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

Tuesday, 20 December 2016

卢峰:中国楼市泡沫成瘾 习大大也改不了

九十年代的时候,香港地产界人士施永青先生曾以「中国地大勿博」形容中国的房地产市场,意思是说内地疆土辽阔,土地潜在供应无限,楼价没有甚么升值潜力,值博率低,入场投资损失机会大于一切。但此后市场发展让施先生这位地产界老行尊跌破眼镜,特别是近十年内地楼价辗转上升,一线城市如深圳、上海楼价不但直逼甚至超过香港,楼市也出现香港那种长升长有甚至只升不跌的非理性亢奋,以至已把军、政、经大权一手抓的中共总书记习近平在刚结束的经济工作会议把楼市泡沫视为头号及长期经济风险,需要以长期措施应对,还提出「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作为指导思想。

跟香港楼市相比,内地楼市的疯癫程度其实有过之而无不及,楼价跟一般人特别是年轻人收入的差距只有更大,投资的疯狂程度则更厉害。几个月内地某新楼盘开售就出现逼爆售楼处大门的盛况!更厉害的是不管北京领导层如何调控,如何三令五申防止房地产泡沫,内地楼市顶多冷却一段时间又卷土重来,而且升势更猛烈,更不受控,逼得内地政府一再出招如限购、收紧楼按等。可新一轮「辣招」威力顶多大半年左右又因为不同原因放弃或名存实亡,令楼市重拾升势,而且升得更厉害。

楼市亢奋利益太多 下不了手

最近一年内地楼市就在去库存的口号下重生,一线到三四线城市楼价都急速反弹至历史高位,结果令习大大要把明年经济工作重点放在防止泡沫爆破危机上。

为甚么北京这样强控制的政府,有这样多的政策工具却不能驯服内地楼市的非理性亢奋?原因很简单,因为涉及的既得利益太多,对经济增长以至地方政府收入影响太大,北京根本不可能重下杀手,令调控楼市始终处于「讲就凶狠做就有心无力」的困境,令楼价长升长有的神话不断延续。

楼市涉及巨大既得利益说的不是个别中央、地方官员的问题,而是整个制度的问题。自从拼经济、拼GDP成了官员、干部的重要考核后,省市各级官员无不希望交出成绩以展示自己有为。楼市或房地产发展涉及从银行到建筑到销售服务到原材料开发等多个不同行业,对经济增长的刺激作用甚大,省市GDP指标固然容易超额完成,地方政府也会因楼市蓬勃带来包括地价、税收的大量收入,形成一片好景。

对民众特别是有储蓄、有办法的人而言,楼价上涨带来的财富效应也相当厉害,导引出的消费力不容忽视。年前内地楼市低迷就令消费市道哀鸿遍野。既然房地产发展能带来令人沉醉的好景好梦,从官僚到企业到银行到个人投资者都不想梦醒,都不会愿意戳破楼市泡沫。在这样的情势下,即使中央领导以至经济专家如何警惕楼市泡沫爆破或推出甚么猛招也不管用,即使出了招也不能持续,因为过不了多久大家就会因为怕痛而放宽控制,令楼市回暖,楼价回升。

长期调整拖垮经济 政局动荡

试想想,楼市一旦来个长期调整,各行各业都会受到冲击,GDP会因为投资、消费萎缩而大幅回落,在泡沫及经济增长中隐藏的各种问题包括垄断、利益输送、效率低下等问题都会原形毕露,并且急剧恶化,把整体经济拉进泥沼,久久不能复原。

日本九十年代开始的衰退与停滞虽不能说完全由楼市、股市泡沫爆破造成,但它肯定是重要的破坏力量。若果类似的情况在内地发生,经济层面的损害只有更严重,引发的政治后果包括动荡不安更是难以估计。在维稳及保住政权优先的考虑下,内地政府怎么可能真正下决心动手整顿不健康的楼市呢?

习大大的确权倾全国,也爱摆出强势态度,但楼市安危不但影响整体经济发展,更事关政治稳定及中共整个管治集团的福祉,即使他也不敢痛下杀手,顶多在头几个月摆出强硬姿态压一压,一年半载后又回复热火朝天的炒卖状况,甚至变本加厉,直至银行、企业、业主的债务负担过多爆煲为止。

的确,「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只是,内地经济长期依赖楼市泡沫的「好景」,已形同「瘾君子」一般,习大大的豪言壮语也不管用。

镜像链接:谷歌镜像 | 亚马逊镜像

相关日志



from 
墙外楼 https://www.letscorp.net/archives/113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