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

Saturday, 28 May 2016

《经济学人》中国保险业:野蛮生长时代将终结?

即便各种各样的高增长在中国已是司空见惯,但保险业的扩张速度也足够令人瞩目。不到4年的时间,保险公司的资产规模便翻了一番,达到13.9万亿元(2.1万亿美元)。销售保单带来的收入也在增加,2016年第一季度同比增长了42%(详见下图)。然而最引人注目的是从业人员数量的增长。仅过去六个月间,保险从业人员就多了200万,达到720万人,比去年年初更是增长了120%。换言之,在如今的中国,大约每50个劳动者中就有一个是卖保险的。

从一方面讲,中国的保险行业本来就需要高速增长。未来几十年中国的人口将愈发老龄化,然而中国的养老金体系还不成熟。政府希望通过以公共保障为主,私人保险为辅的方式,让人民在垂垂老矣之时免于赤贫。根据保险咨询公司Enhance International的分析,目前政府承担约三分之一的国民医疗费用,保险公司承担不到十分之一,剩下的费用超过一半都要个人买单。负担相当沉重,对老年人来说自然更是如此。

但是在商业模式仍然薄弱的情况下,过快的扩张可能弊大于利。许多现象可以说明这一点。某些激进的保险公司承诺客户可以从他们的短期保收益投资产品中得到至少6%的回报,在这个本应是理智和清醒的行业中,这样的策略是极其冒险的。在中国股市如此萧条的情况下,为了实现这么高的回报率,保险公司已经开始堆砌债务,牺牲自己的利润。再者,这种短期投资产品并不能解决投资者的养老问题:当这些保单到期后,投资者便可以全额提款退出保险,而他们可能面临的死亡、疾病或事故依然没有保障。

很明显监管机构已经充分意识到这些问题。今年三月,他们出台了史上最严规定以遏制投机行为。规定禁止保险公司销售一年之内到期的产品,并且逐步淘汰市场上的三年内到期产品。这些规定虽然略显简单粗暴,但有助于避免保险资产负债期限错配(译者注:即保险公司用短期负债滚动的方式进行长期投资,在利率上行周期可能出现流动性紧张和成本上升的再融资风险)的问题。

本月,监管部门开始把注意力转向扩张最为激进的几家保险公司上。监管人员首先到了富德生命人寿保险公司,最近几个季度该公司的资本规模一直在缩水。然后他们去到安邦,该公司过去两年间把自己的资产翻了50倍。此类调查能够显示出监管部门手中有多少权力。考虑到保险公司背后的政治关系(安邦董事长是邓小平的外孙女婿),许多人都认为安邦会受到优待,但结果是,监管部门叫停了安邦对喜达屋高达140亿美元的收购案,似乎开始同时在国内打压安邦的势头。

从更根本上,中国政府已经对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的评估标准进行大整改,从而迫使保险公司改变经营方式;监管者要求以简单的规模数量来评判公司的资本充足程度。这一举措更接近发达国家的市场标准,根据保单到期时间与保险公司如何利用保费投资来确定资本充足程度。对于那些过分依赖短期保单及过量投资股市的保险公司,规定的准备金持有量还要更大。

平安保险是中国最大的保险公司之一,该集团的副总经理李源祥预测认为保险公司靠投机野蛮扩张的时代已经终结。“政府早在情况失去控制之前就嗅到了危机。”倘若新规定能够起效,保险公司就必须改变销售策略,说服民众把保险作为避险的手段而不是投资的选择。这样更保险,不过更难销。

镜像链接:谷歌镜像 | 亚马逊镜像

相关日志



from 墙外楼 http://www.letscorp.net/archives/105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