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

Saturday, 3 January 2015

孫友聯/新地方包圍中央:2014年臺灣地方選舉觀察

【文/孫友聯】
2014年11月29日,臺灣完成了地方自治史上最大規模的「九合一選舉」,為臺灣政治版圖畫下全新的面貎。無黨籍的柯文哲高票當選首都市長,馬英 九因國民黨全面潰敗而被迫辭去國民黨黨主席,提前跛腳,政治光環消失殆盡;民進黨不僅在傳統優勢縣市更加鞏固,以破紀錄的得票數輕取對手,更一舉搶下包括 基隆市、桃園市、臺中市、新竹市、彰化縣和嘉義市等傳統藍營選區,在地方執政的縣市從原本的六席暴增至十三席,其中包括五個直轄市(即所謂的六都中的五 都);相對的,國民黨則從十五席重挫只剩下六席,就連以為可以在談笑風聲中輕鬆獲勝的新北市,國民黨政治明星朱立倫也僅以區區兩萬多票險勝,為2016年 的總統和立法委員等中央選舉,埋下了變天的伏筆。
002
所謂的九合一選舉,包括直轄市長、縣市長、直轄市議員、縣市議員、鄉鎮市長、鄉鎮市民代表、村里長、直轄市原住民區長及區民代表。我們先從縣市長的 政黨得票情形,觀察這次選舉對於臺灣未來政局的影響。在這次的選舉中,民進黨在這場戰役交出了漂亮的成績單,總共獲得5,830,106票,得票率為 47.55%,國民黨則僅得4,990,677票,得票率40.7%,其中,在國民黨獲勝的縣市裡除了苗栗縣之外,其他幾乎都是以極為些微的票數慘勝(新 北市24,528票、新竹縣5,611票、南投縣5,642票、臺東縣10,412票)。反觀民進黨獲勝的地方,除了新竹市以1,014票險勝之外,臺中 林佳龍大贏已經執政長達11年的胡志強209,753票;彰化縣魏明谷也贏對手101,667票,至於普偏不被看好的桃園,鄭文燦也以29,281票把當 地傳統政治世家的吳志揚擠掉。
選制亟待改革:得票議席不成比例
但從縣市議員的得票情形觀察,總席次為907席,國民黨獲得386席(42.56%)、民進黨為291席(32.09%),至於無黨籍也有230席 (25.36%)。雖然民進黨在縣市議員的席次也大幅提高,但以縣市議員的政黨得票率觀察,卻出現實際席次和理論席次顯著落差的情形。在這次的地方議會選 舉中,民進黨的得票率為37.08%,略高於國民黨的36.86%,但實質席次卻大輸國民黨95席,可見臺灣地方議會選舉制度的改革,將成為下一階段臺灣 政治制度改革的重點。有趣的是,對照馬來西亞2013年5月5日全國大選的結果,無論在國會或州議會的選舉,民聯的得票率也都超過國陣甚多,但無論在中央 或地方議會席次都不成比例,因此,兩國的選舉制度都有合理調整的必要。
這次選舉國民黨重挫的主要原因,當然和馬英九政府執政成績不佳有關,非但無法有效的抑制物價、房價,近幾年來失控的「食安風暴」,以及2014年3 月公民佔領國會運動之後的政治效應,都是主要因素。以下,本文將從幾個面向分析這場選舉的結果,希望能夠提供讀者一個清晰的輪廓,對臺灣未來兩年的政治政 局的可能發展有更深的瞭解。
首先,國民黨中央執政成績不佳是這次地方選舉慘敗的主要原因。2008年二次政黨輪替,馬英九挾著高得票率入主中央,並於2012年連任成功,但一 再標榜以拼經濟專長的執政破功,「六三三」(即經濟成長6%、失業率3%以下,以及人均所得3萬美金)的政見更是無限期跳票;又因許多政策明顯給人民傾向 財團的感受,例如減稅、打壓基本工資,以及大量引進外勞等等,都讓人民對馬英九政府失去耐性,因此,這次選舉可算是對馬英九執政六年餘的一次總體檢,不僅 許多國民黨縣市長候選人急於與黨切割,於選舉期間海報、文宣未掛上國民黨黨徽,馬英九更成為票房毒藥,讓對手操作「票投XXX就是支持馬英九」的選舉策 略。例如,在南臺灣的雲林縣,因為選民自主性的在國民黨提名候選人張麗善競選廣告旁,掛上「票投張麗善,就是支持馬英九」,引起張麗善的不滿而提告,認為 這違反選舉罷免法,意圖使人不當選。
003
過度親中:馬兩岸政策內外交迫
其次,馬英九執政以來急於和中國建立友好關係的政治和經濟政策,包括兩岸直航、簽定《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以及引發三一八公民佔領 國會運動(或稱太陽花學運)的黑箱服貿,在在讓臺灣人民憂心臺灣的國家自主性被侵蝕;因此,為了反制馬政府過度親中的政治經濟政策,公民團體這幾年無不投 入各項兩岸政策的監督工作,最終引爆公民佔領國會運動,要求先訂立兩岸協議監督條例,才能與中國進行協約的締結。三一八運動以後,公民團體更發起一波又一 波的行動,包括公民憲政會議、割闌尾等等,對執政黨構成一定的威脅。
第三,馬政府不僅在兩岸外交政策上內外交迫,在內政上更給人「無能」的定位。近幾年來,馬英九親信及國民黨執政縣市首長弊案連連,例如林益世、賴素 如,以及前桃園縣副縣長葉世文等,讓馬英九一再標榜的「清廉」形象蕩然無存;再者,攤開最近幾年的黑心食品事件簿,從塑化劑飲料、毒澱粉布丁、香精麵包、 銅葉綠素油到這次對國民健康衝擊危害層面更廣的毒油事件,一次又一次重擊臺灣社會的經濟、健康和自信心,也燒掉了選民對於國民黨政府的信心。
過去十幾年來,臺灣經歷了兩次政黨輪替;本屆地方選舉,雖然民進黨獲得空前勝利,但也從中更意識到民主政治中選民的力量,想必會更珍惜這次選民給予 在地方執政的機會。2013年,馬來西亞第十三屆全國選舉「換政府」的口號並未實現,但在野黨亦有機會在部份州屬執政,因此,臺馬兩國的政黨或公民社會, 未來應更緊密的交流,相互學習在政治民主運動上的經驗。


本文內容係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燧火評論立場。

from 燧火評論 http://www.pfirereview.com/2015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