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

Friday, 24 July 2015

台灣的抗戰:時代悲劇所留下的刻痕

威克
BBC中文網記者

二戰正式爆發的時候,台灣已經被納入日本版圖四十多年,因此這場戰爭在台灣留下了諸多的記憶。
位於台灣東部的花蓮,在日本時代是非常重要的農業、林業以及軍事重地。
計劃性移民
日本治台政權曾經積極安排漢人甚至日本人移居到花蓮,先前就曾經在日本沖繩縣的石垣島遇到一名在花蓮出生的「灣生」。
所謂的「灣生」就是日本時代在台灣出生的日本人,日本政府在治台時期鼓勵貧窮地區的居民移居台灣,這種政策被稱為是「以日治台」。
到了珍珠港事件之後,太平洋戰爭爆發,雖然日軍曾經一度居上,但是後來局勢一路失利,盟軍打到了家門口,而這個家門口就是沖繩和台灣的東岸。
花蓮與沖繩諸島分居菲律賓往北海路的東西兩邊,到了戰爭後期,花蓮成了日本防衛本土的第一線。
「護國作戰最前線」
在花蓮市區的松園別館,現在雖然已經成了旅遊景點,不過在日本時代是日軍在台灣東部的指揮部。
導覽說,由於許多資料和文獻因為戰火而不知所蹤,日軍在撤離的時候也銷毀了許多文件,因此現在許多資料都是來自於當地耆老的口述與回憶,凖確度難以判定。
位於小山丘上的松園別館,面對的就是太平洋,可以俯瞰花蓮港,館裏的說明稱,「據傳」當年日本神風特攻隊的飛行員在最後任務之前,會在這裏度過最後一晚。
戰後,這棟建築歷經台灣軍方、駐台美軍然後再次回到台灣軍方手中、接著因為無人聞問而荒廢,似乎反映了台灣所經歷的近代史。
見證歷史的老屋
當年日本政府所設立的電台、事業組合、銀行等等後來被國民政府接收,幾十年下來,如今的面貌已經大不相同,甚至難以辨認。
但是在相對發展較為緩慢的花蓮,至今仍然能夠看到保存尚稱完好的日本時代房舍。
這些老屋曾經見證那些歷史,但是老屋不會說話,不能告訴後世究竟發生了什麼事。
台灣地方文史工作人員在各地逐步保存不少與二戰有關的遺跡,與對岸不同的是,在台灣沒有類似南京大屠殺紀念館的設施,保留下來的大多是日本時代的設施。
也就是說,台灣對二戰的記憶是很不同的,一樣是飛機的轟炸,所謂的本省人的記憶是美軍的飛機,而所謂的外省人的記憶則是日本人的飛機。
歷史的長河
松園別館裏面有個防空洞,展示的是日本神風特攻隊相關的資料,但是進去參觀的遊客並不多,多數還是參觀松園別館內的文創商店或是遠眺太平洋海景。
但是導覽告訴我,在戰時,這裏是士兵樓上樓下地穿梭、無線電嘎嘎作響,現在台灣空軍的花蓮基地,當年就是日軍的主要機場。
一批一批的飛機搭載著年輕人從花蓮機場飛向太平洋,陣亡之後化身日本所謂的「小白蝶」。
當年曾經躲避盟軍空襲的老人家們如今大多已經不在人世間,那段經歷雖然一代一代的傳下去,但是耳語口傳之下,因為真實度可疑,最多也只能被看成是登不了殿堂的稗官野史,消逝在歷史的長河之中。


from BBC中文網 http://www.bbc.com/zhongwen/trad/china/2015/07/150724_taiwan_japan_ww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