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

Thursday, 19 February 2015

上官乱:聊聊汉族游客们眼中的藏族人

前几天我参加了一个聚会,其间有个环节,就是大家分享自己最特别的旅游经历。其中有一个20来岁的小女孩讲了这么一个故事,让我久久不能平静:
那是前两年,她跟一群朋友去了传说中神圣的色达,在她们眼中,那里就是苍茫山间一座僧舍连一座僧舍的风景,和看不懂的喇嘛生活。于是在五明佛学院里 逛了没多久,她们就在周围寻找各种摆弄文艺范儿的风景拍照。她们来到一处挂有很多经幡的小山坡,心旷神怡,开始了各种自拍和摆拍,在地上的经幡上跨来跨 去。就在这个时候,一个高大的喇嘛怒气冲冲地出现了,指着她们厉声斥责,她们从喇嘛不标准的汉语里听了半天,才明白,原来她们刚才跨过经幡的动作是大忌, 任何人都必须托起经幡,从下面经过。她们被骂得一愣一愣的,心想,该不会被讹钱吧,要不要报警,她们几个人打得过这么和尚么……结果喇嘛训斥了半天,只是 说,她们对经幡大不敬,必须向经幡和菩萨赎罪,要跪在地上给经幡磕一个头。几个女孩乖乖地跪下磕头,除了一位喜欢摄影的姑娘,抱着相机,直直地站着,倔强 地仰着头,丝毫不理会喇嘛,把其他几个姑娘惊出一身冷汗。结果喇嘛看她实在不服软,也就气愤地拂袖而去,好像还说了菩萨会惩罚她什么的。
这个好像给了摄影姑娘无限的得意,好像战胜了什么强大的对手,一路上兴致高昂,并且大胆提议大家去天葬台拍照。那天天葬台正好有人在举行天葬,摄影 姑娘正想拍照,突然惊愕地发现,自己一直挂胸前的相机不见了。她非常生气,骂骂咧咧。其他几个小女孩心里一阵嘀咕,想起了刚才喇嘛的话。而这个时候,更神 奇的事情出现了,几只正在吃逝者遗体的秃鹫,突然飞到那个丢失相机的女孩头顶,一边盘旋一边拉便便。是的,只针对她一个人。然后大家都落荒而逃,而那个被 秃鹫一路追赶的姑娘,不仅再也找不到相机,还顶着一头的翔。
讲完后,她带着一脸的心有余悸和不明觉厉,诚恳地告诫大家:出去玩,一定要尊重当地风俗。在这个充满了悬疑、惊悚、神怪与隐隐的因果报应的“亲历” 里,我知道她在很努力地验证一句古老的叮嘱: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当时听众们的眼睛睁得老大,空气中交织着各种凌厉的想法:“好神奇”、“吹的吧”、 “我就说藏族人的信仰很神秘的”、“肯定添油加醋了”、“应该是巧合吧”……
人自身在信息处理过程中本来就会有偏向,而且眼见不一定是最可靠的,这在国外研究目击证人的可靠性时就屡屡提出过,至于她讲故事时有多少夸张,也无 法考证。但是这些都不是重点,其实在那一刻,我萌生了很多疑问,进入藏区旅游的人们,对当地最重要的主体——藏族人,究竟是怎么看的呢?他们会或者说有兴 趣去真正了解这些习俗吗?他们去亲历了之后传达出来的信息,对别人又是怎样影响的呢?总之,你爱死这里的风景,可是这片土地上鲜活存在的人都在想什么,在 经历什么,你试图去了解过吗?
我去百度上搜藏区旅游的各种关键词,发现大致是这样的:
一,各种旅游攻略(大约四五百万条),他们会告诉你哪里风景漂亮,哪里食宿划算,甚至还有很多专门逃票的攻略(真对这种穷游无语了),还有人会煞有 介事地给你讲各种藏族人的禁忌(但很多看起来更像在提高讨论门槛,实际上藏族也没有那么处处禁忌,正常的藏族人对不了解的人都很宽容)。但是,几乎没有攻 略会告诉你这里的藏族有什么习惯,他们喜欢什么,怎么和他们沟通最好;
二,被藏区的风景震撼,被藏族人的纯朴善良感动,或者有一些奇遇经历的帖子(约近100万条)。这些文字的心灵鸡汤味较重,好像在自己的灵魂升华的 同时也想为别人升华,藏族人对他们笑一下,或者偷拍两张朝圣者磕头的照片,他们都会觉得这个民族真是纯净无瑕,即使他们根本不知道也不想知道转佛塔是什么 方向,所见到的喇嘛是哪个教派的。当然,也有相当数量比较客观的,大部分的意思是:人都有好有坏,只不过他们好人更多。
三,亲历被坑,愤愤不平型(约20万条),大致有三种:一种是跟团在景区游,这种不用想,这片神奇土地上的任何一个热门景点都可能发生的现象在这里 也不例外,比如景点的当地藏地喜欢见缝插针地收钱,“如果拍照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的把他的牦牛、小羊、马之类的拍进去了,人家都跑过来找你收钱,删照片也 不行,反正就是死活得给钱”;第二种是被小孩子或者乞讨者围追要钱,不仅在景点,在热门的中转地也很多,比如拉孜县,一看见游客就挨个围上来,根本停不下 来,不过几乎不会有强迫;第三种暴力一点,这种信息占的比例最小,但却是大家道听途说得最多的惊悚印象,一般发生在自驾游客身上,比如撞到牛羊,然后被要 求“高额”赔偿,还有类似碰瓷的东西,暴力抢劫勒索什么的好像几乎没有见到,除了官方年度新闻通报。
看完这些我就在想,那些写《西藏旅游攻略,玩的开心不被“坑”,注意可逃票场所》的,你在想方设法不被坑的同时,难道不也在坑人家吗?便宜只让自己 占的心态,真是让人醉。有人吐槽小孩子围堵要钱,同时不也有自驾和骑行驴友深深感动于川藏线上一见车就停在路边行礼目送汽车远去的孩子吗?
而关于途中受到藏族无私帮助的人们,我也很想告诉他们,这里人烟稀少,生存环境恶劣,大家自古就有热情待客和相互帮助的传统。
我的朋友,藏族作者“霍儿登达”(“阿若博巴”栏目前两篇文章的作者)就给我讲过一个故事:有一次,他母亲的牦牛走丢了一只,她心急如焚(一只牦牛 价值上万,所以有时候我在想,那些撞到牛羊被“勒索”几千,算不算真正的“勒索”?),便出门寻找。谁知道找了一天没找到,自己却越走越远,天已黑,回村 子不可能了。而她身上什么都没带,便住进一家途中遇见的陌生牧民家。牧民一家热情地招待了她,第二天不仅给她准备了干粮,还帮她一起寻找,牧民根据丰富的 经验观察牛粪便,推测出牛出走的方向,她顺着那个方向去,一天后果然找到了。其实这在地广人稀的藏区非常常见,她在家里也接待路过的遇见困难的陌生藏人。 这就是高原上生存艰难,但是他们却生生不息的重要原因之一吧。所以,对那些遇到困难的外来游人施展的帮助,对他们来说,也不过是践行祖上的传统。
我自己前两年也经常玩户外,混过很多驴友堆,一直有一个问题在我脑子盘旋:那些资深驴友,对他们走过的路,见过的人,到底有几分了解呢?他们旅行那么多次,有没有亲自去验证他们听到的那些传闻和故事呢?结果让我有点失望。
驴友之间经常有分享会,我印象最深的是有一些资深驴友,有一个老驴友,把整个藏区几乎都走完了,还去过墨脱,穿过可可西里,可他展示的PPT中全是 风景照,还说了一句非常让我震惊的话:“看,我们祖国的大好河山,那些风景多漂亮,多纯净,”然后自认为幽默地来了一句:“可惜那些人太脏了,脸都不 洗。”还有的人会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你一大堆耸人听闻的禁忌,然后一脸的满足感和优越感。
还有人的优越感我觉得更莫名其妙。有一次我们深入一条非常陌生的徒步穿越线路,当地根本还没有开发,旅店都没有,我们便直接找到了村长。村长跑上跑 下,把我们分别安插在村民家住。接待我们几个的那一家藏族家庭非常热情,女主人早上五点就起床,一边念经,一边辛辛苦苦地弄了一大锅牦牛肉炖土豆。后来大 家陆续起床了,有一个男驴友,尝了一口,紧皱眉头,但是看见主人在,又不好表现。我知道这很可能是因为他吃不惯里面的酥油,酥油这东西对于汉族人就像臭豆 腐一样,有人很喜欢,有人很不习惯。等主人出去后,他赶紧拿出自己带的泡菜下馒头,感叹一句:“吃到泡菜,就像来到春天”。后来主人回来了,他还努力表示 出礼貌的样子“关怀”人家:“你们怎么不做泡菜呢?你们没有是吧?不会做是吧?很简单的!”巴拉巴拉了一大堆。
不过这还只是开始,吃完饭之后,他还跷二郎腿架在人家桌子上,抽着烟,悠闲地跟主人攀谈起来:“你们现在生活好了吧?有电了吧?以前是不是电都用不 起?咱们政策好,对不对?”当时我很想告诉他,这家主人有70多头牦牛,100头羊,每年还能挖很多虫草。不过从头到尾主人都只是憨厚地笑着,不知道是不 是没听懂。
可是,这些只是我的亲历,而且我是一个对藏区有那么一点点了解的人。那么,那些不了解的人,他们旅游时,对这片土地上的民族究竟是怎样的态度呢?是 不是也像网上搜索结果出来呈现的那样呢?于是我做了一个简单的问卷,随机发给一些朋友和网友(当然必须是去过藏区旅游的),看他们的真实态度怎么样。因为 抽样不多,题目设置也不能算非常科学(不然我就去开咨询公司了),所以只能仅仅就这几十个样本得出一个大致的结果,但是结果仍然有点出乎我意料。这里挑部 分题目和结果呈现给大家(其他都是比较硬的题目,比如旅行方式什么的):
一个题目是:你去藏区旅行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回答得最多的是看风景,其次是感受风土民情,说明大家对藏族的各种信息符号还是有很大好奇。
一个题目是:你一般对藏区旅游有过哪些期待—— 1、途中交到有意思的志同道合的朋友,2、跟藏族人深切交流,3、发生一些神奇的事情,4艳遇,5、其他。结果是几乎所有人都选了第二项,其次是第一项。就是说,其实大家都有强烈的愿望想跟当地人交流。
一个题目是:你在藏区的时候,对当地藏族人都是怎样的态度:1、敬而远之,2、主动接近并且沟通,3、互为路人,4其他。结果绝大部分人都选择第二 项,表示会主动接近,选敬而远之的并没有想象的多,倒是选择互为路人的比较多。就是说这些样本并没有多么迷恋,也没有什么排斥,真实生活貌似并没有那么情 绪化。
一个题目是:你对藏族人的印象。绝大部分人认为藏族人大多数亲切和善,其次认为他们虔诚而单纯,然后还有少数人觉得他们和汉族没区别,然后有极少数人觉得各有各的不同,就像不能说因为都是汉族,所以四川人东北人上海人都完全一样。
还有一个题目是:你觉得藏族人对汉族人的态度是什么?这个答案就比较微妙了。1/3认为他们只是跟汉人做生意而已,没有别的印象。1/3觉得应该是很亲切。还有1/3答案各式各样,有的认为因人而异,有的认为他们不敌视汉人,但是觉得汉人小气、不豪爽。
其中有一个朋友的回答很有意思,他是几乎没有对藏族人做过任何了解的,但是由于工作关系,经常往藏区出差。他这样说:对待藏族人的信仰,他不知道怎 么评价,因为不懂,但是他知道,在那里,大家更尊重活佛;大多数藏族人不仅很亲切,而且很直爽,但有时候又容易冲动,尤其是酒后往往一句话就很容易打架, 但是一般是藏族跟藏族之间;他自己从来没有在藏族文化上做任何功课和查询,但是在自己亲历中,他发现,藏族朋友不是大家想象中的那么野蛮不讲道理,很多现 在藏区有条件的家庭都出来读书甚至出国。
他们还都给我分享了一些在藏区旅游中的特别经历:
一个徒步穿越爱好者:一次穿越,从有人烟的地方徒步两天到达穿越翻山的营地,凌晨出发翻山的时候,将物资耗尽,没留后路。但经过6小时跋涉,发现前方阻碍无法通过,只能退回,但此时山下营地已经没粮没帐篷了。
我在下撤途中,4500米左右的乱石岗上,发现飘来一丝电信信号,马上掏出手机给几十公里外日隆镇的向导发了一条短信:遇险退回,需要8匹马。此短信发送成功后,过后途中,再也没有信号。
下午撤退到营地时,已经精疲力尽,也没有对短信抱有希望,毕竟从镇上到此处,我们是走了两天。和小伙伴们惊慌失措时,不想林中跃起8匹骏马,如武侠 小说中剑客出山一般,原来向导一路骑马飞奔赶到,救我们于危难之际。而动用8匹马,骑行50公里,仅仅就是一条短信,来自一个根本打不通的电话。
一个北京朋友:在玉龙雪山上有个买羊肉串的藏族姑娘,因为上过杂志,好多同事和她合影,他也以为可以合影,结果被姑娘怒斥:不买肉串不许合影!
一个自驾爱好者:在藏区旅游时,汽车轮胎被扎后,遇到热情的藏族人帮忙换胎。
总之,真实世界比信息世界总是更贴近生活本身。
那么藏族人又怎么看这些进藏旅游的人呢?请关注我们【阿若博巴】(“阿若”即藏语的“hi”的意思,“博巴”即藏族人)下一篇文章,由藏族朋友讲述他们眼中的进藏游客。
镜像链接:谷歌镜像 | 亚马逊镜像

相关日志



from 墙外楼 http://www.letscorp.net/archives/85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