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

Monday, 29 February 2016

盧峯:資訊革命已走到盡頭?

科技如何帶來革命性的改變,如何改造社會經濟與政治向來是個熱門話題,樂觀的甚多,悲觀的也不少。有的認定科技能大幅改善效率及生產,令社會更富裕方便,有的則擔心科技成為控制個人的猛獸,令人活在時刻被監視的恐怖中。近期熱炒的第四次工業革命或工業4.0則認定人工智能、資訊科技、大數據、雲端技術可以令工廠生產模式改頭換臉,降低成本之餘又能更切合市場需要。

可惜,不管樂觀悲觀論者大部份都是口水太多,實證太少;憧憬無限,實質數據有限。還好,最近經濟學者Robert Gordon寫了一本大部頭的著作《The Rise and Fall of American Growth》,以詳實的數據包括TFP(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在不同技術時期或三次工業革命的變動,揭示哪些新技術對經濟及人類發展最有貢獻,哪些新科技則被嚴重高估。
Gordon把科技發展分成三波,第一波是蒸氣機革命;第二波是電力與內燃機的發明及普及;第三波是電腦、互聯網之類的資訊科技革命。
根據Gordon的數據分析,第一波及第二波工業革命帶來的新增生產力遠比第三波即大家熟知的資訊科技革命為高。以投入產出比例計算,從1928-1972年每年產出增長為0.9%,但1972-2013年資本投入與產出的比率每年平均都是-0.8%。也就是說,隨着第二次工業革命充份開展,美國生產力及效率持續上升,連帶美國工人、上班族收入也水漲船高,出現前所未有的普及繁榮及均富情況,龐大的中產階級至此才成型。


投入資本越多生產力反降

但從1972年開始的資訊技術革命,企業開始大規模在生產及消費活動上引入電腦,辦公室的運作流程開始改變。到九十年代中互聯網普及更徹底改變了企業、個人、政府的通訊及資料處理模式,各方面投入的資本包括定期upgrade電腦及系統的資金極為龐大。可是,每次upgrade帶來的額外效果、效率都在下降,近年甚至出現投入資本越多生產力反為下降的困局。
再仔細看TFP的數據,以十年為階段,生產力上升最快的是1950年代,接近3.5%,其次是40年代及60年代都超過1.5%。大家期望甚殷的電腦及互聯網革命年代都令人非常失望,生產力增長在上世紀九十年代不過0.8%,到2014年更降至0.6%左右。Gordon認為,電力、內燃機的發明及普及應用比電腦、互聯網帶來更根本的改變。有穩定的電力作能源,從家居到辦公室到工廠可以使用的工具大增,設備可以更豐富多元,對提升效率及舒適度的作用極為巨大。借用他的比喻,多得第二波工業革命,七十年代美國一般家庭已有雪櫃、洗衣機、焗爐、電視等基本設備,辦公室也有照明、冷氣、影印或其他儀器,來一趟「回到未來」式的旅程的話,2016年的工人或主婦在七十年代的office或廚房工作煮食肯定沒問題。但若把時光機回到1900年電力未普及時,現代人肯定舉步維艱!
另一方面,資訊科技或互聯網革命的影響主要集中在通訊、娛樂事業上,頂多令物流過程較順暢,但在生產、消費上正面作用卻相當有限,貨物仍要依靠貨輪、貨車運送,工人仍然要坐車上班,餐廳仍然得有侍應、廚師服務,剪髮、美容仍得找美容師,耗費的時間甚至更長。
Gordon還提出一個相當悲觀的結論,認為七十年代中開始的資訊科技革命已走到盡頭,能產生的額外生產力越來越少,隨時變成只是把資金資源重新分配而沒有增長的活動。按他的說法,大家奉為資訊革命Icon的企業如Google、Amazon、facebook、iTunes都是2004年或以前啟動的,近十年已看不到新及有重大影響的突破。在欠缺新的growth engine下,資訊革命真有可能走向盡頭,連帶拖低美國的經濟增長動力。
不管是悲觀或樂觀的科技決定論者,都該看看這本書。


盧峯
資深傳媒人


from 也是這裡,也在這裡~ http://ktoyhk.blogspot.com/2016/02/20160226_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