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

Friday, 27 January 2017

“雾霾”、“宪政”,中国当局的“不可描述”现象

中国网路上日前流传国家气象局发给各气象机构的信函,下令从1月18号开始停止雾霾的实况、预报、预警等服务,禁止使用“霾”、“雾霾”等字眼,一些气象机构只能改用“不可描述的天气现象”来称呼。无独有偶,由著名自由派经济学家茅于轼题字的一家餐馆近日也被摘掉“宪政面馆”的招牌。近年来,在中国网路上被屏蔽的还有“赵家人”、“茉莉花”等数万个“敏感词”。人民群众普遍使用的词汇怎么就成了阿Q头上的癞疮疤,皇帝身上的新衣裳?中共当局极力禁止这些词汇的使用反应出当权者怎样一种心态,又怎样揭示了中国当前的政治生态?英国作家奥威尔“思想可以败坏语言”的说法是否正在中国应验?
中国时事评论员长平说,将雾霾称为“不可描述的天气现象”,对情况的改善毫无帮助。唯有开放大众直呼“雾霾”、“六四”等词汇并进行讨论,才是正视与解决问题的做法。
网络时评人温云超说,官方文件写道,当出现能见度小于10公里的情况时,可据相对湿度按照“雾”开展预报预警工作。然而雾和霾是不同的,雾霾严重的北方省份的气象部门这段时间也未曾发布通报,可见这些部门也不愿将“霾”说成“雾”。
中国气象局说暂停霾预报预警是为了避免气象、环保部门预警等级不一致的现象。长平说,如果真的有不一致的现象,那更应该增加透明度,而不是加强对言论的管控。
温州宪政面馆老板陈宗瑶因为不愿意撤下招牌被批捕,罪名是妨碍公务。温云超说,“宪政”在中国原本是中性词,但从2013年起变成了敏感词汇,显示出官方在言论上日益收紧,这也是“宪政面馆”遭殃的缘故。
雾霾、宪政、民主,这些和民众生活相关的名词,触动了中国政府的神经,遭到当局竭力禁止封杀。长平说,人的创造力和自由度是一体的,一旦政治上受到限制,创造力必然会受到影响,因此中国民众不该有只要自己不使用敏感词汇,其他什么都能做的偏安想法。“宪政”两个字中国官方可以使用,却不许百姓点灯,扼杀了人民的基本权利,使用这些词变成了官方的“特权”。
温云超说,面对回避不了的字眼,官方常使用“替换内核”的方式,例如“民主”变成了“社会主义民主”。官方不希望“雾霾”两字被任何人使用,以避免引起全国民众愤怒,进而造成可能的政权崩溃。
有网友说,古有“掩耳盗铃”,今有“不可描述”。长平说,从中共建制以来,言论自由的打压一直存在,维稳体制也从未停止运转。无论中共未来的领导人是谁,只要体制不改变,钳制就会越来越紧。
温云超说,对当局来说,对内审查和对外封锁必须同步配合,控制才能滴水不漏。当局简单粗暴的做法,是因为说不过人民,官方平台也影响不了人民,这可以解读为统治能力被削弱的表现。
温云超说,专制政权是导致社会衰败的原因,政府占据了所有平台和资源的优势。在大环境没有改变的情况下,想通过劝导民众达到自我学习的觉醒,是不可能的事,也没有向好的可能。
中共一方面禁止民众谈论敏感词汇,但另一方面,国家宣传机器却又反复传送领导人或者赞美共产党的语言,“打铁还需自身硬”、“不许吃共产党的饭,砸共产党的锅”,这些都是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说过的。长平说,中共比其他专制政府聪明的地方,在于他们对语言的重视。词语就是力量,语言也会腐蚀思想,政府长期用扭曲的语言影响人民,民众一定要意识到这是对人民智慧的屈辱。温云超说,最可怕的是被洗脑而不自知,不但完全接受政府的洗脑还自我强化。
温云超说,中国的雾霾源于经济结构,但当局不愿面临大量失业的情况,因此对污染型企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人民在这种情况下只能自救,例如安装手机应用程序随时关注能见度,以免生理和心理都蒙受阴影。


from 博谈网 https://botanwang.com/articles/201701/%E2%80%9C%E9%9B%BE%E9%9C%BE%E2%80%9D%E3%80%81%E2%80%9C%E5%AE%AA%E6%94%BF%E2%80%9D%EF%BC%8C%E4%B8%AD%E5%9B%BD%E5%BD%93%E5%B1%80%E7%9A%84%E2%80%9C%E4%B8%8D%E5%8F%AF%E6%8F%8F%E8%BF%B0%E2%80%9D%E7%8E%B0%E8%B1%A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