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

Tuesday, 26 August 2014

“爱国爱港”:谁的主流意见?

王松莲

香港的深厚民怨并非如北京所说是由“反华”势力制造出来,而是因基层民众对造成家园剧变的政策感到束手无策所致。
“爱国爱港”──香港特首梁振英在7月15日交给中国中央政府的报告中说,特首必须具备这种情操,此属香港的“主流意见”。该报告还说,“主流意见”认为特首候选人应由提名委员会提名,并维持其目前亲北京的架构,同时,立法会在下次改选前不应民主化。
这些看法确实是某些圈子里的“主流意见”。上述声明也无疑反映出中国政府的观点。但它是否正确反映了港人的普遍心声──民意调查和要求民主的大型抗议活动已一再展现对真正选制改革的殷切要求──才是当前危机的癥结。
港人的情绪正节节升高,对落伍的半民主选制的激辩,夹杂著能否继续保有自主性的焦虑。最近几周之内,近80万人参与了促进特首提名更加民主的非正式公投,逾50万人参加了争取民主的七一游行。但的确仍有些人相信,香港应该接受北京开出的价码,还想讨价还价就是在添乱。
对许多港人而言,这场辩论不只关乎人民有没有平等的投票权和被选举权。更根本的问题是,他们能否参与对自己生活有直接影响的政策决定。
最近一项民调显示,许多港人认为主权回归后生活品质原地踏步──如果不是恶化的话。2001年,中等收入的年轻人可领得港币八千元月薪(约一千美元);十年后,薪资水准没变,但消费者物价指数已上涨百分之十二。
许多人感觉港府领导阶层的政策仅仅考虑中国利益而忽视香港一般民众的意见、需求与权利。香港特首目前是由一个1,200人的委员会提名,成员多为商界菁英及其他亲北京人士。
许多人也相信香港领导人正追求进一步与大陆整合。港府允许每年至少54,000名大陆永久移民,其审批权属于大陆当局而非港府。以学校为单位引进类似内地党化教育的“国民教育科”,或被批评者视为与深圳合并计划一部分的新市镇建设,都不受民众欢迎。港人真正关切的是,他们对造成家园剧变的政策毫无影响力。
香港的紧張情势并非如北京所说是“反华”势力造成,而是当地民众的反弹。他们原本享有公民自由、司法独立、新闻自由和合理回应的政府,但眼见这一切逐漸受到威胁,而他们对内地剥夺人权的状况也稍有了解。
想解决民间积怨,唯有加强香港政府的代表性,使其更能回应港人观点。但中央政府不仅不让香港朝民主迈进,反而一再出手阻挠民主进程。
北京愈是干预香港事务,只会激发港人更大反感。2003年,50万人游行抗议北京授意港府制定反颠覆法律。今年,51万人再度为争取民主走上街头,抗议北京在刚发布的“白皮书”中主张对香港拥有“全面管治权”,并说“中央授予多少权力,香港就享有多少权利。”
紧张情势还可能进一步升高,因为和平占中运动已宣布最快将在八月底发动公民抗命,届时中国最高立法机构,全国人大常委会,将对香港政制改革做出决定。众所周知,特首提交常委会的政制改革报告并未反映要求真正民主改革的强烈愿望。
北京知道,若给予香港更多政治权利,它将面临更大的压力要在大陆保障同等权利。如果它不给香港更多政治权利,则要面对更激烈的反政府行动。
北京大可退一步海阔天空。它应该避免对特首人选设置筛选机制,像某些北京官员过去几个月暗示那样,另一方面也要避免在常委会上给香港普选加于限制。要恢复市民对港府和对中央治港政策的信心,“放手”才是上策。
香港的深厚民怨并非如北京所说是由“反华”势力制造出来,而是因基层民众对造成家园剧变的政策感到束手无策所致。
“爱国爱港”──香港特首梁振英在7月15日交给中国中央政府的报告中说,特首必须具备这种情操,此属香港的“主流意见”。该报告还说,“主流意见”认为特首候选人应由提名委员会提名,并维持其目前亲北京的架构,同时,立法会在下次改选前不应民主化。
这些看法确实是某些圈子里的“主流意见”。上述声明也无疑反映出中国政府的观点。但它是否正确反映了港人的普遍心声──民意调查和要求民主的大型抗议活动已一再展现对真正选制改革的殷切要求──才是当前危机的癥结。
港人的情绪正节节升高,对落伍的半民主选制的激辩,夹杂著能否继续保有自主性的焦虑。最近几周之内,近80万人参与了促进特首提名更加民主的非正式公投,逾50万人参加了争取民主的七一游行。但的确仍有些人相信,香港应该接受北京开出的价码,还想讨价还价就是在添乱。
对许多港人而言,这场辩论不只关乎人民有没有平等的投票权和被选举权。更根本的问题是,他们能否参与对自己生活有直接影响的政策决定。
最近一项民调显示,许多港人认为主权回归后生活品质原地踏步──如果不是恶化的话。2001年,中等收入的年轻人可领得港币八千元月薪(约一千美元);十年后,薪资水准没变,但消费者物价指数已上涨百分之十二。
许多人感觉港府领导阶层的政策仅仅考虑中国利益而忽视香港一般民众的意见、需求与权利。香港特首目前是由一个1,200人的委员会提名,成员多为商界菁英及其他亲北京人士。
许多人也相信香港领导人正追求进一步与大陆整合。港府允许每年至少54,000名大陆永久移民,其审批权属于大陆当局而非港府。以学校为单位引进类似内地党化教育的“国民教育科”,或被批评者视为与深圳合并计划一部分的新市镇建设,都不受民众欢迎。港人真正关切的是,他们对造成家园剧变的政策毫无影响力。
香港的紧張情势并非如北京所说是“反华”势力造成,而是当地民众的反弹。他们原本享有公民自由、司法独立、新闻自由和合理回应的政府,但眼见这一切逐漸受到威胁,而他们对内地剥夺人权的状况也稍有了解。
想解决民间积怨,唯有加强香港政府的代表性,使其更能回应港人观点。但中央政府不仅不让香港朝民主迈进,反而一再出手阻挠民主进程。
北京愈是干预香港事务,只会激发港人更大反感。2003年,50万人游行抗议北京授意港府制定反颠覆法律。今年,51万人再度为争取民主走上街头,抗议北京在刚发布的“白皮书”中主张对香港拥有“全面管治权”,并说“中央授予多少权力,香港就享有多少权利。”
紧张情势还可能进一步升高,因为和平占中运动已宣布最快将在八月底发动公民抗命,届时中国最高立法机构,全国人大常委会,将对香港政制改革做出决定。众所周知,特首提交常委会的政制改革报告并未反映要求真正民主改革的强烈愿望。
北京知道,若给予香港更多政治权利,它将面临更大的压力要在大陆保障同等权利。如果它不给香港更多政治权利,则要面对更激烈的反政府行动。
北京大可退一步海阔天空。它应该避免对特首人选设置筛选机制,像某些北京官员过去几个月暗示那样,另一方面也要避免在常委会上给香港普选加于限制。要恢复市民对港府和对中央治港政策的信心,“放手”才是上策。



from 人权观察 http://www.hrw.org/zh-hans/news/2014/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