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

Monday, 20 June 2016

RFI:京办南海论坛学者意见如不中听下次不再获邀请

大陆一位知名的国际法专家说,任何学者在北京主办的南海主权法律座谈会上如果坦诚道出己见但却又提出令北京不快的建议,他们都不会再被邀请出席座谈会。南华早报引述这名拒绝姓名见报的大陆专家说,他在三个月前发现了这个现象。

这位学者说,该次座谈会是由政府旗下一个智库举办,目的是企图拉拢各方的法律专家,支持中国对抗国际仲裁法庭即将就菲律宾的南海主权申诉作出的裁决,而这项裁决普遍被认为将对北京不利。

这位学者说,一名中国外交部资深的官员在座谈会上告诉应邀出席的国际法律和国际关系专家,中国政府对一切的建议都持开放的立场。他说,他于是立即发表了有违中国官方立场的意见。

报导引述这位专家说:“我说,由于政府在这个争议上一早就采取了对国际法庭的仲裁不予接受的立场,因此如果要透过司法途径取得胜利,实属一条死路。”他说:“身为一个法律专家,我只不过说明,一旦你拒绝在法庭上申辩,你就几乎赢不了这场官司。”

这位专家因为恐怕受到报复而拒绝姓名见报。他说,中国政府应该开始计划如何应对国际仲裁法庭可能在未来数星期之内所作出的裁决。

他说,自此之后,他再未获得邀请出席类此的座谈会,“我必然冒犯了那些紧跟上层领导外交政策的官员”。

就在那次座谈会之后,北京开展了一项史无前例的外交反攻,企图争取亚太区以及其他地方的支持,谴责菲律宾的行动以及国际法庭明知中国反对也照样聆听菲国的申诉。

在这三个月之内,全球数十个现任或退休的中国外交官都忙于发表文章或接受访问,试图对抗法庭即将作出的裁决。北京宣称一共有60个亚洲、欧洲和非洲国家对中国的立场表示部分的支持,但有些国家,包括斯洛文尼亚和斐济,已经立即否认支持北京,坚称他们在此事上的中立。

报导引述澳洲悉尼大学一名华裔法律学者凌兵说,国际仲裁法庭的裁决,确实有关键性的影响,尽管北京拒绝承认。他说:“中国三番四次使用‘无知’或‘经过编排的演出’的言辞来形容国际法庭,并不能就这宗官司的公正性说服国际社区,相反,只会加强中国是一个输打赢要的国家的国际形象。”

相关日志




from 墙外楼 https://www.letscorp.net/archives/106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