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

Sunday, 18 December 2016

丁丁: 解放军抢夺美国潜航器, 是有目的挑衅吗?

“东风吹,战鼓擂,现在世界上究竟谁怕谁”,这句毛语录老得暴露年龄,但从眼下正在发生的国际现实看,它又俨然是中国与世界关系颇为传神的描述,至少在大陆舆论中如此。

12月16日,中国海军在靠近菲律宾苏比克湾的南海国际水域捞走美国海军一艘无人潜航器,令很多人瞠目结舌。

此次被中国捞走的LBS-G(近海战场感知-滑行者)无人潜航器,连发动机也没有,依靠海水浮力变化缓慢滑行。在NAVO(美国海军海洋水文办公室)滑行器运行中心的遥控下,它能在长达4到6个月时间内持续提供水文数据,通过“铱星”传回美国。这些数据将用于反潜战、水雷战、两栖战和特种作战的战术和作战行动。除T-AGS 60 级海洋调查船每艘携带5至10台以外,其它美国海军及其盟国舰艇也可临时携带。

LBS-G当然具有军事目的,终日盘桓着“谁怕谁”的不少大陆军迷,得知此事后立刻进入“战时状态”——只要服务于消灭敌人,一切行为都是天然正义而高尚的。于是,大陆舆论从措辞开始下功夫:LBS-G技术上应称为“无人潜航器”(UUV),但一些军事媒体,如著名民间军事网站“空军世界”就以“美军无人潜艇被中国截获,窥探我军潜艇计划受挫”为题报导此事,显然有意将舆论向“潜艇”这种杀伤性、进攻性武器平台引导。这类文章中仅凭LBS-G长航时、大航程的性能就断定“对中国南海的093、094(核)潜艇造成相当的威胁”。

海洋调查、海洋科研本身具有军民两用性质,历史上也多有海洋调查船直接执行军事侦察任务的先例,美军也极为重视获取中国潜艇情报,还正在发展包括全面攻防能力的水下战乃至“海床战”能力。历史上著名的,被朝鲜俘获的美国间谍船“普韦布洛”号(AGER-2)事件中,美国即以“辅助总体环境研究”(AGER)为掩护,由海军提供船员,会同国家安全局实施。但随着太空和远程技术侦察能力的提升,美国已完全可以在合法的太空、国际空域和水域搜集到所需的情报。《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虽然也禁止滥用领海无害通过权实施军事侦察,但无权禁止在国际水域的军事侦察,更不可能禁止民用科研领域的手段和成果用于军事。

中国同前苏联一样,也大量利用军民两用平台服务军事目的。从国际社会公开报导就不难发现,中国海军侦察船在2015年美国“环太平洋”军演中不请自来,贴身窥探。此外,中国诸多军用侦察机涂着“联合航空公司”的标志,中国引进的航空发动机等高技术产品,也经常以民用为名掩护军用。

在海洋环境科学领域,中国也以科研名义进口大批欧美海洋观测器材,参与课题,共享数据。比如,2000年启动,中国2002年参与的全球Argo实时海洋观测网中,全球现有的3829个Argo浮标,只有138个由中国投放。这种浮标依赖进口或引进关键技术仿制,中国在这方面的技术差距与获得技术的冲动,可以说是参加此类项目背后的重要目的。

可是,到了中国捞走美国潜航器时,狂热的民族主义好战舆论一口咬定“鲍迪奇”号是侦察船,国际社会英文报导中的“seize”也摇身一变成了理直气壮的“截获”和“扣留”。在他们眼中,哪怕远在菲律宾海岸,只要地理上在南海范围内,就是“地点敏感”、“闹到中国家门口”和“一开始就不善意”。这一整套说辞,对大陆很多公众极具蛊惑力。

但即使可以煽动舆论狂热,也不可不注意中国此举在国际上的无理形象。这一点也使外界油然而生更多疑虑——这次捞走滑行器,如果是中国最高层批准甚至精心策划的行动,在外交、法律、政治和军事上实在很难说得通有充足的动机和利益,足以抵消其代价和风险。

回溯类似事件的普遍特点,远至“银河”号事件、“南联盟炸馆”事件、“南海撞机案”、“无暇”号,近至中国军舰对日舰打开火控雷达、钓鱼岛撞船和对美军侦察机贴身桶滚等事件,中国高层或事前或事后,都有实现自身某种利益的明确意图,但事件中第一线具体行动的分寸和效果,决策者鲜有太大的把握。

在这方面,中国既有近年最高领导人抛开韬光养晦,“敢于有所作为”的明确要求和全面推动,有举国上下对国力信心爆棚、渴望对外强硬、打破美国霸权、争夺世界领导地位的野心,也依然有真正了解自身家底和国际局势,同时一心使本部门利益最大化的各地方、各部门。这些机构既有投机、煽动、利用狂热的一面,也有官僚、保守、僵化和逃避风险的一面。一句话,战略和实施之间的空隙,使得中国缺乏足够的远见、智慧、技巧和能力,来精心控制对外武力挑衅的分寸和效果。双方舰、机海上军演时的跟监、抵近侦察时的驱挤、人工岛礁的飞越和靠近中,直接站到世界对立面的中国,其实处在十分危险和尴尬的境地,对公认的现行国际规则“不承认、不接受、不执行”却又无力推翻,自己的一套主张不为国际社会接受,却又在国内骑虎难下。而假如抛弃这一套,就意味着无法向已构成政权根本支撑的民族主义交代。

在这种背景下,这次事件的起因也许更为复杂:比如一线部队确有较为敏感的(核)潜艇在“九段线”外,靠近菲律宾的敏感海域附近,从事侦察或演练活动,美军海洋调查船和无人潜航器的活动虽为民用性质并完全合法,但配合潜艇活动的中国海军潜艇支援舰仍如临大敌,过度敏感认为有必要通过有限的破坏活动给美军一个警告。有人可能自以为此一行动有理有利有节,其实闯了个不大不小的祸。

至于这种行动,因其在外交和法律上的代价不小,恐怕很难得到最高层直接批准,如此则只能大胆归因于近年来中国外交军事领域,特别是在对美关系的观念、原则、方针、政策、行动、权限和协调等方面,早已存在理性-激进、文职部门-军方、保持合作-针锋相对等多对内部矛盾。但凡近年详细观察中国外交军事领域,都不难发现这些矛盾的体现。而中国军队在内部不断强化战斗精神、实战化,为军事斗争做准备,同时在意识形态上与西方正走向根本对立,大有与敌对势力必有一战之势。在比社会还极左得多的宣传和教育之下,军队基层对实力盲目自信,陷入狂热民族主义情绪,蔑视和误解现行国际规则,其强硬渴望和挑衅野心,恐怕都不亚于军迷群体,而一线部队误判、请示/授权不足,或因敌对和紧张而冲动,均可能无法避免。

在美国候任总统特朗普(川普)借“一中”原则颠覆整个中美关系基本面的危机之中,中国在南海的此举当然容易被理解为针锋相对的回应。可是从谋略角度,我们看不出此举对中国有什么高明之处。只是,并不身处中国的研究者,可能还不敢推测中国内外政策早就进退失据了而已。

而且,不管外部形势如何凶险,随着中国国内近年的不断倒退,意识形态上的闭关锁国,只要不是擦枪走火,这些荒谬举动都可以在国内舆论中掩盖得天衣无缝。最近,中国国防部公布了日本航空自卫队战机本月拦截中国军机的视频,却有人在画面中发现其中的939号F-15J部署在北海道的千岁基地,不可能参加这次拦截,视频中还有部分画面来自2014年自卫队战机对中国军机的拦截。联系到国际国内的严峻形势,围绕台海、东海、南海等地军事紧张形势的炒作,越来越暴露出煽动工具的性质,却看不出有多少真正的军事收益。在一个官方新闻可以随意涂抹基本事实,在一个对任何确定的基本事实都能形成无知无畏的荒诞观点的社会,“谁怕谁”的想象力,也许还可以更尽情地发挥。

下一步,除非中国立即严控国内媒体“打鸡血”炒作南海事件,否则民意所向显然会是不归还美国潜航器,这将在国际上大为失分,甚至引起美军强硬回应;而一旦归还,则会在国内舆论中被极左和狂热民族主义势力斥为“软弱,政府被敌对势力渗透”,从而成为既失政治支持,又加剧国内政治撕裂的局面。

相关日志




from 墙外楼 https://www.letscorp.net/archives/113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