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

Monday, 30 June 2014

點評中國:從"六四"到"七一"—香港朝野力量的裂變

許楨
香港智明研究所創辦人

過去數周,隨著"自由行"政策趨緊;"六四晚會「、」七一遊行「人數上升;特首普選引發的"六二二公投";以及" 一國兩制白皮書"招惹爭議;一時間,從政壇到民間,中港矛盾仿似沸騰。然則,在過去十餘年間,無論是建制、泛民之間,還是兩大陣營內部不同政經勢力,都圍 繞"愛國"二字開展激烈鬥爭。無論願與不願,"北京因素"始終宰制著香港政經前途。與此同時,由於公民意識抬頭,政經利益重分,權力運作方式改變,港人愈 來愈難透過政府或政黨表達意見、維護權益。部份民眾,既排拒殖民時代行之有效的官民互動機制,亦對在野陣營議員網絡失卻耐性、信心,本土民間團體遂乘時而 起。除全職從政人士外,社運、宗教、法律、學術、教育和媒體愈發積極、主動整合,並勇於走上前線,由牧師、法律學者、社會學教授所發動,去政黨化的"六二 二公投"即為顯例。
相關活動和趨勢,一方面致使政治討論和抗爭思維滲透全社會,民生議題進一步政治化;另一方面,也導致動 員能量的聚散,無論對組織者還是北京而言,都變得捉摸不定;民心向背與敵我關係,更難把握。以此為背景,不管是得到北京授權者—從董建華到梁振英特區政 府,還是曾獲選民支持在野泛民,俱見失卻在各自陣營內的號召、感染和調度能力;在緩衝區、代理人消失後,北京與本土民間力量的隔空互動、直接碰撞,就為香 港的政經前景帶來更多不穩因素。事實上,即便台灣反服貿學生領袖陳為廷被拒入境,未能與港人分享抗爭經驗;台、港兩地抵抗力量,從意識形態到行動組織,逐 步脫離傳統在野政黨已成定勢。
從當初"反高鐵"、"反國教"到如今"反東北",每當香港社會面臨重大爭議時,立會場外引導場內已成慣 例。回首"八九六四"發生、冷戰結束,美英製裁中國後,北京與倫敦就香港政制安排激烈對抗,竟以立法,而非行政或司法機關為主戰場。然而,九七之後,工會 集體談判、議員提案權力被大幅收窄,三級議會的樞紐—市政局被廢;新頒行的超大選區比例代表制,導致票源分散,而立法會內分組點票又貶抑了民意代表的表決 作用。在野議員即便經民意洗禮,透過選舉進入立法體系,也因為議價權力喪失殆盡,而變成投不投票也於法案內容無所損益的"政治幽靈",新近的東北發展計劃 前期撥款爭議即為一例。
北京的制度安排,固然成功阻遏原《基本法》草委李柱銘、司徒華領導的民主黨拓展勢力;卻未從根本上改變 選民意向和權力結構,特區政府支持度每況愈下。作為雙刃劍的比例代表制,同樣導致親北京陣營,必須拉寬政治光譜、分散選票才能生存。在選舉混戰中,九七前 親中、親英力量,從價值觀到階級利益的分野,曝露人前。可以說,在「八九六四」後臨時湊成的統一戰線,經過2012特首選舉,以及選後一年"港英餘孽" 與"過氣土共"論戰,而無可避免貌合神離。梁振英、林鄭月娥政府的房屋、土地政策,引發地產財團反彈,以及損傷原居民權益的潛在危機,更進一步將現屆政府 內、外親北京力量,置於權力天秤兩邊;從側面說明特首的權位,難以企及殖民時代英皇特任總督。
無論梁振英勝選後拜會中聯辦是否恰當,北京及其直屬機構參與香港各級選舉和選後運作,其實是目下建制派 由過渡期原親中、親英人物勉強拼湊的惡果。"八九六四"讓"民主回歸派"脫離北京所謂"中間派治港"隊伍,卻迫使中共別無選擇,只得向孕育於殖民體制的財 團、"精英"傾斜;複加上《基本法》的保守成份,以及世紀之交國際格局丕變、公民運動日熾,才造成中港關係的雙重扭曲。
一者,紅色中國在冷戰之末投身西方陣營,成為美英抗蘇凖盟友;而香港,更於七八九十年代,擔當得天獨厚 的橋樑。二者,"蘇東波"爆發前夜的"八九六四",卻讓殖民體系既得利益者進入後九七體制。最具動員能力和勝選經驗的傳統左派與民主回歸派,卻從裂變到對 壘。鄧小平"中間派治港"戰略構想幻滅,才是本港政治內耗,經濟裹足的本質。比起李柱銘、司徒華領導的民主黨,有動員無組織的佔中與公投,更讓北京疑慮。 而這,又是否鄧小平得以逆料?
(責編:尚清)



from  http://www.bbc.co.uk/zhongwen/trad/focus_on_china/2014/06/140630_cr_hkpolitics.shtml