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

Friday, 19 August 2016

美国之音:害怕陷入流动性陷阱或使中国债务状况恶化

中国决策者一方面要寻找刺激经济的办法,另一方面又要面对五千多亿美元的巨额坏账。这两个问题让决策者们感到捉襟见肘。

金融官员担心,要刺激经济增长就需要注入更多资金,结果可能会加重债务危机,陷入所谓的“流动性陷阱”。这样,银行的刺激措施就无法刺激经济。

设在柏林的墨卡托中国研究所的研究员曾林说:“现在是中国的关键时刻。央行否认存在流动性陷阱的问题。但近期数据显示,私企正在囤积现金,不愿投资。”

中国政府的解决方案是推动国有企业增加基础设施和工业项目投资。要求银行为国企的大规模新投资项目提供资金。

曾林说:“政府试图为国有企业的新增投资提供补贴。我猜测,会允许国企借更多的资金以支持这些新项目。”

曾林预期,在今后的几个月里,中国银行业的不良贷款或坏账的总量将会持续上升。

解决方案有问题

官方数据显示,累计坏账总量为3170亿美元。但独立分析员认为,若严格按照国际会计标准来估算,坏账的总额可能已超过5000亿美元。

这个数字不包括另外一批总额达7540亿美元的贷款。监管机构担心,其中部分贷款也会变成坏账,所以这批贷款一直被列在观察名单上。大多数情况下,这些贷款的借贷者出现还贷违约的问题,他们在借新债还旧债,指望寄将来解决问题。

坏账预计将会增加,因为政府推动国有企业,包括有严重亏损并在旧贷款上有违约行为的“僵尸企业”。很多公司预计也会在新贷款上出现违约。

经济研究机构“凯投宏观”的高级经济师朱利安·埃文斯-普里查德告诉美国之音说:“任何维持‘僵尸公司’继续运作的政策都会阻止资源流向效率更高的的行业,损害增长潜能。”

然而,政府不太可能接受这种忠告,反而会要求银行以更低的利息向这些僵尸国企提供更多的贷款。

中国农业银行的首席经济师向松祚告诉财新网说,很多国企都会利用这些低成本的资金购买理财产品。

鸵鸟式政策

埃文斯-普里查德说:“银行和监管机构依然不愿承认坏账的真实规模,不从正面解决问题。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似乎在鼓励银行忽视这个问题,并鼓励银行继续为这些问题公司提供新的贷款。”

他还说:“过去几年的经济放缓增加了贷款者的压力,造成违约数量的上升。”

中国的决策者们可能会陷入“左右为难”的局面。政府可能会为了避免信贷危机而采取孤注一掷的措施,对银行进行资本重组。普里查德说:“但是这种政策会提高政府的债务水平。”

痛苦的选择

政府让资产管理公司购买和处置有毒资产的做法已经被证明会给银行带来很大的痛苦。在2015年,它们只收回贷款价值总额的32%。而在2014年,这个比率是43%。贷款回收率的下跌代表着经济正在衰退,也代表资产管理公司不愿承担这么大的风险。

中国的资产管理公司越来越多地按照市场规律经营,因此要求更多的折扣才愿意购买坏账。

埃文斯-普里查德说:“这对资产管理公司来说是合理的,尤其是在当前中国经济前景转弱的情况下,但这同时也会增加银行的资金压力。如果贷款违约金额继续增多,这么低的贷款回收率对银行来说是不可持续的,最后只能让国家超标准增加注资解决问题。”

大部分不良贷款都会交给中央政府建立的四家资产管理公司处置。

这些公司分别是:中国东方资产管理公司、信达资产管理公司、华融资产管理公司和长城资产管理公司。

它们提供的金融服务范围包括坏账支持的证券,以及与债务相关的金融衍生品期货,部分公司还会从银行得到贷款抵押的土地使用权,并将这些土地在房地产市场上转售。

镜像链接:谷歌镜像 | 亚马逊镜像

相关日志




from 墙外楼 https://www.letscorp.net/archives/109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