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

Wednesday, 29 April 2015

記者來鴻:困在蘇維埃時代的俄國小城

2015年 4月 29日

社區小禮堂,名字依然很輝煌,叫「文化宮」。小舞台上,一位身材粗壯的女人正在高唱一首蘇聯吉普賽老歌。
接下來,一群由矮胖少女組成的合唱隊走上台。少女一律身著天藍色連衣裙,看上去彷彿直接走出1950年代。
觀眾幾乎都是上了年紀的人。穿著防雨服,坐在木椅子上,認真聽。
下午,在這樣一個地方、看到這樣一台戲,真是再合適也不過了。俄國地方城市奧廖爾(Oryol),正是以其豐富的文化遺產、盛產俄國作家而自豪。
奧廖爾向世界貢獻出數不勝數的大師級作家。伊凡·屠格涅夫,19世紀小說家,筆下愛情故事感人肺腑;伊凡·蒲寧曾經獲得諾貝爾文學家;還有,敘事生動的小說家尼古拉·列斯科夫;詩人丘特切夫、費特;擅寫短篇小說的列昂尼德·安德烈夫……
就好像,一個英格蘭小鎮出了簡·奧斯丁、查爾斯·狄更斯、白朗台姐妹、TS艾略特和菲利普·拉金!
市長謝爾蓋·斯托賓親自開車帶我遊覽奧廖爾,參觀各處作家雕像。我問他「這裏怎麼培養出這麼多的文學巨匠呢?」
他沒有正面回答我的問題,而是說,「誰知道呢?也許空氣裏有什麼特殊成分?」
屠格涅夫博物館的主任、書迷維拉·耶夫勒莫娃解釋的更加清楚。她說,「我們這裏地處俄國心腹。沙皇時代,奧廖爾是一個大省的中心,地域廣大,而且包括很多大莊園。」
「我們把奧廖爾稱作俄國的第三大文學之都,僅次於莫斯科和聖彼得堡。去年,我們這裏總共接待65000名遊客。」
接下來,她不無渴望地說,「但是,應該能有更多。」
和俄國許多其他地方省市一樣,奧廖爾也盼著莫斯科能為即將到來的一些週年紀念活動提供更多的聯邦經費,用曾經專業搞營銷的市長的話來形容—「給我們重樹品牌。」
但是,奧廖爾距離成為旅遊勝地還有相當的距離:這座城市感覺像是被困在過去。
我從莫斯科坐火車來奧廖爾,眼前景象與學生時代記憶中的蘇維埃城鎮居然還是如此相似,給我帶來很深觸動。
市中心有些很美麗的街道;兩條河流交匯處,從高高的河堤遠眺,風景不錯。但是,整體上看,卻好像完全錯過了俄羅斯的騰飛年代:坑坑窪窪的公路,廢棄的工廠舊址。
一些老城區,居民居然還沒有室內廁所、自來水。他們需要用塑料桶到大街上的水龍頭去接水。
政治層面,奧廖爾也是一個走退路的地方。
很奇怪的是,奧廖爾市議會一半由共產黨掌控,他們可沒有把精力集中在即將到來的屠格涅夫誕辰兩百週年紀念,目前,他們更執迷的是為斯大林塑像,紀念這位戰爭時期的領袖人物。
這項提議在奧廖爾引起民意分裂。一位年輕記者在網上發起聯署抗議,已經吸引數千人簽名。
但是,我接觸的大多數人都說,給斯大林塑像是個好主意。確實,斯大林領導期間曾經有過鎮壓,但是他在戰爭時期的貢獻不應被遺忘。
一位知名活動人士說,「再說了,俄國永遠需要強硬的領導人。堅定、嚴厲的領袖,比如斯大林,或者普京。」
奧廖爾市長本人政治上雖然和共產黨是同盟,但他說,他反對為斯大林塑像。「在現在這樣的困難時期,塑像太分裂民意了。」我想,他也許這是在重覆莫斯科的官方指示?
那麼,奧廖爾的經歷是否也是和那些老生常談的俄國地方故事一樣呢:由於缺乏投資、缺乏機遇被封存在時光隧道?
也許。奧廖爾的問題症結在經濟-工廠倒閉、工人失業,沒有其他新項目填補。因此,人們會抗議性地投票支持共產黨。但是,共產黨掌權並沒有幫多少忙,因為他們對推動私營企業、創建地方財富並不太感興趣。
因此,所有的人都依賴當局,所有的人都小心謹慎。
但是,表象之下,也有一些批評普京的聲音。不過,這樣的話都只能私下小聲說。一次,採訪完了,一個人甚至跟著我走到街上。他很擔心,生怕我沒聽懂不能用他的名字。
現在,俄國陷入經濟困境,這些地方城鎮日子更加難過。
我猜,這裏的人會保持低調。除非危機深重、到了就算開口、也一無所失的地步。
(編譯:蘇平/責編:路西)



from BBC中文網 http://www.bbc.co.uk/zhongwen/trad/fooc/2015/04/150429_fooc_russian_tow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