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

Friday, 20 January 2017

脱欧后更“全球化的英国”:愿景和代价

来源:
BBC

英国首相特里莎·梅周四(19日)在瑞士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对各国政商精英发表讲话,设法澄清涉及英国“脱欧”的另一件事:英国将成为全球贸易领袖。

英国脱欧的主要论点之一就是摆脱束缚,独立自由地与全世界通商交易,成为更“全球化的英国”(A Global Britain)。

她对全球化现状的评判包括:

·全球化创造了人类历史上前所未见的巨量财富,但许多人感到自己并未受益,甚至受害。

·许多商界精英不守规矩,逃避税赋义务,推诿社会责任,没有设法让更多人分享增长和财富。

·反全球化趋势正在被那些擅长派系和恐慌政治手段的政治领袖所利用,因此需要全球精英来抵御逆流。

而脱离欧盟、欧洲单一市场和关税联盟之后的英国将成为“全球化的英国”,担当起国际自由贸易领袖的角色。

美好愿景

特里莎·梅本周公布“脱欧路线图”,澄清了一件事:英国肯定脱欧,退出欧洲单一市场和关税联盟,按规定两年内切割完成;假如英国经济要为“硬脱欧”付出昂贵代价,那就勇敢承担。脱离欧盟后的英国将独立、自由地参与全球化进程。

她还保证不久将公布针对英国经济痼疾的“产业战略”,以此确保脱欧后的英国“强劲、自信、开放”。

“后欧盟”时代的英国将具有税率低、繁文缛节少、贸易更自由等特色。在脱欧公投前的论战中,这个版本的英国被形容为“打了激素的新加坡”,充满活力、自由开放,能够跟欧盟和整个世界竞争。

严酷现实

反对脱欧的《经济学人》认为,这个愿景很美好,但问题是它在多大程度上能成为现实?

该杂志列出了几个关注点:

·严格控制移民。这与现代服务业对人员跨境流动迅速的要求会产生矛盾,高科技产业更需要人员跨境流动自由度和劳务市场的灵活性。

·英国争取一个新的“全面自由贸易协定”,包括基于不同行业不同安排的模式。有两点理由将挡住这条路。首先欧盟不可能同意给特殊行业特殊优惠准入;其次,如果欧盟同意跟英国达成此类协议,那么根据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定,它也必须给其他WTO成员国同等的优惠,包括中国和印度。

·脱欧后英国跟欧盟和世界53个国家的自贸谈判,将比梅首相所说的更费时、更艰巨。欧盟国家态度很明确,先离婚再谈贸易。加拿大跟欧盟的自贸协定谈了7年,英国与其他53个国家的贸易谈判也各有千秋。

·谈判破裂好过签“坏协议”。没协议意味着全靠WTO规则,不但涉及免关税、单一市场准入,还涉及汽车出口、生物制药、加工食品等多个行业的出口。欧盟也会感到疼痛,但欧英贸易只占欧盟GDP的3%,而英国对欧盟的出口占GDP的12%。

金融“逃亡”?

伦敦金融城从去年6月就因为“脱欧”带来的不确定性而感到焦虑不安。现在这种不确定性消失了,首相明言:谈不成就谈不成,没有协议好过签个坏协议。

英国经济今后两年将面临更多新的不确定性,直到英国完全彻底地与欧盟一刀两断。这个过程即使很痛苦,英国也必须忍受。

对于金融城的跨国机构来说,这就意味着它们为这一天最终到来制定的应急计划,现在可以变成行动计划,开始向欧洲大陆转移业务和人员了。

截止发稿时,金融城的各大银行公开立场如下:

·高盛(Goldman Sachs):首席执行官Lloyd Blankfein 对彭博电视表示,高盛在过去一段时间里在把“全球业务”团队迁往伦敦,但现在开始“减速”

·汇丰银行(HSBC):首席执行官Stuart Gulliver 对彭博通讯社表示,汇丰准备把1000名员工从伦敦迁往法国巴黎。

·JP摩根(JP Morgan):首席执行官Jamie Dimon 对彭博通讯社表示,看来流出英国的工作看来会比公司“希望的”更多。

·瑞银(UBS):董事会主席Axel Weber 对BBC表示,大约五分之一,即它在伦敦5000名员工中的1000人,将受脱欧影响。

·劳埃德银行(Lloyds):路透社引述消息来源称,劳埃德银行集团考虑在德国法兰克福设子公司,但尚未最后决定。

·巴克莱银行(Barclays):首席执行官Jes Staley 对BBC表示,可能会把部分业务迁到爱尔兰首都都柏林,或者德国,但他认为大部分业务将留在英国。

梅首相周四稍晚对BBC表示,已经与各大银行沟通,就(脱欧)对金融城的益处和未来前景进行了“十分积极的讨论”。


from 博谈网  https://botanwang.com/articles/201701/%E8%84%B1%E6%AC%A7%E5%90%8E%E6%9B%B4%E2%80%9C%E5%85%A8%E7%90%83%E5%8C%96%E7%9A%84%E8%8B%B1%E5%9B%BD%E2%80%9D%EF%BC%9A%E6%84%BF%E6%99%AF%E5%92%8C%E4%BB%A3%E4%BB%B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