾反應和國際社會意願之間的互動。

以往的經驗表明,政府強化管制的措施是不均衡和選擇性的,但最壞的情況可能包括以下三種:

第一,大規模封殺多種平臺的社交媒體帳號。這種情況一直時有發生。從2013年起,在新浪微博擁有上百萬粉絲的網路大V們的帳號遭到封殺。2014年3月,數十個分享時事資訊的微信公眾號被封殺或停用。最近一些記者和學者表示,他們的私人微信帳號被關閉。根據新的法律,有數百萬社交媒體帳號——哪怕是分享非政治性議題的資訊——將會受到審查。

第二,由於中國安全部門從互聯網公司獲得的私人資訊,將有越來越多的普通用戶遭到逮捕。從事國際貿易的人士和網路自由宣導者已經對《網路安全法》要求使用者必須將資料存儲在中國國內的伺服器上表示了擔心,這將使使用者的私人通訊更加容易被截獲或是被檢舉。

中國當局明確表示,他們將根據在社交媒體上分享和流覽的內容來關押普通民眾。自由之家在2017年2月發表的有關宗教自由的研究報告發現,一些法輪功追隨者因在微信和QQ等社交媒體發佈有關這個信仰團體和侵害人權行為的消息而身陷囹圄,還有一些維吾爾年輕人因觀看有關伊斯蘭教的網路影片而被捕入獄。上個月,山東人士王江峰因在微信朋友圈中提到「習包子」——這是習近平主席被禁用的綽號——而被判入獄兩年。

第三,新法律的全面實施將意味著政府對私營媒體公司和新聞門戶網站施加更多控制。國家互聯網資訊辦公室於5月2日公佈的《互聯網新聞資訊服務管理規定》大大限制了外國人進行投資和參與編輯的空間,比如要求主編必須持有中國護照。規定還提到了「特殊管理股」。現在美國攻讀媒體研究博士學位的原中國記者方可成指出,提供新聞服務的私營網路公司或許必須向政府提供這樣的「特殊股」,並可能要為政府在他們的董事會留一席之地。

這些條款反映了中國領導人試圖使網路新聞產業與國內的紙媒體和廣播電視媒體更加保持一致,而這些傳統媒體全部都歸黨和政府所有。

不過,還有一些中國的媒體觀察人士依然保持謹慎的樂觀,因為還不知道互聯網資訊辦公室是否真的會查封數以百萬計的微信、微博和QQ帳戶,或是將分享「無照」新聞的成千上萬民眾投入監牢。

同時,網路商業和新聞網站由於必須相互爭奪用戶,因此有可能繼續對新規定虛與委蛇並可能置若罔聞。2015年8月,在天津發生致命的化學品大爆炸之後,很多新聞門戶網站就爆炸原因進行了原創性報導,而即便是按照過去的管理規定他們這樣做在技術上也是不被允許的。

網民、技術人員以及他們的海外同仁,會繼續研發各種方法傳播有關一些重要議題的免遭審查的消息並保護使用者隱私。上個月,自由亞洲電臺報導,由於河北省和廣東省的地方政府加強監控公共Wi-Fi熱點,一個能為用戶行為加密的名為「WiFi萬能鑰匙」的免費手機應用程式被下載超過9億次。類似的還有,在蘋果公司被迫從它在中國的應用商店撤除《紐約時報》手機應用程式之後,相對不易被遮罩的安卓版手機應用依然下載無礙。

中國的互聯網依然是一個意見紛陳的空間。事實上,正是政府當局對這種局面的不安全感驅動了強化管控的最新舉措。「在網上,政府正在作困獸之鬥,」記者朱欣欣(音譯)說。「他們無法完全控制網上的公共言論。」

習近平主席正面臨政治和經濟的雙重壓力,這些壓力增加了他的執政風險。但恰恰是在各種危機時刻,中國線民往往對尋求真實信息表現出更強的意願。這種情況發生在2012年,其間發生了以重慶市委書記薄熙來為焦點的全國性醜聞;發生在2014年,當時正逢香港雨傘運動高峰,分享圖片的Instagram網站被遮罩;也發生在2015年的天津大爆炸之後。

所有對中國民眾能否獲取資訊感興趣的人——無論是外國政府、技術公司、民間社團或是普通民眾——都應該準備一些應變方案,並對那些能在關鍵時刻讓免遭審查的新聞進入中國的「翻牆」軟體和其他方法進行資助。

隨著今秋中共「十九大」的臨近,環境問題加劇惡化,和北韓推進它的核計畫,中國的下一個危機時刻或許隨時都會出現。



Sarah Cook是自由之家東亞資深研究分析員,《中國媒體快報》負責人,亦為自由之家最近研究報告《中國靈魂之戰》的作者。




from 香港獨立媒體 https://www.inmediahk.net/node/1049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