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

Tuesday, 25 August 2015

BBC記者博客:中國股災——為何這不是2008?

韋爾登(Duncan Weldon)
BBC電視二台《新聞之夜》經濟事務記者
2015年 8月 25日

中國股市星期一(8月24日)跌了將近9%,亞太股市也出現大規模拋售。全球證券市場上個星期才遭受了多年來最慘痛的一周,結果星期一併沒有給它們任何喘息的機會。
直接促成中國這次跌市的催化劑是中國在過去的周末沒能及時出台政策回應市況。投資者——無論是中國的還是外國的——都開始相信中國政府會「救市」,而直到目前為止他們的理解都是正確的。
在上一次的拋售潮過後,當局採取了從禁止大型國企拋售股份到減息的強有力措施。
過去的周末缺乏反應,既可以被解讀為壞消息(也就是說中國已經黔驢技窮,對於已經壓了不少在其高風險股市上的這個政府來說,公信力隨時受損),也可以是好消息(也就是說政府對於市場改革真的有承擔,不會再試圖操縱市場)。
不過,對於那些以為中國股票都有「政治局看跌期權」擔保而入了市的人來說,這無論如何都不是一個好消息。
多年來,美國的那些比較憤世嫉俗的投資者們都相信有「格林斯潘看跌期權」、「伯南克看跌期權」的存在——這全都是以時任聯邦儲備局局長的名字命名——現在大概就是「耶倫看跌期權」了。
看跌期權是一種保障投資者免受股價下跌影響的金融衍生工具。一些人認為美國央行在困難時期會在股市出手護底,而這無異於提供一份免費的看跌期權,用來對衝投資者們在跌市中的損失。
退一步講,中國股市下跌之於其經濟的重要性不應被誇大。該國金融市場仍然相對封閉,限制了它的跨境衝擊擴散。
但在股市垮塌的背後,是正在嚴重放緩的經濟,而這對海外的衝擊要嚴重得多。
儘管如此,市場上許多人一直都在防著出現「下一個2008」,因此值得指出這次並非就是那個「2008」(要這真的是場2008翻版,大家這輩子都往我的Twitter推這篇博客好了)。
正如我上周所言,那些推動新興經濟體增長的大型結構性因素似乎開始放慢,甚至倒退。經濟增長——還有新興市場的資產價格回報——似乎在未來幾年都要走軟。
新興經濟體目前佔全球經濟規模的一半——過去幾年為世界提供了近80%的增長——這樣的變化就變得舉足輕重。
而隨著許多大型西方企業都依靠發展中世界的銷售擴充帶動企業盈利增長,這樣的放緩將衝擊他們的盈利,繼而衝擊西方股市。
不過,即時的經濟影響還比較可控。資產價格走低(讓企業更難集資)與出口增長下跌才會拖慢西方經濟增長。
然而,這樣的影響還是可以被顯著降低的商品價格局部抵消(新興經濟體增速疲軟也意味著石油、銅和其他商品價格顯著降低),也就是說汽油等物價會變得更便宜。家庭收入得到了提升,利率也能在低水平維持一段較長的時間。
一些人擔憂增長率放慢和貨幣轉弱——尤其是在亞洲——會把通縮出口到西方。
這是一項值得觀察的潛在風險,但只要發達國家的工資增長維持在合理水平,這也會是個可控的風險。要是工資增長維持健康,負面的(且具破壞性的)工資—物價漩渦是不可能出現的。
新興經濟體長期處於低速增長,則世界經濟將受到深遠影響。這將必然影響到這些國家裏數以十億計人民的生活品質。
但在西方,這可不是一場「2008式」的危機,而只是全球經濟重塑過程的其中一幕。
儘管如此,美國資產市場的動蕩也許足以讓聯邦儲備局暫緩於9月提漲美國利率。這樣,一些人就會開始談耶倫看跌期權」,無論這到底存不存在。
編按:本文發表後,中國人民銀行宣佈下調基凖利率與存款凖備金率,星期三(8月26日)生效。點擊 這裏閱讀英文原文。

您可以關注韋爾登的Twitter( @Duncanweldon),以及時得知更多財經消息。

(編譯:葉靖斯 責編:董樂)



from BBC中文網 http://www.bbc.com/zhongwen/trad/business/2015/08/150825_blog_china_stock_wor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