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

Tuesday, 2 August 2016

易宪容:金融监管全面升级,8月股市同样无运行

对于中国股市,全社会从上到下,无论是中央政府还是一般民众,对它仍然抱有很希望,希望发展中国股市来降低整个金融体系的风险,特别是中央政府更是希望以更多的直接融资来替代间接融资,以此来降低中国目前过高的债务风险,甚至于有人把这理解为化解当前中国债务过高风险最主有效的途径。

对于如何来发展中国股市,我的一个朋友就说得很明白,只要市场能够做到信息完全公开化,能够做到公正、公平、公开及时地把信息披露出来,中国股市的发展就根本没有多少问题。但是股市信息如何才能公开透明呢?用什么来保证呢?是政府的力量还是市场的力量?如果是政府的力量,那么如何才能塑造一个政府的道德人来保证。如果不能够塑造政府的道德,那么又如何能够让政府做到让信息公开透明呢?如果是市场的力量,那么股市的市场化信用从何而来?

我当时就指出,如果事情真的是这样简单,那么近30年的中国股市也就不会大起大落,早就发展与繁荣了。中国股市之所以无法发展出一个现代化的成熟市场,问题出在哪里?其实根本上就在于无法建立市场化的信用来代替当前盛行的以政府隐性担保的信用。而市场化信用无法确立,中国股市要得以发展与繁荣根本就不可能的。对于这点,无论是刘士余主席上任后,还是中共中央十八届六中全会罕见提出要抑制资产价格泡沫都对此有了新认识。中国金融监管的全面升级不仅在于如何来防范市场风险,更重要的是要确立中国金融市场的市场化信用。

7月27日,中国银监会下发了被称之为史上最严厉的《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意见征求稿)》,中国A股立即大跌,上海综合指数立即失守盘绕的近2个月3000点的支持位。当天上海综合指数收盘跌1.91%,最大跌幅达3.66%。深圳成分指数27日收盘大跌4.45%,最大跌幅达5.5%。7月28日,两市同样还在下跌,直到下午才有所反弹,收盘与前一个交易日基本持平,但成交量大幅萎缩。这些也说明了政府的监管一出手,中国股市立即震荡与下跌。而政府的监管出手,不仅在于如何让市场资金流入市场更为规范,更在于流入的资金能有人承担责任。

而且,从今年5月以来,中国金融市场的监管已经全面升级,比如中国银监会、中国证监会、中国保监会都相继出招,都出台了修改或出台了相关的监管条例与办法。比如,6月份中国证监会修订了《证券公司风险控制指标管理办法》,7月又发布了《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私募资产管理业务运作管理暂行规定》,目的在于打击2015年夏季曾引发股灾的资金杠杆。中国证监会出台的其他政策与法规还有遏制炒作热点题材、收紧借壳上市、打击内幕交易和信息披露违规等。政府希望对中国股市进行全面整顿来确立市场化的信用。

7月底中国保监会也开始加强保险公司股权信息披露,近日来又传言要摸底保险公司资产配置与资产负债管理现状,评估风险管理能力等,以便全面防范保险业的金融风险。

有人认为,这是政府各监管部门正在落实执行十八届六中全会所提出的要全面抑制资产价格泡沫让中国金融市场的监管风暴升级,从而让政府的三大监管部门同时出手相关政策来防范金融风险,但本文认为则不是这样。因为,当前中国的资产泡沫主要是在房地产市场,中国的股市、债市及保险市场会有一些泡沫,但这些市场不存在资产泡沫过大的问题。中国金融市场最大的问题还是市场化的信用没有确立问题,特别是股市。中国金融市场的市场化信用不能确立,这个市场要想走上健康之路是不可能的。

比如,当前中国股市最大的问题就是市场化的信用没有确立,市场的信用完全由政府担保或隐性担保,在这种情况下,不少市场的当事人根本就不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而是偏好高风险行为,这样可让其行为的收益归自己而把其行为的成本则转移让社会来承担。在这种情况下,中国股市岂能不会内幕交易和投机炒作盛行、违法违规严重?所以,当前监管层正在改善相关的一系列市场规则,并通过这些市场规则来促使市场化的信用确立。而股市市场化的信用确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它是中国股市自我修复的最为重要的方面。所以,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内,中国股市将有更多的市场规则修订,整个金融监管将全面改进与完善。这将有利于降低中国股市再次出现暴涨暴跌发生的概率。在这种情况下,8月份的股市肯定会无运行。

还有,从国内外的经济形势来看,更是会强化8月份中国股市无运行。因为,从国际来看,英国脱欧后,全球市场的震荡与冲击还在发酵,各国经济更是处于低增长的挣扎中,这些都会严重影响中国对外出口。尽管当前中国的经济增长看上去不低,但是中国经济增长下行的压力并没有缓解,特别是如果中国政府有愿意要抑制房地产市场泡沫,那么下半年中国的经济增长压力更是会大,民营企业投资更是会减少。这些都将严重影响中国上市公司的业绩,影响中国股市运行。所以,对于8月份的股市,投资者不应有太多的乐观态度。

镜像链接:谷歌镜像 | 亚马逊镜像

相关日志



from 墙外楼 https://www.letscorp.net/archives/108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