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

Wednesday, 2 September 2015

李怡 - 「抗戰勝利暨反法西斯70周年」釋義

蘋論   香港蘋果日報   2015年9月2日

北京明天將舉行「抗戰勝利暨反法西斯戰爭70周年」大閱兵。大閱兵的政治含義已有不少評論剖析,本文只就有關的名目作釋義。

先 說抗戰,昨天習近平會見連戰時說:「抗戰是包括台灣同胞在內的全民團結奮戰的結果。」他完全無視抗戰時台灣早已是日本殖民地、許多台灣人當了日本兵這個事 實。抗日戰爭,不是單純的中國和日本對抗。中國宣稱領導抗戰的有國共兩黨。兩黨雖表面合作抗日,暗地裏仍然在爭奪地盤、爭奪話語權。除國共外,還有與日軍 合作宣稱「曲線救國」的汪政權。大陸之外有台灣和港澳。皇民化之下,台灣人的反日力量極薄弱。香港的保衞戰和重光,也與大陸有不同的抗日史。

中國抗戰沒有勝利

再 說勝利。英國作家歐威爾的名言:「誰控制過去,就能控制未來;而誰控制現在,就控制過去。」歷史顛顛倒倒,完全由掌權者詮釋。中共建政後大陸的記敍和論 述,一直指抗戰是中共領導的敵後游擊戰的勝利,而國民黨就強調是蔣介石領導的國軍正面作戰的勝利。其實中國沒有勝利,台灣史學家廖彥博據第一手研究資料寫 成的書《決勝看八年》,指國軍的正面作戰勝少敗多,即使勝利前夕,說國命堪危也不為過。事實上是盟軍參戰特別是美國投下兩顆原子彈的勝利。

中 共貫徹毛澤東的消極抗戰、積極擴張策略,經八年抗戰而大大膨脹了軍力與地盤。中共建政後,毛澤東甚至向日本訪客當面感謝「日本侵華」。直至2005年,國 民黨主席連戰訪大陸,大陸才出版了《國殤—國民黨正面戰場抗戰紀實》一書,描寫了從1931年九一八事變到1938年10月武漢會戰期間, 國民黨軍隊在正面戰場進行的大規模抗日作戰。這本書是中共建政後,第一本全面反映蔣介石政府抗戰的專著。

但還原歷史真貌的著述只在大陸曇 花一現,《國殤》作者張洪濤原定繼續寫抗戰相持階段的第二部《浴血》和抗戰反攻階段的第三部《曙光》,已過十年都未見出版。前天中共「宣傳家網」發表《中 國為什麼能夠打敗日本軍國主義?》一文,再為抗戰定調,強調「中國共產黨的中流砥柱作用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的關鍵」,而完全沒有提國民黨軍隊與日軍的 二十多場正面交鋒及三百多萬官兵的浴血犧牲。中共的抗戰史觀,又從胡錦濤時代改變過來,為了配合習近平主政要恢復毛時代的專權強勢。中共字典裏沒有歷史, 只有政治。

抗戰沒有「全民團結奮戰」,而是在中國政治力量四分五裂尤其是國共勾心鬥角之下,頂多是以時間和空間贏得與日軍的相持狀態,最後是日本在中國腹地被拖住幾乎所有陸軍,而太平洋與美國交鋒的海軍又失利的情勢下,被兩顆原子彈震懾而投降。


抗戰不是民族鬥爭

三 說法西斯。壯大了的中共勢力,在抗戰一結束,就開始了內戰。當時針對國民黨的貪污腐敗,中共以民主為號召,喚起一波一波的學生運動,面對鎮壓,學生高唱的 歌曲是《團結就是力量》,其中一句是「朝着法西斯開火,讓一切不民主的制度死亡」。國民黨反了日本法西斯之後,中共號召的是反國民黨法西斯。而台灣的二二 八事變之後,台灣人又反國民黨的法西斯白色恐怖。

四說70週年。戰後的歷史發展,國民黨轉型,台灣實現民主,日本也成為民主國家。也許我們可以探討一下,何謂法西斯了。

法 西斯主義(Fascism)源自二戰前的意大利和德國,是一種極致國家民族主義,「韋氏大詞典」(Merriam-Webster)定義法西斯主義為「一 種政治哲學、運動或政權,將國家和種族的地位置於個人之上,並主張一個中央集權化的專制政府,由獨裁領導者所率領,嚴格的經濟和社會組織化,並強力鎮壓反 對勢力」。《大英百科》對法西斯主義一詞的定義是:「個人的地位被壓制於集體—例如某個國家、民族、種族或社會階級之下的社會組織。」

反法西斯戰爭70週年以來,現在哪一個政權是將國家地位置於人民的個人權利之上、主張實行中央集權的專制政府,並強力鎮壓反對勢力?

法西斯政權就是國家主義的專制政權,就是壓制人民個人權利的政權,也是扭曲歷史、掩蓋真相的政權。反法西斯的真義,不在於民族間的鬥爭,而在於文明與野蠻的鬥爭。這樣的鬥爭仍然持續,在香港,在世界。


from Vicsforum - One man's forum http://vicsforum.blogspot.com/2015/09/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