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

Friday, 17 October 2014

英媒:中國抗議安倍納祭•中國債務黑洞

2014年 10月 17日

中國抗議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為靖國神社納祭品是星期五(17日)英國《衛報》關注的一個中國話題。
文章說,中國外交部對此表達了嚴重關切。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洪磊說,「中方對日本國內圍繞靖國神社出現的消極動向表示嚴重關切和堅決反對」。
位於日本東京的靖國神社除了供奉二戰中陣亡的數百萬軍人外,還有像東條英機這樣的甲級戰犯。
每年因為日本首相參拜靖國神社一事都會引起中日間的外交關係緊張。包括中國和韓國在內的亞洲國家把靖國神社看作是日本軍國主義的象徵。
安倍上一次參拜靖國神社是在去年12月,當時引起了中國和韓國的強烈不滿。
但文章說,安倍目前並不在日本而且故意避開本人親自前往靖國神社參拜之舉說明,他對此有所顧忌,並希望能在下個月召開的亞太經合組織峰會上有望能與中國主席習近平會面緩和關係。
中國債務黑洞危機
周五的《經濟學人》雜誌登載了一篇有關中國債務危機的分析文章。
文章說,世界目前對中國的債務危機還不太了解,雖然說中國的債務不會拖累世界經濟,但它很可能會使中國的金融體系變成「殭屍」。
過去幾年,中國的瘋狂借貸,使得自2008年以來中國的總債務額翻了一番,而2014年中國債務總額已經達到了GDP的250%。
而通常在金融危機前都存在瘋狂借貸現象,90年代的日本和韓國等就是先例。
因此,人們擔心中國會不會也在朝著危機的邊緣滑動。
文章指出,中國債務是一個大問題,雖然它不會引起突然的危機和讓全球經濟崩潰,但是中國的最大風險在於它的自滿。
中國官員沒有採取任何措施來清理金融系統的壞債問題,這就導致了一些「殭屍」公司以及無法償還的債務。
而中國近一半的債務是由公司導致的,尤其是國企和房地產開發商。
隨著中國經濟增長和房價的放緩,許多債務最後則無力償還。雖然中國銀行說銀行壞債率僅佔借貸的1%,但實際的數字卻接近10%。
中國官員曾在2010年談論清理壞債問題,但最後還是無所作為,不了了之。
文章說,如果北京不想重覆日本的覆轍,就必須要挺得住,不要害怕讓公司倒閉,接受破產文化,而不是以更多的借貸方式來出手救助。這樣只能是浪費金錢,越來越糟,到時恐怕連強大的中國也無法永遠替人還債。
(編譯:凱露/責編:橫路)




from BBC中文網 http://www.bbc.co.uk/zhongwen/trad/press_review/2014/10/141017_press_revi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