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

Monday 16 May 2016

黎蝸藤:南海外交角力中的語言偽術

【明報專訊】距離菲律賓訴中國的南海仲裁案的判決日近,裁決很可能有利菲律賓。以中國為一方,以菲越新印(尼)等東南亞國家聯合美日澳等為一方,在國際上展開激烈的外交戰。處於劣勢的中國,更是想方設法,企圖營造出「中國的南海朋友圈決不比美國小」(《環球時報》語) 的氛圍。經過一番努力,中國聲稱多達10數個國家「支持」中國的立場,但仔細觀察下,卻充滿「語言偽術」。

這些支持中國立場的國家可以分為4類。第一類是中國最看重的大國,俄羅斯與印度。據中國報道,外長王毅在俄羅斯與俄國及印度外長三方會面時,發表的「宣言」支持中國的南海立場。其實,這個「宣言」不是正式的宣言(statement),而是三方的照會(communique)。它在外交等級上,比早前在日本召開的G7外長會議發表的要求各方在東海和南海上遵守國際法的宣言(statement)要低。

看似找到強援 實被俄國印度「抽水」

不但如此,照會在用語上也低調和曖昧得多。中國最看重的表述是「所有相關爭議應由當事國通過談判和協議解決」(All related disputes should be addressed through negotiations and agreements between the parties concerned)。中國認為這就排除了仲裁的「合法性」;但文字上並沒有明確說出仲裁「不合法」,和G7外長會議聲明中直接要求(call on)各國遵守仲裁(arbitration)的表述,在力度上有明顯差距。而且值得注意的是,在這段表述中,第一,沒有把爭議限制為「領土」或者「海域」爭議,這暗示了航海自由的爭議也是爭議的一種,也應該通過有關方面協商解決;第二,文本中也沒有提及中國歷來主張的「雙邊」談判,而只是說「有關方面」,這也暗示了中國歷來反對的多邊談判也成為選項。總之,這個照會,看似支持了中國的立場,其實為南海問題國際化,打開了大門;更何况,在南海問題上找外援「支持」,本身就是「國際化」的一種表現。

其實,這個結果並不意外,因為俄羅斯和印度也是主張南海航海自由的國家。俄羅斯在冷戰時代就一向支持航海自由,她和越南還有密切的軍事和石油開發聯繫;俄羅斯看似和中國如膠似漆,卻從沒在南海問題上表態支持中國的領土主張。印度屢次放出風聲要在南海巡航,和越南也有石油合作,她們本來不支持中國控制南海。王毅看似找到了強援,實際上是被這兩國「抽水」了。

東盟三國取態陷入羅生門

第二類是東盟國家。中國最怕東盟國家一致站在越南菲律賓一方,於是「合縱連橫」的戰略就派上用場。王毅在俄羅斯之行後,又展開東南亞旅程,重點拉攏老撾、柬埔寨和文萊三國。前兩國都一直是東盟中的親中派,柬埔寨在2012年還在黃岩島事件中依靠東盟主席國的身分幫了中國一把。文萊雖然也有南海島嶼的領土要求,但國力太弱,容易被中國拉過去。訪問後,中國宣稱,這三國都支持中國的立場,甚至達成「四點共識」。

若能在東盟中打開缺口,當然是一件外交勝利,但中國的宣傳似乎是一廂情願。這幾國說了什麼,在國際媒體上能找到的都只是中國單方面的說法,也沒有文本。消息一出,東盟各國紛紛向三國提出質疑,因為在2012年東盟國家達成過協議,要在南海問題上以一個聲音說話。於是,柬埔寨政府發言人澄清,並沒有任何協議,甚至沒有討論過南海問題,只是中國外長的訪問而已。隨後,新上任的老撾國家主席訪問越南,也沒有提及和中國存在共識的問題。

於是,這三國到底支持中國與否,具體表述如何就陷入羅生門。從中國發放的消息看,我猜想,所謂的「支持」大概是重申各方要遵守海洋法公約和《南海各方行為宣言》而已,接着就被中國單方面解讀為「支持中國」了(註)。

對於東盟三國來說,明確站在中國一邊是不可能的。東盟在去年最後一天已經宣布升級為「東盟共同體」,向進一步一體化邁進。這三國即便礙於中國的壓力,區域性的共同價值和共同利益也不允許他們站在中國的一方。中國的外交活動令她們感到壓力巨大,於是也只能用「語言偽術」任由各方「各自表述」了。

類似「被支持」的情况還包括太平洋島國斐濟。在斐濟外長4月中訪問北京後,中國發表聲明說斐濟在南海問題上支持中國的立場;但隨後,斐濟政府立即發表聲明,否認中國的說法,澄清在南海問題上「不持立場」。

「新支持」報道聲明 沒提「不支持仲裁」

第三類是其他在南海向來沒有什麼關係的國家。一部分是在4月底亞信外長會議上新找到的支持,包括巴基斯坦、孟加拉、吉爾吉斯、哈薩克等國家,其中後兩者還是內陸國。除了哈薩克之外,其他國家暫時沒有找到除中國之外或者引述中國報道的第三方媒體報道。此外,波蘭外長在4月下旬訪問中國,在中國報道中也被形容在與王毅的會談中表態支持中國;具體如何表述不得而知,波蘭發表的新聞稿沒有提及「波蘭支持中國」這點,搜索波蘭語的媒體,也沒有得到相關信息。縱觀這些(不少是單方面的)報道和聲明,都沒有直接提到「不接受仲裁」的問題,最多只是說爭端應該通過協商解決。此外,與中國關係密切的非洲國家蘇丹也發出了「支持中國」的聲明 ,認為南海問題應該通過協商解決。這大概是「友情波」的最大努力了。

最明確支持中國,聲明中國不須理會仲裁的國家只有一個,那就是最新和中國建交的「西方大國」岡比亞。但這個曾聲稱派出1000人的軍隊就可以「遏制」中國的西非國家之不靠譜,實在已經不用多費筆墨。

註:根據筆者的意見,宣言第4條所說的「由直接有關的主權國家通過友好磋商和談判,以和平方式解決它們的領土和管轄權爭議,而不訴諸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脅」並沒有在文字上排除在最終「解決」爭議之前的過程中,可以通過仲裁機構來判定相關國際法的適用性(比如菲律賓仲裁案,其目的不是「解決爭議」),只要滿足爭議的「解決」是由各國磋商談判和平實現即可

作者是歷史學者

link



from 黎蝸藤的歷史博客 http://dddnibelungen.blogspot.com/2016/05/blog-post_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