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

Monday, 2 February 2015

BBC特稿:台灣的公民運動與公民閱讀




包含各直轄市、縣市首長與議員的九合一選舉在台灣落幕,六都輸掉五都的國民黨遭遇空前的慘敗,國民黨籍立委孫大千甚至在陳文茜的節目上表示,這恐怕是國民黨僅次於失去大陸江山的一次失敗。
從 正面來看,已經被邊緣化一陣子的民進黨的全面大勝充分反映了「民心思變」的氛圍。而柯文哲這位從未有過政治歷練,亦無正式政黨背景的「政治素人」的當選, 更證明了台灣民眾對既有統治菁英與政治僵局的厭惡。造就這股改變之契機的社會因素暗潮洶湧已久:貧富差距的持續擴大、經濟大幅向中國傾斜、食品安全風暴等 等,都導致群眾對台灣執政當局的不滿。
尤其重要的是,當群眾對統治階級幻滅之後,油然而生的一股以青年為主體(但不必然限於青年)的新公民精神,這股新公民力量近來在各個社會與政治領域幾乎都佔據了主導性地位,成為強而有力的「議題設定者」。

公民議題書籍受歡迎

有趣的是,這股新公民力量也清楚地呈現在台灣書市上。最近一兩年裏,關於公共議題的書籍不但不再是票房毒藥,甚至還屢創佳績。
台灣新公民力量的崛起並非這一兩年的事。事實上,不同於社會主流價值,甚至不同於兩黨路線的公民力量一直都在台灣有一定的發聲力道與積極的行動。
進 一步細分,新的公民精神關切的焦點可以反映在以下幾個領域裏:第一、對弱勢權益的關懷;第二、對本土歷史、文化、與自然土地的追尋;第三、對失控的資本主 義導致的貧富差距鴻溝的批判;第四、對國家機器失衡,甚至是淪為野心政客遂行私利的工具的針砭。第五、在抽像理論層次上對何謂「正義」之探討。這樣的政治 要求也反映在知性上的閱讀品味裏。
就關懷弱勢來說,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可能是台灣本土作家張娟芬為反對死刑發聲的《殺戮的艱難》。除了關 切死刑的正當性及其對人權可能造成的侵害,張娟芬早期關於同志權利的書也一直受到相當的矚目。此外,討論同性戀婚姻合法化、弱勢族群經濟權益保障、以及轉 型正義的《斷臂上的花朵》,隨著該書作者南非前任大法官奧比‧薩克思的訪台,在台灣人權與社運圈掀起廣大的迴響。
無論是《殺戮的艱難》還是《斷臂上的花朵》,基本上都是關於法律問題的討論,本屬相當艱澀生冷的閱讀範疇。兩書的暢銷固然一方面反映了作者的寫作功力,更彰顯了台灣有愈來愈多的讀者願意在相關領域裏進行更深層、嚴肅的思考。
在本土文化追尋上,最具代表性的當為透過影像紀錄來討論台灣石化業對環境傷害的《南風》,以及記述台灣從1895到1986年這一世紀的民主運動史的《百年追求》三部曲。其中《百年追求》更是近期台灣史領域裏少見的重量級著作。

《共產黨宣言》熱賣

比起以上兩個主題,關於貧富差距與政治腐敗、失衡的批判的書籍更能觸及廣大讀者對進來社會問題日益嚴重的憤怒與焦慮。自從2008年金融風暴與歐債 風暴相繼發生之後,關於資本主義缺失之檢討已為顯學。然而,相較於早期的批判大多把焦點放在華爾街、歐元與歐盟、美國的政商關係、稅制等等,如今批判的力 道有更加基進之趨勢。
《共產黨宣言》這本相當「老梗」甚至未必合時宜的經典的大賣,說明了台灣群眾對現有的經濟體制已然非常失望。戴維‧哈 維(David Harvey)《資本社會的17個矛盾》能上暢銷排行榜,恐怕也是過去無法想像的事。托瑪.皮凱提(Thomas Piketty)的《二十一世紀資本論》雖然相當厚重,但挾著甫出版即在全球造成巨大轟動的聲勢,在台灣同樣成為學界、媒體界、社運界與一般大眾的必備讀 物。
至於《國家為甚麼會失敗》與《獨裁者的進化》這種又厚又嚴肅、在過去可能只有「政治控」才會拿起來啃的書,卻在這個民眾對統治階級與財 閥壟斷一切資源的憤怒延燒全台之際,滿足了在譴責、詛咒之外也希望能理解國家運作之深層機制的讀者的心靈。當然,換個角度來看,我們或許應該哀衿而勿喜。
公民閱讀的最後一類是針對比較基礎的哲學問題的探討。毫無疑問,這一類的代表當屬哈佛大學教授邁可.桑德爾(Michael Sandel)的《正義:一場思辨之旅》與《錢賣不到的東西》等書。
可 喜的是,儘管傳統上抽像的哲學寫作在台灣相當少見,這一兩年我們卻可以看到朱家安(《哲學哲學雞蛋糕》作者)、周偉航(《人渣文本的政治倫理學》等書作 者)等本土作家,或是以時事為背景來闡述哲學問題,或是運用哲學概念來分析時事,都讓哲學這個彷彿高不可攀的學科拉下神聖的殿堂,使之更為可親。

學以致用仍有不足

綜 上所述,台灣的新興公民運動不但在政治上成為一種不可低估的力量,而且也帶動了另一波的人文社科類書籍的出版熱潮。反過來說,對於有心培養、鞏固新公民精 神的知識分子或社運人士來說,具有啟發性、批判性、知識性的好書的持續問世也是一個社會要向前邁進所必須的。兩者魚幫水、水幫魚,相輔相成,缺一不可。
最後,在談了不少台灣公民閱讀的正向面之後,作者想要提出一點不足之處,即當前台灣讀者對社科啟蒙類書籍的「閱讀」,似乎還沒有辦法透過累積與消化,進而達到「闡述」的積極目標。
換言之,認真讀書的人或許還不少,但能夠將知識納為己用,並形成有體系、有說服力的論述以進行溝通、說服,甚至對台灣的未來進行更宏觀、深刻的規劃的人卻很罕見。
筆 者有幸,曾經聽到台灣中央研究院的吳叡人老師與黃丞儀老師討論過這個現象。吳老師將台灣與香港做參照,指出雖然台灣當前的政治局勢日益惡化,但還沒有面臨 到香港那樣直接兵臨城下的危急感,也因此台灣的年輕讀者並沒有急切地感受到自身必須立刻鑄造完整理論以為論戰工具的壓力。吳老師特別指出,香港大學學生會 刊物《學苑》這幾屆編輯群所表現出來的論述能力,相當令人激賞。
從這個角度來看,或許,這是台灣讀者的幸運。然而,進一步深化自身的表達與說理能力的確是台灣讀者應當自我期許的目標,一方面為未來台灣處境的惡化做最壞打算,一方面也為自身做一個更廣、更精、更全面的知識人的理想打好根基。
(責編:尚清)
注:本文章不代表BBC的立場和觀點



from BBC中文網 http://www.bbc.co.uk/zhongwen/trad/china/2015/02/150202_taiwan_books_mark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