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

Friday, 26 June 2015

英媒:中國股市,世界如何看中國崛起?

2015年 6月 26日
中國股市經歷了自金融危機以來的最高峰後,瞬間跌至低谷,兩周來滬指暴跌千點,股民稱之為「股災」。
持續了一年的中國股市膨脹,得益於政府刺激,但中國決策者為何要把大量儲蓄引入泡沫風險已經很大的股市?《金融時報》今天解釋了中國政府促使股市膨脹的初衷:
一是財富效應。高股價促進消費者財富增長,有助於增進消費者信心。
二是隱性的債務股權置換。金融危機後中國經歷的信貸增長,導致銀行面對大量壞賬。分析認為,中央政府對大型國有貸款方作資本調整,而股市高漲會令上述目標更容易實現。
三是將現金流導向需要的地方。低利率令公司容易借貸,但是在中國貨幣政策寬鬆的時候,國有銀行只願意對其他國有公司增加貸款,這就等於鼓勵現狀,而不是實現預期的讓經濟受市場調控的目標。
四是另類投資途徑。中國一窩蜂跟進投資的現象,比如房地產,導致許多地方超出用戶居住使用需要的過度建造。而後的開發規模縮小就成了目前經濟增長放慢的一個因素。在這種情況下,股市相比對儲蓄有嚴格控制的銀行為儲戶提供了所需的選項。

中國全球崛起

最近美國一個民間研究機構的統計表明,現在在全世界,特別是歐洲,認為中國將要或者已經取得美國成為主要超級大國的不再少數。
《衛報》的專欄作者努蓋萊德的文章說, 皮尤研究中心的調查顯示,59%的英國人和德國人認為中國將主宰世界,或已經主宰世界。持這個觀點的法國人的比例是66%,西班牙人時60%,意大利人是57%,波蘭人是46%。
但作者說,對中國的評價在亞洲則參差不齊,日本,越南對中國的主宰作用遠不樂觀,只有20%和18%的人認為中國會超過美國。
努蓋萊德的解釋,是歷史傳統和國家企圖以及對中國的擔心是一項民調的因素。她說,仔細研究統計會發現,兩三年前認為中國會超過美國的人的比例更多。
總體上,皮尤研究中心的統計顯示,全球公共輿論對中國總體積極,而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對中國的印象相對最好。但是相比較,美國在亞洲,拉美和歐洲的得分比中國更高。
評論說,作為歐洲人,只能在遠處旁觀中國和美國這兩個全球大國將來的競爭是否會和平進行。目前中美正在華盛頓召開戰略與經濟對話,習近平所說的中國「復興」對歐洲是禍是福,現在作判斷仍為時過早。
(編譯:橫路/責編:歐陽成)


from BBC中文網 http://www.bbc.com/zhongwen/trad/press_review/2015/06/150626_press_china_stock_mk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