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
▼
Saturday, 24 January 2015
中華帝國陰影及其敵人
【文/姚育松】
剛下畫的的韓國電影「鳴梁:旋風之海」(명량-회오리바다,另譯「鳴梁海戰」、「鳴梁:怒海交鋒」),儘管成為韓國史上票房第一的電影,但不幸地在中國慘遭失利,或許如某篇報導指出,這部渲染韓國民族情結的電影,一旦離開漢江便寸步難行。
然而,這部歷史電影其實與中國歷史有莫大干係,雖然無法征服中國觀眾,或許可此側面來觀察東亞局勢的一個心理糾結──中華帝國的陰影。
本片講述的是1598年朝鮮以少勝多,打贏日本的「鳴梁海戰」,其指揮將領「李舜臣」也因此成為了朝鮮的民族英雄,地位猶如發明朝鮮文字的「世宗大王」。
鳴梁海戰其實只是發生在1592─1598年間中日韓戰爭中的一個環節。當時豐臣秀吉統一日本後,為了滿足武士集團索求戰功的精力,欲以朝鮮半島為跳板,征服中國大陸,由此激起朝鮮李氏王朝與中國明王朝聯合作戰抵禦。
這場戰爭的結果對整個東亞局勢起了極大影響,對於出兵救援的明朝,因消耗了大量國力,使得在二十年後無力應付滿州及民亂的挑戰,從而滅亡。日本從戰敗意識到海外征服的不可取,間接導致此後德川幕府兩百年閉關鎖國的政策,朝鮮則換來了兩百年的和平。
儘管本片所敘述的鳴梁海戰,主要是由朝鮮單方取勝,而無明軍參與,但畢竟是影響中國三百年近世的一大重要環節,中國觀眾對它興趣缺缺,難道不值得耐人尋味嗎?
天朝觀眾:誰在自我意淫?
在中國影迷最常參考的「豆瓣」網站,當中的評論或許可以透出一點線索。
例如「J號槍」的:「既然是史實就不要意淫了,當年大明帶著逃到中國的朝鮮王室收復朝鮮半島,才出了李舜臣這樣一個英雄,別整得跟那場仗是高麗棒子的勝利一樣……跟北韓一個德行,把朝戰說成是自己英勇絕口不提志願軍。」
還有「zkymilan」的:「見識到了這部破紀錄影片的票房號召力,下到幾歲兒童、上到大叔大媽,一個朝鮮最著名的民族英雄的故事最大的優勢就是 低門檻、強感召力從而觀影人群廣。可對我一個外人而言,未免太過個人英雄主義,bug略多。人物臉譜化,主角各種不死光環,狗血情節。韓國人的軍教愛國電 影。」
類似評論佔大多數,它們透露的心理訊息是:這部電影是韓國的「自我意淫」,對於中國的援助絕口不提。這種觀點固然沒錯,不過也或許過於苛責,在這強調民族國家精神的時代裡,作為一部描寫民族英雄的商業電影,若不「自我意淫」,難道還要「自我批判」嗎?
從另一面來看,中國觀眾的苛刻也透露出他們仍抱有「天朝上國」的心理,仍抱著歷史的包袱來檢視,未從純娛樂的角度觀影。其實他們的抗日影劇,何嘗不是「自我意淫」?如果臺灣人看了,大概也會如此苛責「怎麼只說日本是共產黨打敗的,國民黨的影子呢?」
可是,韓國的「自我意淫」或許顯得太過小氣,在明朝援助未抵達的戰爭初期,朝鮮南方半壁,幾被日本全佔,可說是明朝救了朝鮮,甚至還賠了自己的家 底。按照史實,戰後朝鮮士人對於下令出兵援助的萬歷皇帝,可說是感恩戴德,多有頌詞,甚至建壇祭祀。惟在現代,韓國製作的影劇裡頭,出現的明朝使臣形象, 要不霸道專橫,就是猥瑣貪婪,似有抹黑之嫌。
歷史總歸已經發生,無可更改,但對歷史的解讀則隨著時代需要而任意改變。對於韓國,那段在朝貢體系下的「事大主義」歷史,在現代為了強調民族自尊而 變成了黑簡歷。對於中國,那段高高在上的「萬邦來朝」歷史,在現代卻成了激起民族復興的光榮時代。不論要消除黑簡歷,或是回到光榮時代,這兩種心理都是基 於那揮之不去,並在現代刺痛東亞各國神經的「中華帝國陰影」,最要命的是,各國對中華帝國的認知截然不同。
對許多中國人來說,中華帝國是維繫整個東亞局勢的承擔者,按諸歷史,卻也如此,如今「越南」與「朝鮮」的名字,分別是在清朝與明朝由中國皇帝命名 的。但這中華帝國,卻也作出許多侵略之舉,比之日本簡直是過尤不及。在韓國的教育裡頭,可是認為中國曾經侵略韓國達三千多次,唐太宗發兵百萬侵高麗,怒爾 哈赤入朝鮮擄人,都是斑斑可考。越南則認為自己被中國佔領達一千年之久,按他們的建國史來看,簡直就是一部對中國的長期抗戰史。
和平崛起:迎拒中華帝國?
這就是為何中國口口聲聲說要「和平崛起」卻無人相信。中國自認是東亞文明的輸出國,故那些週邊國家都應有對其感恩戴德的義務,自是覺得如今那些「小 老弟」對自己的貢獻絕口不提,是「忘恩負義」了。這在越南、韓國與日本來看,引為奇恥大辱不說,更認為中國這副老大哥面孔的背後,可說是居心叵測。不止這 些國家,其實那些曾向中國朝貢的民族,想起「中華帝國」肯定是懼怕甚於感激。
中國週邊國家的排華事件,當然有些是出於「妒富」心理,但更深層來說,恐怕與「中華帝國陰影」有很大關連。尤其在越南,華人恰恰不是富裕階層,但對華人的猜忌卻未減,政策原則上只許他們居留在胡志明市一帶。
其實,放寬來看,「中華帝國」之所以是個「陰影」,並不是因為其為一段史實,而主要是現代人們以現代眼光來認知。如果說把過去的衝突,當作是「國與 國的衝突」,不如當作是「王朝與王朝的衝突」。換句話說,並非是「甲國人民與乙國人民的衝突」,而是「甲國統治者與乙國統治者的衝突」。
看看唐太宗的攻打高麗,究其原因,並非基於唐朝人民對朝鮮土地有企求,而是當時朝鮮正處三國時代,高麗與百濟圍困新羅,而唐朝與新羅有同盟關係,故唐太宗才發兵救援。此戰性質,本質還是王與王之間的對抗,而非國民間的戰爭。
再看看明成祖入侵越南,其實當時正值胡氏王朝與陳氏王朝的對立期,後者為了滅胡氏,便向明成祖借兵。後來陳氏被胡氏覆滅,反使明朝借報復伸義之名佔領越南。當中我們只看到統治者之間的對立,何來國民對立呢?
我認為,如果說「中華帝國陰影」仍盤旋在東亞上空,或許不能只寄望相互對話來消除,還要意識到帝國之事是帝王將相之事,在這「庶民時代」,要體認到國民即是主人,對於他國的防範,固然要有,但或許最大的敵人,是那些假敵人之名獲自身利益的統治者。
本文內容係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燧火評論立場。
from 燧火評論 http://www.pfirereview.com/2015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